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的风波(小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2452
颗粒名称: 住宅的风波(小说)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位老人通过自己年轻的故事教育了自己的两个孙子要记住当年祖父辈的辛酸,激励创建家业的干劲儿。
关键词: 辽阳报 辛酸 创建家业

内容

韩继良
  前些天,我岳父家新落成一座漂亮的二层住宅楼,琉璃明砖罩面,门两旁绘的是虬松苍劲,仙鹤飞来。二层楼上还有碧绿栏杆护成的晾台,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全村,和那弯弯曲曲的杨柳河。倘在晴天,日照杨柳河,折出光辉,映着两岸的杨柳〓绿树,使人心旷神怡。岳父盖这个小楼,是送给在“十·一”都要结婚的两个孙子的。不料,这两个孙子却吵了起来:两个人都要第二〓楼,老大以“大”为理由,老二以“小”为根〓,各不相让。因为第二层楼既干净又眼亮。
  这天晚上,岳父气得没有吃饭,咕嘟咕嘟〓了一大气烟。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在他〓陈年老柜子里翻来翻去翻出两样东西:一张〓旧像片,一张是发了黄的铅笔速写画。他喊〓了两个孙子,先拿着那张发了黄的速写画问们:“你们俩看这是么?”
  两个孙子立即看出来了,说:“马棚子。”
  岳父眼里突然涌满了泪水,手象举个很沉的东西似的又把那张小画举了举,一字一顿地说:“解放前,我就住这马棚子,整整四年啊!”
  两个孙子睁大了眼睛,呆呆望着他们的爷爷,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惊讶。
  于是,岳父抽泣着讲了一段他最心酸的经历:辽阳解放前,岳父为了还他父亲欠下的债,给一家姓王的富户养马赶车。这家姓王的让岳父在马棚子里搭个铺板,睡在那里。夏夜,下面是马粪马尿,臊气熏人,上面蚊虫叮咬,痛痒钻心。冬夜里四面透风,岳父常常被冻醒。后来,岳父找了一片带毛的旧马皮,围成一个筒睡在里边。马晚上乱嘶乱叫,岳父若不及时制止,第二天还要遭到王家的臭骂。
  辽阳解放了,岳父分得了土地,同别人合股拴了一挂马车,拉脚跑副业,挣来了自己的家当。1956年,岳父盖了3间泥墙草房。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屋,虽不算太好,但住起来暖和、舒坦。他在这里一住就住了25年。一家子就是以这草房为基地繁衍起来的。当岳父的儿子满一周岁的时候,他找来了一个照像的,以这草房为背景照了一张颇有纪念意义的像。岳父是个有心人,他受了照像的启发,又请来当地一个善画的老师,来到当年富户老王家的旧址。他一边口述,一边让那老师用沿笔把他当年住的马棚子画下来,以便同那张照片一块留给后人,叫他们记住当年祖父辈的辛酸,激励创建家业的干劲儿。
  国运联着家运。随着国家建设步伐。岳父家这一带的泥草房渐渐地稀少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红砖瓦房。1981年初秋的一天,一阵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宣告岳父一家又结束了一段住泥房的生活。25年的泥草房生活,除了浓缩在那张照片上和储藏在他的心里之外,再也没有踪迹了。
  农村的改革好象又在他生活的画面上染了一层油彩。这几年,岳父承包了50亩菜地,生活越来越富裕了。现在,他的大孙子25岁,小的23岁,去年元且他们一齐订了婚。今年,岳父要叫他们都在“十·一”结婚,他要尝尝“双喜临门”的滋味。岳父清楚过去,懂得现在,也懂得如今农村住宅建设的新潮流,于是他给他的两个孙子盖了这栋两层小楼。小楼建完了,他舒畅极了:他前半生缺陷的,终于在下半生得到了补偿……
  岳父讲完了,他的眼睛仍然大大地盯着他的两个孙子。他不明白年轻人的心里究竟想什么。后来,他终于看到,两个孙子双双低下头。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韩继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