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辽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近几年连续冬暖原因何在——国家气象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7664
颗粒名称:
近几年连续冬暖原因何在——国家气象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1年春,国家气象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北方地区80年代的冬季平均气温确比前30年偏高1摄氏度,其中东北大部、内蒙古、新疆北部等地气温甚至偏高、1至2.5摄氏度。近4年来,连年出现“冬暖”。
关键词:
暖冬
气象局
内容
国家气象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北方地区80年代的冬季平均气温确比前30年偏高1摄氏度,其中东北大部、内蒙古、新疆北部等地气温甚至偏高、1至2.5摄氏度。近4年来,连年出现“冬暖”。一些大城市的气温上升现象,固然与城市大规模建设及形成的“热岛效应”(城市较四周气温偏高)有关,但现在尚需研究的是,冬季变暖究竟是气候的自然变化,还是由于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增多以后的影响,或者是两者的结合。据对全国各地气象台站40年来的统计资料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大范围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基本是同步的。北方变暖地区纬度越高,变暖程度越大。就今年的“冬暖”而言,正在监测中,未发现转变迹象。
“冬暖”现象对人们生活和生产会带来什么影响时,这位负责人说,“冬暖”对社会经济、工农业生产有利有弊。“冬暖”可使工业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农作物生长和越冬有利,北方冬小麦停止生长时间比常年推迟15天左右,返青则提前10天左右。但是,“冬暖”会增加土壤蒸发,加剧干旱缺水状况,并给病虫害提供了适宜的越冬环境。“冬暖”还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容易造成疾病流行。
这位负责人还提醒人们:“冬暖”期间仍然可能出现大幅度降温、寒潮和偏冷的时段,因此,防寒、防冻工作绝不能放松。 摘自《青海日报》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机构
国家气象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