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585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K825
页数: 34
页码: 299-332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交通系统受交通部、团中央表彰的部级先进人物、杰出代表展现了交通系统职工崭新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人物 交通 长春市

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中,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长春市交通系统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模范、先进人物层出不穷。受国家级奖励的有3人;受交通部、团中央表彰的部级先进人物、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共103人次;从1954年至1986年有72人次获吉林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称号;受吉林省交通厅表彰、奖励的厅级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共90人次;从1952年到1987年有427人次获长春市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称号。此外,还有13人受到不同级别的特殊表彰。他们是长春市交通系统职工队伍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展现了交通系统职工崭新的精神风貌。
  一、人物录
  孙凤岐男,1929年生,吉林省永吉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到吉林省公路局汽车队担任修理工,后担任底盘小组组长。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在修理材料匮乏的情况下,他采取旧件修复或改制代用的办法,带领全组修复大小八齿轮、变速箱齿轮、刹车盔葫芦头等100多种零件,并修复一批发动机、底盘,价值10万多元。在此期间,他还改进了黄油注射器、轴头扳子、车轴滚珠抓子等修车工具,带领小组同志制造了研磨刹车布和铆油头管等工具,提高工效4倍,并首创了本厂大修车在厂车日压缩到4天的最新纪录。1956年、1957年、1960年、1975年、1979年先后五次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1959年参加全国群英会。
  杜芳忠 男,1930年生,吉林省伊通县人。中共党员。1959年3月到长春地区运输公司一队担任汽车司机。当时由于运力不足,主管机关大力推行拖带挂车,他带头响应,积极实践,总结出“一快、二防止、三慢、四检查”的拖带挂车和节油经验。1959年参加全国群英会,1960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梁德恩 男,1916年5月23日生,辽宁省清源县人。中共党员。1952年到长春地区运输公司工作。1954年他驾驶新进口的依发H-6型柴油车,创造了10万公里无中修的记录。1956年、1957年、1959年连续出席了吉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被分别授予省模范工人、全国交通运输战线先进生产者和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高光荣 男,1928年11月24日生,辽宁省辽阳县人。中共党员。1952年在省运输公司长春地区公司担任司机,当年创造了“脚轻手快、缓车滑行、热水温缸、珍惜时间保养”节油法。大型车百车公里耗油16升,创全省最好记录。他精心保养车辆,到1957年15万公里无大修。1958年担任技术队长后,实现全车队车车节油,完好率提高15%。由于成绩突出,从1956年到1959年连续4次获省先进生产者或劳动模范称号,被省政府命名为青年模范司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劳动模范。1959年出席交通部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徐世民 男,1914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1949年到吉林省汽车修配厂做汽车修理工。1953年主管部门决定将12辆原日产尖头客车改装为大型平头客车,他主动承担了操纵系统的设计与制作。1954年运输部门有4台日产OM型客车刹车系统损坏,他采用增加真空加力泵的办法,使这4辆车复活。同年,还自行设计制作了1台发动机磨台,使每台发动机修理工时减少14小时。1955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出席全国交通战线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王纯江 男,1922年生。中共党员。长春市郊区和平乡农民。50年代初,本市公路由沿线群众负责养护,当时王纯江所在乡分担长春至吉林公路1200米路段的养护。他发动群众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对这段路进行了根治。
  1951年这一段路载重汽车通行时速上升到30公里。1953年,他创造了“整修公路流水作业法”,每年节省不少人力。1955年出席了全国首届公路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李政欣 男,1953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共青团员。1975年到长春市第四货运公司担任修理工后,刻苦学习文化,努力钻研技术,试制了自动走刀镗孔机,解决了加工“120”和“140”车摇臂钢套的质量问题。改进、制作机夹具16项,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1979年被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王明刚 男,1953年生,吉林省榆树县人。中共党员。1970年至1979年在榆树县运输公司任司机期间,年年高产低耗,3年间单车利润达80055元,1979年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单明仁 男,1935年生,吉林省农安县人。1952年到省运输公司长春地区公司,先后担任汽车驾驶员助手、保养工和驾驶员。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超额完成任务。1954年被长春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孙凤岐 男,1920年生,吉林省农安县人。1951年到长春地区运输公司担任司机。他热爱本职工作,精心保养车辆,节约用油,经常帮助其他同志修车。1954年被长春市政府授予二等劳动模范称号。
  李克厚 男,1918年2月29日生,辽宁省盖县人。中共党员。1952年2月参加工作,先后任长春市运输公司司机、基层工会主席、技术检查员、技术科长、白城地区运输公司副经理等职。他一贯听从组织安排,工作认真负责。做工会主席期间积极钻研业务,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群众了解职工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帮助职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1954年被长春市人民政府授予二等劳动模范称号。“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迫害于1969年1月29日含冤而死,1979年5月20日予以平反,按因公死亡处理。
  李相林 男,1933年生,吉林省和龙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参加工作,1955年由省运输公司白城地区公司转到长春地区公司第二汽车队担任司机。他发扬主人翁精神,钻研驾驶技术,努力做到安全、优质、高产、低耗。从1952年到1957年,安全行驶12万多公里。1956年、1957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1958年被授予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
  王长海 男,1922生,河北省吴桥县人。中共党员。1950年到省汽车修配厂任机械修理工。1953年他与徐世民承担公共汽车的改装任务,负责变速箱操纵部分的改造。他用车床代替铣床,改变加工工艺,制造自由接手,仅用1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0台客车的改装任务。1954年被授予省三等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再次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孙柏彦 男,1923年生,山东省掖县人。1952年参加工作。后由吉林省汽车修配厂转入长春地区运输公司担任汽车修理工。他多次解决了修车中的关键问题,试制了气泵涨圈、汽泵汽顶等易损件,制造了齿轮研磨机,还利用碱代替洗油清洗部分零件,节约洗油50%。1958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窦春雨 男,1921年生,河北宁河县人。中共党员。50年代他在担任长春市汽车修配厂经理股副股长期间,根据采购工作特点,经常深入车间班组,了解生产情况,按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不盲目采购。他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公家损失。1958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夏洪儒 男,1921年生,吉林省长岭县人。中共党员。50年代在长春地区运输公司担任汽车保修工期间,以主人翁姿态对待工作。1954年夏季,南关油库被积水包围,他奋不顾身,下到水中清障导流,保证了油罐的安全。一次一台汽车起火,他奋不顾身上前扑救,保住了汽车。1954年被长春市政府授予三等劳动模范称号。1958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李郁 男,1909年4月30日生,辽宁省大连市人。50年代后期他在吉林地区运输公司担任保修组长期间,努力提高修车质量,缩短在场车日,并试制紧缺件。1958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姜文轩 男,1924年生,山东省平阴县人。中共党员。长春市运输公司司机。60年代初,他年年超产、节油、节小修费,以多拉快运而闻名。1963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顶住压力,带头坚持运输生产,并总结出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安全行车经验。1975年、1977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逯有财 男,1922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1954年到长春市运输公司保修厂做钣金工。50年代先后制成刹车鼓拆卸器、打眼机、电动黄油加注器、轮胎拆装器等26种汽车保养机具,提高了维修能力和汽车保养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积极钻研技术,大搞技术革新,先后制成自动清洗机、吸尘器、差速器试验台、后桥作业台等13件工艺设备,并协助其他同志完成19项革新项目。1979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被交通部授予技术能手称号。
  张云龙 男,1922年生,吉林省怀德县人。中共党员。长春市第一货运公司修理工。1978年,为解决发动机配件供不应求的难题,他提出焊补曲轴后半箱、自制水泵轴等近百项革新建议,并研制出了曲轴轴承钢砂架,取代了原来容易过热烧损的尼龙砂架,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修理58-1三轮车时,他坚持修旧利废,利用一台旧钻改制了铣缸盖机,提高效率几十倍。1979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康永禄 男,1935年生,吉林省桦甸县人。中共党员。长春市第四货运公司司机。他年年优质、高产、安全、低耗完成生产任务,并对自己约法三章,从不用汽车拉私货、办私事、要吃喝。至1977年,他安全行车近百万公里无事故。1979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金继亭 男,1935年生,河北省唐山人。中共党员。他在长春市搬运安装公司工作期间,搞了十几项技术革新,主持试制了剪板机、10吨起重运输车,并筹建了预制件厂。1979年、1983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程显书 男,1924年生,吉林省九台市人。中共党员。长春市第二货运公司保养场电焊班班长。多年来,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1978年他提前完成9台双臂式铲车的配套任务,产品合格率达100%。他带领全班同志,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废旧材料,一年节约资金7千多元。1979年、1983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龙福生 男,1931年生,湖南省东安县人。中共党员。1954年到吉林省汽车修配厂担任技术员。他多年来勇于创新,革新了许多设备和夹具。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他克服困难,完成了CA1510平板半挂车的样车设计,节约经费近万元。1983年、1986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任百高 男,1931年生,辽宁省新金县人。中共党员。1954年到长春市运输公司担任司机后,年年超额完成运输生产计划。1979年至1983年上半年,单车实现利润69274元。1983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曹宪元 男,1937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长春市第四货运公司司机。他努力钻研驾驶和维修技术,做到优质、高产、安全、低耗。1981年至1983年8月,实现利润67700元,节油1.22万升。1983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安同普 男,1936年3月生,河北省人。中共党员。1983年以来他在长春市搬运安装公司二处担任管道班班长期间,承担了多项工程,由于他勇于开拓,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市政府嘉奖。1986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张世民 男,1953年10月生,辽宁省兴城县人。中共党员。长春市运输公司第一汽车队司机。他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忘我的劳动精神,为交通运输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79年7月至1985年底,单车实现利润7.8万元,节约小修费1.05万元,节油1.5万升,安全行车53万公里无事故。1986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张占元 男,1935年10月3日生,辽宁省锦西县人。中共党员。他1981年4月担任长春市第三货运公司经理以后,针对企业生产调度不灵,经营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差的状况,从整顿入手,强化管理,改革创新,使整个企业复苏,当年盈利22万元,之后,4年迈了4大步,年年盈利过百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986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李永林 男,1930年6月生,河北省昌黎县人。中共党员。长春市公路管理处处长兼党委书记。他从1956年担任市公路部门领导以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懂技术,会管理。1983年他在公路养护中推行“四定三保、一包干”的办法,当年工程优良品率由88%提高到100%。1985年在水毁严重的情况下,他带领全处职工,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当年完成总工程量2449万元,为1984年的152%;公路养护好路率达到69.1%,比计划提高15%,在全省好路率流动杯赛评比中获得4个优胜杯。1986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孙志诚 男,1955年5月10日生,吉林省扶余县人。中共党员。长春市第四货运公司汽车二队翻斗车司机。他勤奋学习技术,在生产中取得显著成绩。1981年至1985年单车实现利润9.8万元;1983年至1985年共节油5363公升,节小修费4226.9元。1986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宫成义 男,1950年9月29日生,吉林省东丰县人。长春市第一货运公司司机。他从1983年4月开车,当年实现利润1.1万元。1984年至1985年,在货源不足的情况下,仍创利4.29万元,并做到安全、优质、低耗。1986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陈勋 男,1934年生,吉林省永吉县人。1949年到吉林省汽车修配厂担任车工。他努力钻研技术,搞了多项革新,并对车床、机具进行技术改造。他大胆试验多刀操作法,使这一先进技术得到推广,还帮助同志研制电瓶卡铜模获得成功。1953年参加吉林省第三次工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被授予二等模范工人称号。
  高文学 男,1939年生。中共党员。农安县运输公司保养厂厂长。他对工作高度负责,带领职工克服困难,自己动手改造修车设备,实现了汽车二级保养机械化,保证了全公司40多台汽车的维修。1979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高英台 男,1940年5月4日生,辽宁省人。中共党员。德惠县公路客运公司司机。他在运输生产中努力实现安全、优质、低耗、高产。1981年实行单车经济核算以来,年年实现利润超万元,行车90多万公里无事故。1986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李景春 男,1940年1月26日生,湖南省珲县人。中共党员。长春市郊区公路管理段段长。他一心扑在公路建设事业上,经常深入道班工地参加劳动,解决实际问题,并推行冷拌封面新工艺,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为我省油路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1986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邱素玉 女,1945年生,辽宁省辽阳县人。中共党员。她在担任长春运输机械厂教育科长期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生产实际,创办多种技术和岗位培训班,对提高职工文化技术素质,做出显著成绩。1986年被交通部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同年又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授予的职工教育先进教师称号。
  李金明 男,吉林省长春市人,1953年3月生。中共党员。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84年至1987年任长春市第三货运公司党委书记期间,围绕企业生产和改革,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党员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增产节约一万元,自组货源一万吨,搞一项小改小革,促进企业超额完成生产任务。1987年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政工干部的荣誉称号。
  姜世平 女,1941年生,吉林省梨树县人,中共党员。她在长春市运输公司职工教育工作中认真负责,不辞辛苦,承担几门课程的教学,经常深入车队给职工上文化课,并帮助青年教师开展工作。1982年被交通部命名为优秀教师。
  张跃西 男,1927年生,山东省即墨县人。1955年他在长春市运输公司第一队担任保修组长期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春节放假期间,他修好6台车的火花塞,保证节后正常出车运输。他努力提高效率,使装牙包由18小时降至6小时;换变速箱由10小时降至6小时;二级保养由48小时降至12小时。1956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胡广西 男,1921年生,山东乳山县人。1956年在长春地区运输公司担任司机期间,驾驶的是老旧车,为了降低油耗,他采取起步稳、换档快、给油匀、注意发动机温度、灵活掌握速度以及注意选择货场装卸路线等,使油耗按省控指标降低18%。1957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左振昆 男,1918年生,河北省宝坻县人。1954年到长春市汽车修配厂担任汽车修理工。他努力钻研,大搞技术革新,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12项,成功地改革了小瓦片、横连杆、铣活塞肖钢套、磨铣刀等零件和工艺,多次解决汽车修理中的难题。经过他的努力,每台汽车降低修理费120元。1957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郭永海 男,1932年生,辽宁省黑山县人。50年代他在省汽车修配厂担任修理工期间,爱厂如家,坚持修旧利废。当时修车喷灯多半损坏,新品又难买到,为解决生产急需,他利用工余时间自制配件,将所有坏喷灯全部修复。1959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曹云芳 男,1923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52年到长春市第二运输站担任保修工。他坚持革新挖潜和修旧利废,用废旧材料做套头、搭腰、大肚等马车用具,节约了大量资金。1959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郑顺道 男,1915年生,朝鲜平安道人。中共党员。长春市运输公司钣金工人。几十年来,他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大胆革新技术,试制成功30多种机具,提高工效几十倍,为国家创造财富5万多元。1962年又研制成刹车布自动研磨机等11种机具,分别提高工效5至30倍。1959年、1960年、1963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胡宝生 男,1920年生,吉林省伊通县人。中共党员。1953年到长春市运输公司公路客运站担任客车司机。他在长期开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安全行车经验。到1959年安全行车25万公里无事故,并年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1960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吴俊廷 男,1921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他在长春市南关区胶车运输社担任生产组长期间,创造双马单车最高生产纪录。1960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段秉泰 男,1909年生,辽宁省营口县人。长春市宽城区运输社手推车工人。他积极肯干,总是挑最难运的货物运,并承担全组68台车的检修。1960年在手推车材料缺少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试制代替件,1960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张荫堂 男,1936年生,吉林省伊通县人。60年代初在长春市运输公司第一车队任司机。当时运力紧张,他团结包车组的3名司机,克服困难,带头推行3班作业,车吨月产量最高达20436吨公里。1960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孙维贤 男,1933年生,山东省蓬莱县人。原为长春市巨宝汽车修配厂车工,1958年并入吉林省汽车修配厂。50年代他全面掌握了磨床、钻床、铣床等操作技术,成为生产上的多面手。1960年工厂生产活塞环,他进行机械设备、夹具、刀具等工艺革新113项。其中,平活塞环端面磨床比手工操作提高效率56倍。1960年、1963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郭文彬 男,1916年生,吉林省农安县人。中共党员。长春市汽车修配厂木工组长。1962年由于木材紧缺,厂里大修的10余台“嘎斯”车出不了厂,他利用旧木料解决了难题。在修车中,他刻苦钻研,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1963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毕喜昌 男,1924年生,河北省滦县人。60年代初期,他在长春市交通局公路管理段担任司机期间,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承担紧急运输,连续多年无事故。1963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于香良 男,1932年生,山东省平都县人。长春市第五货运公司铁南运输社手推车班班长。他在运输服务中想货主所想,急货主所急,深受货主好评。1977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刘香菊 女,1937年生,湖南省株洲县人。中共党员。长春市运输公司客运站乘务员。她热心为旅客服务,扶老携幼,帮助旅客排忧解难,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不拉白座,从不借工作之便捎买物品。1977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刘彦 女,1952年生,吉林省九台市人。中共党员。长春市长途汽车客运站乘务员。她坚持为人民服务,把车厢视为乘客之家,以雷锋为榜样,一心朴实地为旅客做好事。1975年被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张志忠 男,1926年生,吉林省怀德县人。中共党员。他在70年代担任长春市长途汽车客运站司机期间,坚持服务质量第一,为旅客排忧解难。9年间节约燃料1.47万升、大修费0.76万元,创利润8.45万元。到1980年,安全行车105万公里。1980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全行车百万公里模范驾驶员”称号。
  常殿发 男,1930年生,吉林省人。长春市运输公司司机。开车30年,安全行驶106万公里。1980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全行车百万公里先进驾驶员”称号。
  阎基础 男,1930年生,吉林市人。长春市运输公司司机。他安全行车百万公里无事故,1978年和1979年连续两年单车利润超万元。1980年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全行车百万公里先进驾驶员”称号。
  金正突 男,1929年生,吉林省延吉市人。中共党员。他开车31年,安全行驶104万公里。他在支援三线建设和陕北救灾抢运中表现突出。1980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全行车百万公里先进驾驶员”称号。
  宋荣 男,1927年生,吉林省怀德县人。长春市运输公司司机。他多年如一日爱护车辆,时刻注意安全行车,安全里程达到101万公里,连续多年超额完成运输生产任务。1980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全行车百万公里先进驾驶员”称号。
  王兴文 男,1927年生,吉林省榆树县人。长春市运输公司汽车驾驶员。他于1952年开车以来,年年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年年节油,节小修费,年年安全运行。1980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全行车百万公里先进驾驶员”称号。到1985年,安全行车155万公里。1987年7月,他退休不退岗,仍工作在运输生产第一线。1987年11月10日上午9时,在发送汽车途中,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还有92名安全行车百万公里以上的驾驶员于1987年受到交通部表彰。他们是:
  长春市运输公司
  王兴文 黄金贵 姜文轩 阎基础 杜芳忠 李景春 王作余 吴国发
  于跃武 刘雨海 王德富 马云峰 孙国仁 董俊山 高孝弟 李向惠
  王 香 徐福录 吕显廷 吕跃环 蒋庆利 贾振文 金正突 常殿发
  刘 昌 朱井品 丁海成 木凤楼 张荫堂 张金财 常炳义 徐天海
  鲁 俊 王继春 刘世杰 王显玉 梁忠义 董子余 马相文 王士经
  何兴中 高守才 李长友 郭富贵 王福昌 吴国强 赵增才
  长春市公路客运公司
  庞文波 刘广泽 张志中 裴顺初 张文清 李永宽 李官录 张国贤
  梁忠孝 詹树林 彭文修 贾宝光 郭庆生 张步庆 张洪生 陈殿东
  高忠仁 许井相 孙洪彦 唐树明 王业昌 顾春仲 王殿龙
  长春市第一货运公司
  丛子中 袁庆和 王 振 孙振学 高连富 潘志国 高凤坤
  长春市第二货运公司
  刘宝勤 付体云
  长春市第三货运公司
  刘振山 龚云林 张 全 姜广德 吴永奎 张香阁
  长春市第四货运公司
  牛殿元 杨金福 康永录 曹宪元 张万昌 于臣孝
  长春市交通局研究所
  车少华
  二、英模表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长春市公路交通的发展历史,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内容、合理的结构,驾驭全局,综述大势,全面反映了长春公路交通的历史与现状,详细记述了新中国成立40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春公路交通的巨大成就,是一部具有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历史工具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