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志编纂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525
颗粒名称: 本志编纂始末
页数: 4

内容

《长春市志•公安志》由长春市公安局负责编纂,历时15年,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1982年至1985年,为公安史研究与公安志编纂前后衔接、相互结合的阶段。由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党史研究室、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决定在地方成立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或小组,公安部考虑公安工作是党的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也成立公安史资料征集研究机构。长春市公安局于1982年在档案科内设立了公安史研究室。1983年,公安史研究室从档案科分出来,隶属于市公安局办公室,由顾问、原副局长孙炳辉主管公安史研究工作,并增加干部,充实研究力量。当时,根据吉林省公安厅的指示,侧重征集了东北解放战争期间的公安史资料,辑成了大事记,汇编了重大案例,还撰写了《长春两次解放战役的公安保卫工作》等专题。1985年,长春市开始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公安志》成为《长春市志》中一部重要分志。于是把公安史研究室升格为处级建制,由副局长王央兼主任,调李玉玺、郭航、刘国丰等同志为副主任。各县局、区分局也相应成立机构,抽调专人担负修志任务。从此,公安史研究与公安志编纂合而为一,互为条件。
  从1986年到1998年,为继续搜集资料,设计志书篇目,组织试写阶段。一方面继续进行公安史研究,同时着手设计《公安志》篇目,落实编纂任务。公安史研究室的同志从市公安局档案科、省公安厅档案室到公安部档案处、公安史处,从本省、市档案馆、图书馆到东北其他省、市的档案馆、图书馆,查阅档案,采集群书。还到辽宁、黑龙江、北京、上海、广州、四川、陕西等地,访问东北沦陷和解放战争期间曾在长春从事地下情报工作,或在长春公安机关任职的老同志,抢救有关资料。前后收集所需资料近千万字。于1988年10月,完成了《长春市人民公安史长编》,并在内部发行。之后,集中力量编写《长春市志•公安志》。当篇目初稿一经形成,便在市公安局内部和各县局、区分局又借调了一些同志。到1996年,《公安志》的编幕有了很大的进展。各县局、区分局按要求分别整理了一些公安史料。但是,由于公安史研究室借调人员陆续返回原单位,部分老同志又相继离休退休,加之研究室领导人员几次更迭,《公安志》各章节虽已有了雏形,而资料分散,未能统编成书。1997年,由徐仁同志修订篇目,进行试写,完成了近40万字的志稿。由于公安史研究室领导人员变动,干部锐减,修志工作一度搁浅。
  从1999年到2000年,为组织力量编幕成书阶段。1998年11月,市地方志编委会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加快地方志编纂进度。1999年3月,市公安局党组决定重新组建《公安志》编幕委员会,由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田中林任主任,副局长刘培柱、办公室副主任张忠耀任副主任。聘请原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局长袁长华、原市史志编幕委员会副秘书长李荣先、原市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高克、主任刘福先为顾问,并将公安史研究室部分离、退休的老同志请出来,由张忠耀担任主编,王连馨、徐仁、于本厚、白云波为副主编。实行离退休老同志、修志干部、实际工作者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加紧《公安志》的编纂成书。
  在编纂过程中,对原有篇目进行了三次修订,由顾问、主编、副主编以及各章的编者共同商定:(一)这部《公安志》要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材料和体例,突出科学性和时代性。采用纵述历史、横陈现状的方法,对旧警察厅署与人民公安机关从本质上加以区别,不在每个节、目之中把旧警察与人民警察前后排列起来,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继承关系。(二)要把人民警察继承革命传统,从长春解放以来的爱民活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发展,专立一章加以记述,以突出时代特点。(三)长春的劳改、劳教工作,虽然由市公安局创办,而今已成为市司法局的主要任务,不宜割裂成两段,破坏其系统性,故由《司法志》全面记述。(四)人民防空工作,“文化大革命”后,划归军分区管辖,已在《军事志》中详加记述,本志不再重复。(五)警卫工作,因篇幅有限,故由章变节,归入“内部安全保卫”一章之中。
  截止于2000年,本志全部定稿,经过复审修改,并经终审验收,而后付梓。在历时15年的编纂过程中,先后有孙炳辉、王央、关长福、蒋坤、刘培柱五位副局长分管此项工作;李玉玺、郭航、刘国丰、吕奇方、张振江等同志在公安史研究室任职,具体组织了不同时期的编幕工作。夏树辉、王连馨、刘德馨、于本厚、于兴河、张绪贵、臧家声等老同志及尤迅、矫希春、曲希祥、王洪波、丁冶红、陆亚戈、关莉、林万生、王海林专职及借调人员,还有一些单位,均为本志的编纂工作不顾酷暑严寒,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林万生、徐仁两同志在工作中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在成书阶段,李荣先同志对全书的各章、节进行审核修改,精雕细刻。张政同志负责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照片,绘制了图表。办公室调研处、宣传处、统计科、档案科的同志为本志打字、存盘、校对、提供资料。还有一些同志帮助搜集了古今资料,书中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应该说,《长春市志•公安志》凝结了集体的心血和智慧。
  本志的编纂,在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指导下,蒙长春市国家保密局,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长春市档案馆、图书馆,大连市图书馆、沈阳市公安局档案科,吉林省公安厅档案室、公安史科,公安部档案处、公安史处,吉林省档案馆、图书馆,辽宁省档案馆,中央档案馆,还有农安、德惠、九台、榆树、双阳五个县(市)公安局和朝阳、南关、宽城、二道、绿园五个区分局给予大力支持,在此特致谢忱!
  本志准备时间虽长,而成书仅一年零六个月,有些仓促。限于编者的知识和能力,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0年10月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长春市志 公安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二十章,内容包括了旧中国长春警察、剿匪斗争、人民公安机关、指挥系统、镇压反革命、内部安全保卫、惩治刑事犯罪、社会治安管理、预审与监管、户口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外国人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爱民活动、法制建设等,再现了长春市公安工作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