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吉林省防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19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吉林省防军
分类号:
E289.34
页数:
5
页码:
21-25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吉林省防军,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吉林陆军第二混成旅炮兵团、暂编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暂编吉林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步兵第一团等驻军体制情况的介绍。
关键词:
长春市
驻军体制
吉林省防军
内容
清朝末年,吉林编练新式陆军,按全国编制序列番号为陆军第二十三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变清军旧制,当年10月将陆军第二十三镇改编为中央陆军第二十三师,统制改为师长,仍由原陆军第二十三镇统制孟恩远担任。1913年2月,又改编吉林巡防营为吉林陆军混成旅,裴其勋任旅长。1915年7月,第二十三师改编为吉林陆军第二混成旅和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高士傧、徐世扬分任旅长。原吉林陆军混成旅改称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仍由裴其勋任旅长。翌年8月,增编吉林陆军第四混成旅,任福元任旅长。1918年5月,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协定在东京签字后,吉林省趁机扩军,成立陆军第五混成旅,么培珍任旅长。同年12月,又成立暂编吉林陆军第一师,高士傧升任师长。1919年夏,高士傧称兵反对鲍贵卿取代孟恩远任吉林督军,结果同孟一道被张作霖以武力驱逐,第一师被裁并改编为吉林陆军第六混成旅,诚明任旅长。自此张作霖称霸东北,吉林军纳入奉系。1920年张作霖对东三省军队进行整编,统一建制,并大肆扩军。此次整编,原吉林陆军的6个混成旅分别改编为暂编吉林陆军混成旅。1921年张作霖兼任蒙疆经略使后,以征蒙需要为由,又增设暂编吉林陆军第七混成旅。上述部队在今长春辖境驻防过的主要有:
一、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
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的前身是吉林陆军混成旅。1913年2月,清军吉林五路巡防队前路巡防队4营和新练吉林巡防队6营改编为吉林陆军混成旅①(民国五年《陆军统计简明报告书》:陆军第一混成旅。)。以新练巡防步队2营编为该旅步兵第一团;以巡防前路步队编为步兵第二团;以新练巡防马队编为骑兵第一营;以新练巡防步队、巡防前路马队编为机关枪2营;以长春道署乐队编为军乐连。1914年10月,将吉林护军使署卫队马兵一营归隶于混成旅,编为骑兵第二营。1915年7月,中央陆军第二十三师改编为吉林陆军第二和第三混成旅。为统一全省陆军建制,吉林陆军混成旅改称为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直隶于吉林督军,裴其勋任旅长,辖第一和第二步兵团,每团编2个营。另编旅直属骑兵营和机关枪营各2个,军乐连1个。步兵第一团,团长诚明,驻吉林、双阳、磐石、伊通;步兵第二团,团长孟富德,驻延吉、汪清、和龙、敦化、额穆;骑兵营分驻长春、农安、双阳、延吉、和龙;机关枪营分驻长春、延吉;军乐连驻长春。第一混成旅专司所管区域的国防、会剿事宜。1920年,该旅改编为暂编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
二、吉林陆军第二混成旅炮兵团
1915年8月成立。是年中央陆军第二十三师改编为吉林陆军第二和第三混成旅。原该师步兵第四十五旅改编为吉林陆军第二混成旅,直隶吉林督军。前炮兵第二十三团改编为第二混成旅炮兵团,团长陶祥贵,驻防长春南岭,辖第一、二、三炮兵营,每营辖3个连。全团职官编制:团部设团长1人,教练官1人,执事官1人,副军需官1人,二等书记官2人,司书生17人,司号长1人。分队设营长3人,督队官3人,军需长3人,军医长3人,书记长3人,军医生3人,马医生2人,连长9人,排长27人,司务长9人。全团职官共89人。1918年10月,吉林陆军第五混成旅改编成吉林陆军第一师,该团改编为第一师炮兵第一团。
三、暂编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
1920年由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改编而成。
1919年8月,吉林督军孟恩远被鲍贵卿取代,吉林军队纳入奉系。翌年张作霖整编军队,统一东三省军队建制,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改编为暂编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张九卿任旅长,辖2个步兵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另编直属骑兵营、炮兵营和机关枪连。旅部和步兵第一团、炮兵营、机关枪连驻长春南岭,步兵第二团驻桦甸,骑兵营驻双城堡。1921年5月该旅奉命移防磐石,部队编制和防地亦作了调整,旅长胡永奎,辖1个步兵团和1个骑兵团。步兵团:团长于深澂,驻桦甸;骑兵团:团长王俊臣,驻伊通(该团第二营驻长春)。
四、暂编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
1920年由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改编而成,辖步兵第一、第二团和骑兵团,旅长诚明,驻地长春。
1915年8月,原中央陆军第二十三师四十六旅改编为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徐世扬,旅部驻海龙。1919年为抗衡张作霖以武力驱逐吉林督军孟恩远,吉林军队向长春一带集结,陆军第三混成旅被调入长春,驻扎商埠老马路一带。孟恩远被驱逐后,吉林军队纳入奉系并被改编,第三混成旅改编为暂编第三混成旅。所属步兵第二团驻长春南岭,团长赵振纲,辖3个步兵营,第一营,营长孙凌阁,驻防九台;第二营,营长贾文魁,驻防长春南岭;第三营,营长任成山,驻防德惠。骑兵团驻农安,团长孙兴武,辖2个骑兵营,第一营,营长陈树宽,驻防农安县城;第二营,营长李昆,驻防农安伏龙泉。
五、暂编吉林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步兵第一团
1920年由中央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步兵第一团改编而成。
1918年5月,中日共同防敌协定签字前,于吉林组建了中央陆军第十九混成旅(奉系),鲍贵卿兼代旅长,翌年8月任张焕相为旅长,辖步兵第一和第二团。1919年张作霖以武力驱逐了吉林督军孟恩远,实现了东三省的军政统一,着手整编军队,统一东北三省的军队建制,驻吉林的中央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改编为暂编吉林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所辖步兵第一团改编为暂编吉林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步兵第一团,刘彦英任团长,驻今榆树县老少沟,辖3个步兵营,第一营,营长马传霖,驻防哈尔滨;第二营,营长邢钟琦,驻防哈尔滨;第三营,营长鲍传桓,驻双城堡。
六、吉林督军公署卫队团
1921年于吉林省城吉林组建,团长臧式毅,辖2个步兵营,1个骑兵营和3个机关枪连。
1916年7月,镇安左将军行署改为吉林督军公署,所属卫兵步兵营和卫兵骑兵营改称吉林督军公署卫兵步兵营和卫兵骑兵营,归督军署卫队统带部统辖。1921年5月,卫队统带部改编为吉林督军公署卫队团,督军署卫队步兵营改为卫队团第一营,黑龙江省卫队营改为卫队团第二营,督军署卫队骑兵营改为卫队团骑兵营,督军署机关枪第一、二连改为卫队团机关枪第一、二连,黑龙江省卫队机关枪连改为卫队团机关枪第三连①(民国十年五月十六日《吉林公报》:奉军八个混成旅。)。1922年7月,吉林督军公署由省城移驻长春,卫队团本部及所辖步兵第二营、骑兵营亦随同迁入长春②(1924年3月随同吉林督军公署迁回吉林。)。
在吉林省防军时期,先后驻防长春的部队除上述各旅、团外,吉林陆军补充第一、二、三营也于1921年5年奉吉林省长公署训令调入长春,驻扎长春南岭,归吉长镇守使署统辖。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