三、优抚服务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民政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748
颗粒名称: 三、优抚服务组织
分类号: D632.3
页数: 2
页码: 109-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优抚服务组织的情况,长春市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从实际出发为烈军属、伤残军人做好事、办实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创造了多种形式和方法。
关键词: 优抚 服务组织 长春市

内容

长春市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从实际出发为烈军属、伤残军人做好事、办实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创造了多种形式和方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活动更加广泛扎实,形成了群众化、制度化、经常化。宽城区对有困难的烈军属、伤残军人实行“四定六包”制度,“四定”是: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时间,定包帮人员,定包帮内容。“六包”是:区和街道包困难补助,居民委、组包家务,粮、煤、副食等单位包供应,卫生部门包治病,房产部门包房屋维修,学校包做零活。“四定六包”制度促进了优属活动的开展,这个区的房产部门仅1980年到1985年就免收382户烈军属维修旧房费用11460元,还免费搭火炕、修下水道、接自来水、安电灯和进行室内小修。此外,还为306户拥挤户调剂了住房。为把优属工作群众化、制度化、经常化落到实处,长春市人民政府决定,从1980年开始实行年终检查验收制度,颁发“三化”合格证。1983年,全市各街道办事处对1336个单位进行了“三化”检查验收,有1281个单位合格,合格率达到86.4%。一些居民委、组和各行业部门,还建立了一批优属服务组织。据1983年统计,全市共建立各级优抚服务组织1356个,有6876人参与活动。对生活有困难的806户优抚对象实行常年照顾,送粮油54.53吨,送煤682吨,送木柈47吨,送菜220吨,做各种好事28000多件。第一汽车厂针对军人妻子远离丈夫的特点,建立了军人家庭服务中心,为军属提供优质服务,被军人亲切地称之为“解忧站”、“军人妻子的娘家”。这个服务中心1986年成立后,仅一年就帮助30名军人妻子喜迁新居,为50多户军属调换了房子,为53名军人妻子调换了工种或班次,使军人子女入托入学率达100%。厂技工学校教师、军人妻子何兆凤,结婚后一直住单身宿舍,服务中心同有关部门协商,破例分给她一套宿舍。厂房产处职工纪淑香的丈夫在新疆服役,她生小孩时服务中心的包护小组派人轮流护理,分房子时又给收拾好帮助搬家。军人家庭服务中心火一般的热情温暖了军人和军属的心,激发了她们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全厂90%的军人妻子在换型改造中立功,400多名军人父母当上了换型功臣,250名军人在各项工作中立功受奖。到1988年,以第一汽车厂军人家庭服务中心为“龙头”,带动长春市248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开展30多个项目的服务活动。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民政志

《长春市志 民政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8年,重点记述解放以来40年,注意反映长春民政工作的地域特点,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全书分行政区划、基层政权、优抚、退役安置、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民政经济、婚姻、殡葬等12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