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水压与维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城市供水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54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压与维修
分类号:
F299.241
页数:
4
页码:
164-167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志的城市供水志的营业的水压与维修的调整水压、维修服务,为了保证充足的水压,除了提高供水能力和设备运行能力外,就是要对供水管网进行经常的、及时的维护与修理,减少因跑、冒、滴、漏造成减压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长春市
水压
维修
内容
在城市供水经营中,供水管网的压力合格率和维修及时率是两项重要指标。用户对自来水的要求,不仅是水质佳,还要水压足。尤其是工业生产用水,对水压的要求高于水质,必须达到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生活用水虽以水质为主,也需保持一定的水压,达到开栓流水的要求。工业用水的水价所以高于生活用水的水价,不仅因为用量大、水质同一,更因为对水压的特殊需求,供水系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为了保证充足的水压,除了提高供水能力和设备运行能力外,就是要对供水管网进行经常的、及时的维护与修理,减少因跑、冒、滴、漏造成减压。
一、调整水压
城市供水的水压调整,就是对设置在全市管网中近3000个直径100毫米和75毫米以下阀门进行合理调整,以便管网水运行压力均衡。长春市三个水厂建于不同时期,因而铺设的管网材质、口径、布局及因此形成的管网水压也不相同。1985年,市区管网压力合格率为88%。1988年为了协调管网能力、均衡水压,采用YT—410型圆盘自动测压仪,连续记录市区测压点的压力值,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对全市各区域的水压标准重新测试标定,明确了全市的水压情况。在主要管网节点处设置的12处能代表各地区水压的测压点,测得的数据是:惠工路1.7~2.3公斤/平方厘米;一面街1.8~2.1公斤/平方厘米;全安小区1.8~2.5公斤/平方厘米;长通路1.6~2.1公斤/平方厘米;民安路1.~1.8公斤/平方厘米;东民主大街1.4~1.6公斤/平方厘米;欢喜岭2.5~3.0公斤/平方厘米;西安广场1.5~2.1公斤/平方厘米;凯旋路1.7~2.0公斤/平方厘米;工农大路一号2.0~2.5公斤/平方厘米;工农大路二号2.4~2.6公斤/平方厘米。此后,按照上述新标定的调压标准,根据水厂供水情况、水量水压的消耗及管网布局,利用1:1000的市区管网版图,研究分流、调压以及维修、解决管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还利用1:8000的管网控制向导图移向编号,标出管线及附属设施位置,按图的等高差分解出各管线的等高示意数据,作为辅助资料以便于计算水头损失和压力消耗,统筹均衡市区管网水压。1988年,全市管网压力检验次数为421632次,合格次数为412998资。按照管网干管压力不低于14米为合格的标准计算,这年管网压力合格率达到了97.95%,完成计划的114%。
二、维修服务
城市供水管网中的营业维修,主要是对市区口径75毫米以下的4000多公里的供水支管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修理。此外,还要对市区1800多个消火栓、54个排泥阀、64个排气阀、3000多个阀门(其中口径100毫米以上的2941个),进行日常的维护。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供水管网的营业维修上投入了很多资金与劳动。1948年10月长春解放至1952年,修复残漏管网8000多处,水门、消火栓、排气阀786处,使漏水率由78.81%降到37.08%;1953年至1957年,漏水率下降到9.9%;1957年至1962年,漏水率下降到5.49%,是迄今历史上的最好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间,1970年,全市漏水率上升到17.3%,到1976年底,又降至6.6%。此后,虽然供水量不断增加,但通过努力维修,一直保持了较低的漏失率。1988年,漏失率为7.5%。除了及时修漏,在1973年至1982年,用聚乙烯塑料管材更换支管400多公里,为10万市民解决了用水问题;1984年,更换支管1.980处,达90公里,使21304户居民解决了用水问题;1985年至1987年,在维修全市地下漏水点4649处同时,更新支管22.8公里;1988年,全市共发生漏水2654处,及时修复2653处,使修漏及时率达到99.96%。
为了加强管网维修的管理,1988年,市人民政府在《长春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作了明确的规定,供水管理部门也据以制定了《管道施工审批验收程序》、《维修工作标准》和《市区配水有关规定》。在这些规章制度中,对发展用户强调保证工程质量,首先要按国家给水管道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口径100毫米以上的供水管道必须绘制蓝图,审定后方能施工;从口径300毫米以上配水管道上发展用户,其管网口径与长度必须经供水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设计、施工;对口径75毫米以下供水支管,施工后绘制竣工图;口径100毫米以上配水管道(不包括进户管),施工后须在两周内将竣工图纸(平面图和节点放大图)报供水管理部门存档;发现压埋供水管道,供水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意见,以便处置;工程验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给水管道验收标准》,不合格的限期内返工。口径100毫米以上供水管道工程竣工后,由市自来水公司管线所、设计部门、建设部门组织验收。口径100毫米以下供水管道工程(含水表)竣工后,由所在区供水管理所组织验收。上述工程竣工后必须资料齐全。在上述条件具备后方可开栓通水。对已有的供水设施要求加强维护,在源水管线两侧5米内、市区配水管线两侧3米内,不准有任何建筑物,也不准挖坑取土、堆放物品,否则强行拆除,损失自负;凡压埋供水管线及附属设施,私自动用、拆毁消火栓、水门,将自备水源接入自来水管线,私自安装、增设、改建、拆除供水设施,随意启动水表铅封,以及水嘴常流水不报请修理者,分别对当事单位和责任者处以10元至500元罚款,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对供水部门工作人员因工作失职造成停水事故者,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罚款,情节严重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对供水管网的维修,要求各区供水管理所在每天16时前接到地上报修票件,必须当天处理完毕;对接到地下漏水报修票件,4小时内进入现场,小漏不过夜,大漏连续修;在维修中,用户须按市区配水管网的维修范围,到供水管理所交纳有关费用,维修人员不准私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维修人员须文明施工,不得野蛮作业,做到人走沟平,场地清洁。
为了保证供水管网的施工质量,以减少维修、降低漏失,对施工材料作了严格规定:各种阀门、消火栓、水表、管材,必须是国家定型产品,施工前检验合格,验收时要出具产品合格证,严禁使用低劣产品;管材中的各种异型管件如承插法兰、曲管、三通、水门管(水门井盖)等,必须质量合格,型号统一乃至外形美观,严禁使用残次品或未经检验的产品;管件和管道设备,施工前要经专人检查,未经允许不得私自铺设;对验收合格后的供水管道工程,规定保修期,未经耐压试验的保修期为3年。对保修期内出现漏水等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自负,维修工作亦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单位无力维修,则从保修金扣除维修费用和流失水量费;保修金系保证供水管道施工质量而设,施工单位须向供水部门预交保修金。收缴后的保修金,在工程保修期内,按实际维修使用数额校核,保修期内未使用时则待期满后如数退还施工单位。保修金的预收额,根据不同管道口径确定不同比例:口径100毫米以上的管道工程,预收工程造价的10%;口径100毫米以下的管道工程,预收工程造价的6‰。保修金须在办理工程开工之前交纳,保修金要用于工程维修,如超出施工期限、验收资料不全和总体验收后发现质量问题,均扣罚保修金的20~4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城市供水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88年。记述了长春市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包含水源、水厂、管网、水质、营业、管理、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