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1975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950
颗粒名称:
1975年
分类号:
F123.34
页数:
11
页码:
210-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5年长春市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
关键词:
经济计划
执行情况
长春市
内容
一、任务与指标
1975年是“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要力争完成“四五”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粮食产量要实现《纲要》指标,工业生产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其他各项事业也要相应发展。
1.农业
1975年粮食总播种面积保持上年104万公顷水平,粮食总产量计划安排280万吨,实现上《纲要》,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安排24万公顷,总产量35万吨;水稻4万公顷,总产量15万吨;小麦4.6万公顷,总产量6万吨;薯类播种面积0.34万公顷,总产量1.75万吨。
经济作物计划安排:油料2.3万公顷;甜菜1.3万公顷;麻1.2万公顷;烟66公顷;中药材266公顷;果树0.8万公顷。1975年大牲畜年末存栏数计划49.2万头,比上年增长3.4%;羊年末存栏数13万只,比上年增长15%;生猪年末存栏计划135万头,比上年增长7.4%;鱼捕捞量计划2400吨,比上年增长18.4%。
1975年造林计划2.8万公顷,四旁植树8700万株,争取实现林业上《纲要》。
农业机构化进程要加快,拖拉机计划增加800台,达到4300台,手扶拖拉机达到1500台,机耕面积达到55万公顷。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工程机械要有新的发展,计划增加推土、铲运、平地、开沟和筑渠等各种机械160台套。化肥、农药、农用薄膜、植保和运输机械的使用量及储油能力要有较大的增长。
2.工业
工业生产要充分利用现有工业的基础,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加速工业的发展,特别要加强支农工业、轻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的发展。
1975年工业总产值计划28.3亿元,比1974年增长15.6%,其中,中央、省属工业133089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市属以下工业计划149911万元,增长6.3%。
1975年工业总产值比1970年增长46.3%,平均每年递增7.9%。
主要产品产量计划:铸铁6500吨,钢5万吨,原煤200万吨,汽车6万辆,铁路客车350辆,拖拉机10000台,水泥34800吨,红砖4亿块,各种农具400万件,化肥44000吨,农用薄膜1200吨,自行车8万辆。大钟18万架,棉纱6万件,棉布4665万米,卷烟20万箱。
3.财政
1975年财政收入计划38957万元,比1974年增长17.2%,其中,企业收入计划7249万元,比上年增长160.57%;各种税收计划31648万元,增长24%;其他收入计划60万元。财政支出计划24112万元,比上年降低25.6%。
4.商业
197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9.2亿元,比1974年增长2.7%。
外贸收购计划14942万元,比1974年减少3090万元,降低17.2%,其中,中央商品计划12191万元,降低19.2%,地方商品计划2751万元,降低7.3%。
5.基本建设
根据压缩基本建设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精神,1975年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现有工程的续建,配套和结尾,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1975年全市基本建设投资计划18630万元,比1974年增长31.8%。新建、扩建的主要项目有:“一汽”轿车生产线扩建工程、农田电灌工程、农机修造配套工程、小煤矿、小化肥厂续建工程、轻工、建材企业、新、扩建工程、城市公用事业煤气公司、自来水厂续建工程、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网点配套工程等。
6.交通运输业
1975年公路货运量计划为1200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公路客运量计划为6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
7.人口及职工人数
①人口
1975年末全市人口计划达到525万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市区人口达到144万人,比上年增长0.4%。
1975年末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2.9‰,比上年减少1.7个千分点。
②职工人数
1975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达到48万人,比上年增长2.7%。
8.文教、卫生
①教育
1975年高等院校计划招生5200人,在校学生达到13418人,比上年增长5.5%;中等专业学校计划招生7250人,在校学生达到12355人,比上年增长14.3%;普通中学计划招生212500人,在校学生达到410600人,比上年增长20.5%;小学计划招生187587人,在校学生达到876500人,比上年增长2.6%。
②文化
1975年文化事业基本维持现状。
③卫生
1975年除扩建榆树县医院外,基本维持现状。
二、执行结果
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了中央日常工作,为贯彻毛主席“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整顿。1975年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完成较好。
1.农业
1975年农业总产值实际达到96511万元,比1974年增长10.8%。粮食总产量实际达到284.5万吨,超过计划1.6%,比上年增长8%,比1970年增长34.1%,平均每年递增6.1%,粮食产量实现上《纲要》。1975年大牲畜年末存栏实际达到47.2万头,为计划的95.9%,比上年下降0.8%。1975年生猪年末存栏实际达到149.6万头,超过计划10.8%,比上年增长19%。1975年末羊存栏实际达到13.1万只,超过计划1%,比上年增长16.1%。1975年造林面积完成3.3万公顷,超过计划17.8%,比上年增长80.3%。1975年鱼捕捞量完成2337吨,为计划的97.4%,比上年增长15.3%。
2.工业
1975年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299677万元,超过计划5.9%,比上年增长22.4%。
主要产品产量1975年实际完成情况如下:钢锭、钢材、原煤产量与上年持平,未达到计划指标;铸铁完成4187吨,为计划的64.4%,比上年增长40.4%;汽车完成60359辆,超过计划0.6%,比上年增长50.1%;拖拉机完成7001台,为计划的70%,比上年增长15.5%;铁路客车完成370辆,超过计划5.7%,比上年增长36%;工业泵完成8808台,比上年增长118.2%;化肥完成45145吨,超过计划2.6%,比上年增长43.7%;农用薄膜完成1208吨,超过计划0.7%,比上年增长19.7%;棉纱完成6.1万件,超过计划1.66%,比上年增长6.8%;棉布完成4760万米,超过计划2%,比上年下降1.5%;水泥完成58114吨,超过计划67%,比上年增长61.4%;红砖完成51171万块,超过计划27.9%,比上年增长27%;自行车完成83030辆,超过计划3.78%,比上年增长21%;大钟完成18.7万只,超过计划3.9%,比上年增长14.9%;卷烟完成20万箱,按计划完成,比上年增长5.3%。
3.商业
1975年农副产品收购:生猪收购完成34万头,超过计划3%,比上年增长27%;菜牛收购1700头,比上年增长41.6%;禽蛋收购2152吨,超过计划13.2%,比上年增长19.5%;家禽收购66.39万只,超过计划10.65%,比上年增长42.8%;蔬菜收购40.8万吨,超过计划23.63%,比上年增长49.2%。粮食征购完成112.62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商品率达到39.6%。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完成98436万元,超过计划7%,比上年增长9.9%。
1975年外贸收购总值实际完成13495万元,为计划的90.3%,比上年减少25.2%。
4.交通运输业
1975年公路货运量实际达到1244.4万吨,超过计划3.6%,比上年增长6.5%;公路客运量实际达到602.4万人次,超过计划0.4%,比上年增长14%。1975年铁路货运量实际达到395.7万吨,比上年增长10.6%;铁路客运量实际达到19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2%。1975年航空货运量实际达到463吨,比上年增长26.8%;航空客运量实际达到8957人次,比上年增长75.8%。
5.城市公用事业
1975年市区煤气总产量实际达到6657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0%;市区供水总量实际达到7502万吨,比上年增长11%;市区公共汽车年末实有量达到240辆,比上年增长11.6%;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年末实有量达到115辆,比上年增长15%;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年末实有量达到32辆,与上年持平。
6.人口及职工人数
①人口
1975年末全市人口实际达到525.6万人,超过计划0.1%,比上年增长1.3%,其中市区人口达到143.6万人,完成计划的99.7%,与上年持平。
1975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实际达到12.7‰,未超过计划,比上年减少1.9个千分点。
②职工人数
1975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实际达到48.58万人,超过计划1.2%,比上年增长4%。
7.基本建设
1975年全市基本建设投资实际完成17874万元,为计划的95.9%,比上年增长26.4%,其中,中央直属项目投资完成7050万元,地方投资完成10824万元。
“一汽”经扩建,1975年完成了轿车生产线的扩建工程,初步形成年产300辆高级红旗轿车的生产能力。九台县卡伦镇中学及德惠县万宝镇东升村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新建校舍完工交付使用。
8.文教、卫生
①教育
1975年高等院校达到6所,实际招生5187人,在校学生实际达到13791人,超过计划2.8%,比上年增长8.4%;中等专业学校达到25所,实际招生7078人,在校学生实际达到12666人,超过计划2.5%,比上年增长17.2%;普通中学达到363所,实际招生21.9万人,在校学生达到40.7万人,为计划的99.1%,比上年增长19.5%;小学校达到3799所,实际招生19.1万人,在校学生达到84.5万人,为计划的96.4%,比上年减少1%。
②文化
1975年电影艺术片制作实际完成《金光大道》、《沙漠的春天》等5部,与上的相比持平。其他文化事业基本维持现状。
③卫生
1975年全市医院实际达到198所,比上年增加2所,卫生机构床位达到11280张,比上年增长5.3%;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5543人,比上年增长5.8%。
9.财政
1975年财政收入实际完成38388万元,为计划的98.5%,比上年增长15.5%;财政支出完成37192万元,超过计划54.2%,比上年增长14.8%。
1975年是“四五”计划最后的一年。“四五”计划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生产战线上大批“唯生产力论”、“物质刺激”、“利润挂帅”,这一时期的工业生产受到严重挫折。农业战线“学大寨、赶小乡、跨纲要”大批“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工分挂帅”、“重副轻农”、“重钱轻粮”等所谓资本主义倾向,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四五”计划期间计划规定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大多数没有完成。
“四五”计划规定,1975年,粮食总产量要达到295万吨,实际完成284.5万吨,为计划的96.4%;大牲畜存栏要达到60万头,实际完成47.2万头,为计划的78.6%;生猪存栏要达到200万头,实际完成149.6万头,为计划的74.8%;水产品产量要达到5000吨,实际完成2337吨,为计划的46.7%。
“四五”计划期间,粮食年均产量为242.7万吨,比“三五”计划期间年均产量增加61.05万吨,增长33.6%。
“四五”计划规定,1975年,工业总产值要达到46.4亿元,实际完成30亿元,为计划的64.6%;钢锭要达到5万吨,实际完成4.6万吨,为计划的92%;钢材要达到5万吨,实际完成2.9万吨,为计划的58%;原煤要达到200万吨,实际完成143.2万吨,为计划的71.6%;水泥要达到8万吨,实际完成5.8万吨,为计划的72.5%;棉布要达到5400万米,实际完成4760万米,为计划的88.1%;自行车要达到10万辆,实际完成8.3万辆,为计划的83%。
“四五”计划规定,197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要达到97200万元,实际完成98436万元,为计划的101.3%。
“四五”计划期间公路货运量由1970年的646万吨,增加到1244.4万吨,增长92.6%;公路客运量由1970年358.8万人次,增加到602.4万人次,增长67.9%;铁路货运量由1970年的372.8万吨增加到395.7万吨,增长6.1%;铁路客运量由1970年的1363万人次增加到1929万人次,增长41.5%;航空货运量由1970年的254吨,增加到463吨,增长82.2%;航空客运量由1970年的536人次增加到8957人次,增长15.7倍。
“四五”计划期间,城市公用事业有所发展,全市供电量由1970年70879万度,增加到114651万度,增长61.8%;市区煤气总产量由1970年的6341.8万立方米,增加到6657.0万立方米,增长4.9%;市区供水总量由1970年5973万吨,增加到7502万吨,增长25.6%;市区公共汽车年末实有量由1970年的143辆,增加到240辆,增长67.8%;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年末实有量由1970年107辆,增加到115辆,增长7.4%;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年末实有量由1970年14辆增加到32辆,增长128.5%。
“四五”计划末期全市人口数由1970年的474.6万人,增加到525.6万人,增长10.7%;市区人口由1970年125.2万人,增加到143.6万人,增长14.7%。
“四五”计划期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24‰,下降到12.7‰,减少11.3个千分点。
“四五”计划期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由1970年38.99万人增加到48.58万人,增长24.6%。
“四五”期间各类学校由1970年的3387所增加到4193所,增长23.8%;各级学校在校学生由1970年的98.7万人增加到127.8万人,增长29.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详尽地记载了箕市计划体制演变过程,也展现了箕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构成了长春经济纵向延伸的一个缩影。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