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辽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雷锋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7035
颗粒名称:
雷锋的故事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讲了雷锋的故事。
关键词:
雷锋
故事
内容
“我看也许有〓,”张建文判断说。〓我是瞎猜‘黄丽’〓字会不会是个化〓除了雷锋别人不晓〓当然不好找。还有〓可能,‘黄丽’这〓是不是雷锋给改的〓别人也不知道。”
雷馆长不以为然。“‘黄丽’两字不象是化名;是雷锋给改的名?我看不可能。”
张建文有些激动地说:“怎么不可能!连我这‘张建文’三个字,都是雷锋给改过的。雷锋原来也不叫雷锋……”
这事引起我极大兴趣。雷锋,原名雷正兴,这很多人都知道。然而,他何时何地为什么要改名?这事原来和张建文的一段经历有关。
张建文,原名张稀文。1958年初,组建团山湖农场,县委机关人员下放,交通班也解散了。雷正兴从治沩工程指挥部到农场开拖拉机,张稀文从交通班到县招待所当服务员。农场办了不到一年。掀起了公社化运动,农场改成了公社,雷锋的拖拉机也趴窝了。就在这个时候,鞍山钢铁公司派了个招工小组到县里来招收青年工人。招工小组就住在县招待所。服务员张稀文心活了,想报名到鞍钢去当工人。他爆找个伴儿一道去,首先想到了雷正兴。两个人一商量便决定了。报名那天,张稀文因文化有限,〓表有困难,求雷正兴代笔。雷正兴填写自己那张表时,在姓名栏里写了“雷锋”两个字。张稀文很纳闷:“你写的这是谁的名?”“我早想改名啦。这个‘锋’字我想了很久,是用山峰的‘峰’,还是用冲锋的‘锋’?现在决定了,干脆在鞍钢打个冲‘〓’吧。”他还说过,“〓正兴”是个孤儿的名字,可他早已经不是孤儿了……作帮助张稀文填表时,雷锋打趣地问,“〓为什么不自已填表?”“〓穷没念过几天书,文化太低嘛。”“还有呢?”“还有什么?”“还有你这名字就不象个有文化的——稀文!”“‘稀’字去掉‘禾’旁怎么样?”“我看“希文’不如‘建文’。”“那就改‘建文’吧”。
他们的名字就是这样改的。
张建文感慨道:“其实雷锋文化程度也不高,读了六年小学就参加了工作,他才是个真正善于‘建文’的人。”张建文讲了这样一件事;在具委机关通信员、公务员当中,只有雷锋一个人坚持在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学习。每次晚上上完课回到宿舍,天很晚了,他还坚持灯下读书。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他特意拉长了电线,把灯泡拉在自己枕头边上看书。谁知一天晚上,雷锋睡着了,险些出事故。于是他又去买手电。不巧手电脱销,他去了几次没买到。
有一天,供销社一位年轻的女营业员主动登门给他送来一把手电。有一段时间,这把手电就成了雷锋夜间读书的照明具……(21)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雷锋
相关人物
黄丽
相关人物
张建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