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辽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足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3798
颗粒名称:
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足迹
并列题名:
——记辽化化工二厂总工程师张承志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记录了辽化化工二厂总工程师张承志的人生之路。
关键词:
辽阳市
张承志
足迹
内容
朱丽华
在常人看来,辽化化工二厂总工程师张承志的人生之路,是一条铺满鲜花的五彩路:国家重点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一个年产6个亿、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化工厂的总工程师,他主持研究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多项获奖。然而,又有谁知道,在这看似鲜花铺地的路上,有他洒下的辛勤汗水,刻印着他一行行坚实的脚印。
15年前金秋时节,化纤城还是一片废墟,刚过而立之年的张承志就雄心勃勃地从省城沈阳向这片废墟走来。他要把他掌握的全部知识和爱,献给这片即将开垦的土地。
1975年,辽化筹建工作开始了,张承志面对的是一项新的专业——聚酯生产。他在沈阳时是搞药物研究,现在要搞聚酯生产,一切都得从头学起。当时,辽化的生产设备要从法国进口,张承志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得懂法语。1976年,他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法语。1977年他又到法国进行技术考察。回来后,他从事着安装、试车工作。
1980年是一个令张承志振奋的年代,化工二厂建成投产了。此时的张承志通过刻苦自学,已基本掌握了聚酯生产整个过程,并改进了进口的工艺流程。他试车的方案博得了法国人的赞赏。
1982年秋天,任聚酯车间主任的张承志,在大型装置聚酯生产过程中发现,每年要有3500吨副产品乙二醇头排出去,给国家造成浪费。张承志很焦急,他开始研究如何回收乙二醇头。从1983年春开始,他边搞试验边回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全部回收了乙二醇头。这项回收平均每年获经济效益1310万元,回收到现在将近1亿元。张承志的《乙二醇头全回收技术的研究》论文获市一等奖。
1985年,张承志当上了技术副厂长,他向科学进军的脚步更加加快了。他从1984年开始研究薄膜聚酯,经过定方案,小试验,1988年获成功。这种薄膜聚酯可以做录像带、录音磁带、包装和绝缘材料。1986年6月,张承志在工作之余,又查找资料,埋头于拉链及网材聚酯的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今年通过技术鉴定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搞技术改造风险最大。面对此难关,张承志没有退却,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埋头于技术改造中,星期天、节假日有时都不休息。他研究的醇解予酯化改造、切粒机改造等将近20项技术改造项目获成功。1980年以来,张承志主持的百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近30项,小的上百项,获公司二等奖以上的有72项,获经济效益1.5亿元,为化工二厂进入国家级企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朱丽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