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仓、义仓储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444
颗粒名称: 一、公仓、义仓储备
分类号: S379.2
页数: 1
页码: 2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国以来公仓、义仓储备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公仓 义仓储备

内容

民国初年,依清制虽然仍保留公仓和义仓,但是为数甚少,有的县在乡间有几处,多是利用民房,年久失修,破烂不堪。1927年,农安县有公仓6处,房子41间,草圆仓14座。特别是义仓,即使有仓也多是无积粮,发生灾荒很难指望得到义仓粮的救助。《长春县志》载:义仓“虽有积谷而民未沾益”,故“举办积谷民间多祝为垢病”。虽经“召集城乡绅董事责以又为募”,“各县筹办者尚属寥寥。”义仓逐渐衰退。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农产品实施“统制”,原公仓占地宽敞的多数成为伪政权“配给组合”的粮仓或扩为粮栈组合。义仓因无粮可积,又无人提倡和组织,就成为有名无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吉林省政府为积谷备荒,要求各县创办义仓,规定可在公粮缴纳后发动群众自愿捐募或在公粮征纳同时提取1~3%作为义仓粮。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义仓停止。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粮食志

《长春市志 粮食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从长春建政前后有粮食交易开始到1988年,近200年的粮食流通情况,真实的反映了长春市粮食商业的兴衰,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粮食商业的兴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