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红似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9444
颗粒名称: 晚霞红似火
并列题名: ——记辽阳县穆宗乡黄青堆村六老服务站
分类号: G210
摘要: 记辽阳县穆宗乡黄青堆村六老服务站。
关键词: 辽阳县 服务站

内容

出辽阳县穆家乡径直向北,沿着平坦的乡级公路走五华里,便是黄青堆村。这个村有三个自然屯、五个村民组,居住着390多户、1500多口人。这里人勤地肥,党的富民政策更使这里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连续三年人均收入超千元。真是家家红火,人人欢乐。
  富裕了的庄户人家,更想人丁兴旺,早婚早育多生是传留很久的观念。虽经村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多年的艰苦工作,人们的生育观有一些改变,但早婚早育和想多生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为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和贯彻落实国家的人口政策,国家号召成立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计划生育协会。在县计生委和乡政府的扶持下,1989年11月6日黄青堆村重新组建了真正的计划生育协会。经群众民主推选出9名常务理事,郭树昌、崔政桐、崔政富、李玉明、张万琛和周成芳6位老人被选为常务理事。
  这6位老人中有四位共产党员,3位离退休教师、3位退休工〓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58岁。他们6位以〓理事身份成立了以“专知识、送温暖、办实〓报务”为宗旨的“六老服务站”。他们除〓计刘生育领导小组起到车有两轮的作用外,〓情神文明建设和村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如:宣传扫黄除六害、宣传殡葬改革、普〓、调节民事纠纷、人口普查、选民登记、〓份证、宣传科技兴农科技致富、为全村捎〓、代写书信、给人理发、主持村民的红白〓代写对联、托幼教育服务、为村民上坡〓有困难的村民拉柴送粮等等,尽心竭力地〓并做到村民满意,却从不收取分文。他们〓支部和村委会事实上的得力助手和参谋。〓委会的一间办公室做为协会办公室,六老〓按时到这里上班,有事清假。那一丝不苟〓劲,真令人钦佩。腊月26日才放假,正月〓上班,不知情的人怎会相信他们是白尽义〓
  〓从前的男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男人,讲女〓期、孕情之类的事,被视为大逆不道或不〓而今这六位老头却专做这方面的工作。他〓破日立新,二要从头学起。一方面宣传计〓,一方面深入实际调查了解。他们顶着隆冬的风寒,访遍了全村的家家户户。全村的人口构成、生育状况、节育情况等等,六老都是了如指掌。他们平素也是随查随访,准确摸清育龄妇女的孕情,进而进行有成效的宣传服务工作。
  共产党员郭树昌是离休的小学校长,是协会的常务副会长,也是协会的实际主持人。他家上有九旬老母,下有未成年的老儿子。年久的五间老房已歪斜得亟待胡修了。他家的经济状况,在当地是低水平的。郭老还是饲养骡马牲畜的里手,一年喂养两匹牲畜,再养几口猪,一年挣个三千、二千元钱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可他一心扑在协会里,不用说三千、二千的,连三分、二分也得不到。去年乡里以每天五元报酬请他去普查户口,都被他拒绝了。最初,家里的老少都责怪他,郭老不仅说服了亲人,而且又自己花696元买了一台50瓦的扩大器和送话机,在自己家办起计划生育协会广播站。每天早晚由他本人主持广播计划生育知识和各时期农村的中心任务。这个家庭广播站,不仅本村都听到,连邻近的潘家和落虎等村都可以听到,仅今年一、二两个月郭老自己家花的电费就超过42元。记者问郭老为什么这么做时,老人家爽朗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离休了国家每月给我二百来元的待遇。计划生育是党的事业,用得着我,我就是干,讲什么索取!”
  满头银丝的张万琛老师,已71岁了,不戴眼镜可以看书写字。老人家写一手好毛笔字,从中学离休后,被村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还一分不挣地兼教书法课,每周上两节合班的书法课已多年了。他的老伴,理智不清,一天到晚喋喋不休地自言自语,腿脚有病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张老被选为协会的常务理事,一天更是不着家了,顾不上照顾病老伴了。老人家的奉献精神感动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他们为了支持他,已分家多年的儿子又重新与他合伙了。儿媳担起照顾继婆母的重担,在村民中引起很大反响。往年一到春节,张老写的对联在十里八村可卖上几百元,可马年的春节,因老人家一心扑在协会工作上,一分钱也没有卖。
  69岁的崔政桐是土改时入党的老党员。1962年从汤岗子被精简回乡,落实政策后,现在每月仅收入15元钱,是六老中收入最少的,他必须种田维持生活,可他一个心眼顾在协会里,家里的农活,只好由支持他的女儿女婿帮忙了。
  六老的工作经常请示党支部。在党支部的关怀和支持下,协会工作充满了生机。到今年三月底会员发展到351人。全村有育龄妇女414人,其中有偶育龄妇女309入中有215人是会员。全村30名党员中,除5名有病行动不便外,共余也都积极申请加入协会。67岁的胡瑞莲大娘是1947年2月在胶东半岛入党的,曾当过妇女队长,进行过地下斗争,六十年代初与20多户老乡一同移民到黄青堆村的。胡大娘在山东老乡中很有威望。经六老的动员,胡大娘怀着“只要对共产党有益处的事,俺就干”的信念,加入了协会并积极向周围群众进行宣传工作。山东老乡兰洪祥和郝素萍夫妇有一个11岁女孩,按政策已给二胎指标,在协会和胡大娘的宣传鼓励下,夫妇俩主动退掉二胎指标并领了独生子女光荣证。
  1953年当互助组长时入党的崔政阁,虽已73岁了,但硬朗的身体还能干一手好庄稼活。春节时,六老去送对联给他拜年。崔大爷深有感触地说:“我人党三、四十年了,还从来没有任何组织来看过我。我支持老哥几个的工作,我也要入会!”崔大爷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有五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是独生子女,老人非常支持。在他的支持和鼓励下,孙媳妇赵风坤有一个女孩,也表示终生只要一个孩,领了独生子女光荣证。
  由于六老的忘我工作,黄青堆村的计划生育协会,已逮立起会员之家1处、会员中心户5个、会员联系户17京、联〓重点妇女33人。全村形成了一个“会员〓家一会员中心户——会员联系户”的〓方位的完整体系的计划生育协会网络,〓协会活动纳入了群众化、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入会有程序,会员有守〓有〓义务,理事有工作制度,有章可循。在〓员内实行“五包”:包自己、包子女、〓亲友、包危险户和包送节育药具。这些事〓求,六老都模范地自觉遵守。
  由六老主持的计划生育协会,变突击〓性为常抓不懈,基本上做到超前工作,截至六月中旬,全村杜绝了早婚早育〓超生现象发生。
  六老不仅自己一丝不苟的工作,还〓刻注意发挥会员作用。会员王应群的娘家嫂子从海城市跑来偷生孩子。她劝说〓子:“我是计划生育协会的会员,我得〓守会员纪律,我掩护你偷生是不行的,”在小姑的说劝下,第二天就回原箱做了大月份引产。
  六老中除张万琛是五十年代从邻村来的,其余五位均是土生土长的,在本〓本土都有一定声望。尤其三位离退休老〓师,一生的教书育人和严格的为人师表〓在全村上下多到第四代的师生关系,〓岁的郭树昌是71岁张万琛的学生,二〓老人至今仍以师生相亲相敬,在全村产〓良好影响。六老不摆架子,不讲资格,〓易近人。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计划生育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广播与家访相〓合、板报宣传与算帐对比相结合、计划〓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宜传工作,很得人心。七、八个月来育效地宜〓了计划生育政策、《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等,启迪了村民的觉悟,提高了认识,转变了生〓观,杜绝了早婚早育,提高了计生率和〓育率,降低了出生率,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新风尚。六老的这种无私奉献,〓讲索取的精神,博得了村民的高度赞誉,〓村民反映说:“还是共产党员好!”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宝库
责任者
郭树昌
相关人物
张万琛
相关人物
崔政桐
相关人物
赵风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辽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