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辽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肩担银锄拓荒岭 清正廉洁好管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2503
颗粒名称:
肩担银锄拓荒岭 清正廉洁好管家
并列题名:
记钓水村党支部书记朱忠浩
分类号:
G210
摘要:
辽阳市钓水村党支部书记朱忠浩,为政廉洁,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拓荒山,栽果树,种韭菜,扣大棚,发展商品经济,为农民致富创出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辽阳市
党支部书记
朱忠浩
清正
廉洁
内容
有人说他小气,花公家的钱一点也不大方;也有人说他心眼实,他自己却不以为然。十几年来,他当官不象官,为政廉洁,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拓荒山,栽果树,种韭菜,扣大棚,发展商品经济,为农民致富创出了一条新路。他,就是小屯镇钓水村党支部书记朱忠浩同志。
1975年,朱忠浩挑起了钓水村的大梁。上任后,面对全村1000多亩荒山秃岭,他暗下决心,一定改变家乡的山水。他大胆提出拓荒山,发展果树生产。他带领群众,奋战一个春秋,栽山楂树4万株、苹果树1万株,如今钓水村荒山秃岭变成了花果山。
1981年,改革的春风刚刚吹来,朱忠浩就引导群众在庭院经济上做文章。他同老村长张巨青带头搞起了庭院韭菜生产。120平方米的地扣韭菜,一春天就收入800元。第二年,朱忠浩在自留地上,扣了300平方米韭菜,收入上千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有85%的农民扣上了大棚韭菜。为了给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村里买一台132汽车,解决农民运菜难;商店购进一批塑料、竹板,优惠批发给用于发展大棚蔬菜的农民,技术上,村里有专人指导。钓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韭菜村。朱忠浩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走上了富裕道路,他自己却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几年来,他家的房子总是漏了修,修了坏。去年5月实在挺不住了,只好翻建。当时正赶上村里建学校、村建〓房,他把自家活全包出去,一心扑在集体建房上。一块砖,一根钉,也没动用公家的,只用两个车工,照价付款。
不正之风敢顶,睐心钱不挣。1982年,村里有人找朱书记,想以村里名头建一白灰窑,让他入股,到时分点红。朱忠浩一口回绝说:“你不能用集体名誉搞个人实惠。”1987年,村里有人承包了集体白灰窑。年底,想将承包金减免点。那人找到朱忠浩,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说了。随即掏出一打人民币。朱书记没有接钱,诚恳地对他说:“承包金是村里定的,谁包都得履行合同,我是书记,不能给你开绿灯,你也把这份心收回去。”
朱忠浩当书记十几年,从没有慷集体之慨占公家便宜。每逢镇里开会或出门为集体办事,他从不到饭店大吃大喝,也不搞请客送礼,难怪有些人说他小气,花集体钱心疼。
以身作则,不搞特殊,这是朱忠浩一惯作风。村里买车为农民运菜,照价收点油钱,朱忠浩跟群众一样,运菜交款。一次,他跟车到本溪运韭菜,自己有两麻袋,他第一个先付钱。有人不解地问:“你当书记,为别人忙前跑后,运韭菜还交油钱?”朱忠浩说:“为大伙服务,是我的职责,运菜交款,这是制度,我更应遵守。”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于丽文
责任者
朱忠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