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9913
颗粒名称: 爱的奉献
并列题名: 记共产党员刘恒业一家照顾孤寡老人的事
分类号: G210
摘要: “人间自有真情在”。共产党员刘恒业一家人,30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孤寡老人是难能可贵的。
关键词: 辽阳市 刘恒业 爱的奉献

内容

58岁的刘恒业手里〓一大串葡萄气喘吁〓从外面走进来,他〓怦怦”地剧烈跳动〓,靠着门框歇了一〓慢慢地把门打开〓
  “爹”,你起来吃〓刘恒业的妻子曾素〓90 多岁的“公〓下了床,刘恒业的〓刘政林用手把葡萄〓剥了皮送到老人〓,这时在一旁的孙〓拍着小手说:“我爷能吃葡萄了!”〓这天伦之乐,谁能〓老人与刘家无亲无〓
  刘恒业是辽化生活〓处主食加工厂的工〓共产党员。1960年〓,辽阳地区涨了一〓年不遇的大水,当〓文圣区金银委〓的刘恒业一家也未〓这场灾难。一天,他家的对面屋搬来一户人家,男的60多岁,女的50多岁,由于女的身体不好,家务活全都落在老头身上,这老头叫李桂林。邻居相处久了,刘恒业的爱人曾素荣就经常帮助他们干些家务活。这使老两口非常感激。两家在互相帮助之中搭起了感情、信任、希望的桥梁。没过几年,李桂林多病的老伴去世了。
  刘恒业夫妇帮助李桂林处理完老伴的丧事后,晚上翻来复去睡不着,半夜了,突然从老人的房间里传出了声响,原来是李桂林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山东老家去。望着连被褥都没有的老人,一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震颤着他的心灵,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不能把他推给社会。
  从此,他们成了一家人。当时刘恒业每月工资只有90多元,要养活 7口之家,日子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一家人的生活却是和和睦睦。有好吃的先给老人吃,有好穿的也先给老人穿。
  经过一段时间生活,老人把心里话说了:“我孤老一个,身无分文,开始时还有些担心,现在我放心了,你们比亲生的儿女还亲哪!”
  患难之中,他们走到了一起。
  天地之间,充满了一片真情。
  1983年,刘恒业调到辽化工作。李桂林也一起来了。到辽化后,刘恒业全家4辈人开了一个家庭会,每月开支收入全部由李桂林掌管分配;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都要征求老人意见;逢年过节、过生日,无论谁有啥事,都要来给李桂林拜年,祝寿。
  为了让老人安乐地度过晚年,全家人想方设法为老人做些可口的饭菜,怕老人寂寞,家里唯一的一台黑白电视机放在老人的屋里,不爱戴手表,就给他买个闹钟。
  今年94岁的李桂林,身子骨结实呢,他有今天是逢人便夸刘恒业一家人心眼好,人好,打灯笼没处找。
  编者附语:“人间自有真情在”。共产党员刘恒业一家人,30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孤寡老人是难能可贵的。这是爱的奉献,是美好心灵的闪光,愿人人都能象刘恒业那样,奉献出一点爱,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于世英
责任者
刘恒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