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卫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7413
颗粒名称: 土地的卫兵
分类号: G210
摘要: 辽阳市辽阳县唐马寨镇村镇建设和土地管理的助理员共产党员王明科,干部、群众都赞扬他是土地的忠诚卫兵。
关键词: 辽阳报 辽阳县 共产党员

内容

王忠平
  共产党员王明科,今年46岁,是辽阳县唐马寨镇村镇建设和土地管理的助理员。这位平时寡言少语、名不见经传的普普通通的合同制干部,在保护土地的战线上,尽心竭力,兢兢业业,已奋斗了六个春秋。干部、群众都赞扬他是土地的忠诚卫兵。
  那还是在1984年,原镇文化站的临时工、老中专毕业生王明科,被镇政府招聘录用为合同制干部,担任村镇建设和土地助理。新工作一接手,王明科的心里就沉甸甸的,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他下决心要象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好、利用好唐马寨镇的每一寸土地。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老王管土地一开始就出手不凡,严格把住了建房关。1984年后,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想占好地盖新房、套院墙。面对这股建房热,老王骑车下去详细调查了全镇20个村屯的建房情况。他心中有了谱,清理违章建房不含糊。刘坨村有19户在耕地中间垫起了又高又大的房岗,其中有6户占用了30亩水田。老王当场就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调来推土机,全部铲平了所垫的房岗,一次节约土地60多亩。
  王明科常说:“干咱这一行的,不但要有一张婆婆嘴,还要学当黑脸包公,不开面,不手软,不徇私。”1986年,三块石村有两户村民仗着亲属是干部,虽办了建房手续,但没按指定地点垫房岗。老王知道后,马上通知他们把房岗推到规划位置,在指定位置建房。有些人,为讨个建房“方便”,带着礼品到老王家里“意思意思”,都被他一概婉言拒绝。软招行不通,又有人动硬的恐吓。1986年5月的一天深夜,王明科家的柴禾垛被人放了一把大火。这时,一些好心人劝他:“你是个合同工,办事别太死心眼。”家属也嘀咕:“光得罪人,图个啥?”老王却说:“管好土地,是党和政府交给咱的光荣职责,我们不能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眼瞅着浪费土地不讲原则!”就这样,几年来,王明科拒收礼品近千元,先后查处违章建房30多起,追回耕地400多亩。
  老王不但把住了建房关,还想方设法在扩大耕地面积上下功夫。经过调查,他把眼睛盯在了各村大小几十个窑地上。唐马村大窑每年烧砖500万块,获利4万余元,是村里的主要出钱道。但由于用土量大,原取土的一条废坝岗已快用完,再挖就得占地。老王就和村里反复商量,提出采取深挖半米栽水稻的设想。结果,废坝变水田,面积达40多亩,亩产水稻400多公斤,既解决了烧窑的土源,又扩大了耕地面积。对康明、翟家等村14个挖耕地的小窑地,也都限期停火,搬迁,窑坑或开了水田,或改了旱〓项,共扩大耕〓亩。
  由于老王〓色,曾先后九〓市政府部门表〓省人民政府授〓理先进工作者〓号。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忠平
责任者
王明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