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1955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917
颗粒名称:
1955年
分类号:
F123.31
页数:
6
页码:
79-84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55年长春市国民经济计划及执行情况。
关键词:
经济计划
执行情况
长春市
内容
一、任务与指标
1955年是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也是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年。1955年国民经济计划,必须依据中央“全国平衡,统筹安排,增产节约,重点建设”的方针,逐步做到各经济成分,各经济部门在统一计划下,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发展社会主义与半社会主义经济,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经济,保证国家骨干企业和重点建设工程计划的实施和执行,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计划。
长春市1955年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工作始于1954年下半年,经多次修改、上报,1955年5月省委正式下达,6月份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1.工业
地方工业生产要贯彻“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推销”的“三就”方针与“统一领导、归口安排、按行改造、全面计划”的原则;坚持为国家建设服务,为国营企业生产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城乡人民生活需要服务的生产方向;把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各厂经营管理的中心任务。
1955年工业总产值计划38844万元,比1954年增长2.4%,其中:全民工业为29080万元,比1954年增长8%;合作社集体工业为1600万元,比1954年增长55.4%;公私合营工业为2600万元,比1954年增长38.2%;私营工业为3124万元,为1954年的67.7%;个体手工业为2440万元,为1954年的70.2%。
2.农业
进一步推进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要达到占农户总数的90%,要完成排除内涝的疏流治理工作。生产中要推广新式畜力农具,做好牲畜良种繁殖与防疫工作,加强技术指导,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
1955年粮食播种面积计划达到119万公顷,维持在1954年水平。粮食总产量计划165.8万吨,比1954年增长2.4%。郊区蔬菜和肉蛋生产要基本满足城市的需要。
3.交通运输业
1955年公路货运量计划450万吨,为1954年的62.7%;公路客运量计划45万人次,比1954年增长38.5%。
4.基本建设
1955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为26500万元,比1954年增长8.3%。
1955年继续完成国家重点工程“一汽”的建厂工程计划,为1956年竣工投产创造条件。在保证“一汽”建厂的同时,积极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做好中直重点建设单位长春机车厂和长春客车厂建厂的准备工作。并加大为新建单位和城市居民服务的城市上下水、道路、桥梁、煤气、电力等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
5.城市公用事业
①煤气
1955年市区煤气总产量计划达到1950万立方米,比1954年增长2.1%。
②自来水
1955年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计划达到2000万吨,比1954年增长2.3%。
③公共交通
公共汽车原计划1955年增加10辆,后因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要求,不再增加,维持在1954年水平;公共有轨电车原计划1955年增加5辆,后因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要求,不再增加,维持在1954年水平。
6.商业
国营商业的任务是稳步发展,巩固提高,加强计划性,克服盲目性,扩大批发,巩固零售,继续组织与扩大货源,加强对市场的统一领导;切实有效的贯彻“总的踏步,着重改造”的方针,妥善安排私商,积极改善经营管理,有步骤的贯彻经济核算制,厉行节约,加速资金周转。
195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达到29800万元,为1954年的95%,主要考虑私营企业职工及个体手工业者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收入减少,加之基建土建工程比上年减少,所需运力和人力相对减少,预计临时工约减少46%,购买力下降。195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54年有所减少。零售额的公私比重,1955年国营经济由1954年占39.8%上升为占41.4%,合作社经济由1954年占37.8%上升为占38.3%,私营及个体经济由1954年占22.4%下降为占20.3%。
7.劳动及职工人数
①职工人数
1955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计划达到16.8万人,比1954年增长0.2%。
②劳动生产率
1955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每一职工生产值计划达到6700元,比1954年增长7.6%。
8.教育事业
1955年教育工作继续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
高等教育
1955年计划招生3400人,在校学生达到10300人,比1954年增长23.6%。
中等专业教育
1955年计划招生4600人,在校学生达到14500人,为1954年的92.1%。
普通中学教育
1955年计划招生17200人,在校学生达到45300人,比1954年增长12.1%。
小学教育
1955年计划招生63000人,在校学生达到380000人,比1954年增长1.4%。
9.财政
1955年财政收入计划为4000万元,为1954年的88.7%,主要考虑农业连续两年遭受水灾,私营企业和个体手工业生产不景气,收入减少,财政收入比1954年有所减少。
1955年财政支出,根据发展生产,励行节约的方针,各方面主要紧缩开支,计划为3900万元,为1954年的90.9%。
二、执行结果
1.工业
195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36599万元,完成计划的95.2%,为1954年的96.5%,其中,全民工业完成26860.5万元,完成计划的92.4%,为1954年的99.7%;合作社集体工业超过计划11.2%,比1954年增长72.7%;公私合营工业超过计划19.3%,比1954年增长64.9%;私营工业完成计划的82.4%,为1954年的55.8%;个体手工业完成计划的93.6%,为1954年的65.7%。
2.农业
1955年长春市粮食播种面积实际达到117.7万公顷,完成计划的98.9%,为1954年的98.9%。粮食总产量达到163.3万吨,完成计划的98.5%,比1954年增长0.8%。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较快,98%的农户都加入了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参加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组织起来农户的73.2%,在农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
3.交通运输业
1955年公路货运量实际达到461.5万吨,超过计划2.6%,为1954年的64.3%;公路客运量实际达到47.4万人次,超过计划5.3%,比1954年增长45.8%。
4.基本建设
1955年基本建设投资实际完成27089万元,超过计划2.2%,比1954年增长10.8%。1955年基本建设总投资中,中央直属单位占94.3%,“一汽”建厂工程按计划进度完成任务。长春客车厂筹备组由北京迁入长春。长春机车厂经过积极准备,于10月28日破土动工。第一期工程设计能力年产1000辆,预算投资7000多万元,计划3年建成。城市上下水、道路、煤气等市政建设,已完成计划。为新建单位的用电需要,长春发电厂开始扩建。同时,新建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改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市卫生学校、吉林省人民医院、市产院、吉林省实验中学、市29中、德惠县大青嘴镇杨大村小学等。
5.城市公用事业
①煤气
1955年市区煤气总产量实际达到1993万立方米,超过计划2.2%,比1954年增长4.3%。
②自来水
1955年自来水供水总量实际达到2162万吨,超过计划8.1%,比1954年增长10.6%。
③公共汽车和公共有轨电车均维持在1954年水平。
6.商业
195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完成29920万元,超过计划0.4%,为1954年的95.5%。在社会零售比重中,国营和合作社经济占78.1%,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占6.2%,私有经济占15.7%。
7.人口及劳动
①人口
1955年年末,全市人口总数实际达到344.8万人,比1954年增长3%。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26.8‰,比1954年减少5.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呈下降趋势,人口迁出迁入机械变动基本持平。全市人口中,市区年末人口达到87.1万人,比1954年增长4.1%。
②职工人数
1955年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实际达到16.82万人,超过计划0.1%,比1954年增长0.3%。
③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1955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部职工人均增加值实际达到6910元,超过计划3.1%,比1954年提高10.9%。
8.科技、文教、卫生
①科技
1955年独立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实际达到6所,比1954年增加1所。
②教育
高等教育
1955年招生人数实际完成3423人,超过计划0.7%;在校学生人数实际达到10572,超过计划2.6%,比1954年增长26.9%。1955年新增加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一所(1958年改名为吉林工业大学)。
中等专业教育
1955年招生人数实际完成4645人,超过计划1%。1955年在校学生人数实际达到13040人,完成计划的90%,为1954年的82.8%。
普通中学教育
1955年普通中学招生人数实际完成17765人,超过计划3.3%,在校学生实际达到45449人,超过计划0.3%,比1954年增长12.5%。1955年新成立吉林省实验中学(由吉林市迁入)和市第29中学。
小学教育
1955年小学招生人数实际完成62826人,完成计划的99.7%。在校学生人数实际达到339497人,完成计划的89.3%。为1954年的90.6%。
1955年城乡扫盲工作进一步加强,职工中业余教育有所发展。
③文化
1955年2月经中央文化部决定将东北电影制片厂易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电影艺术片制作实际完成《祖国的花朵》、《平原游击队》、《董存瑞》等10部影片,比1954年增长11%。
1955年电影院、剧场维持在1954年水平,电影放映队实达到32个,比1954年增长39.1%。
④卫生
1955年卫生机构床位实际达到3322张,比1954年增加595张,增长21.8%,其中:吉林省人民医院由吉林市迁入,增加床位400张。1955年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农村的医疗保健工作有所加强。
9.财政金融
财政工作贯彻中央关于发展生产、厉行节约的方针,保证了国家收入和各项事业支出,实现了1955年财政预算。财政收入完成4003.8万元,超过计划0.1%,为1954年88.8%;财政支出完成3882万元,完成计划的99.5%,为1954年的90.5%。银行组织的各种存款比1954年增加22.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详尽地记载了箕市计划体制演变过程,也展现了箕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构成了长春经济纵向延伸的一个缩影。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