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巨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4273
颗粒名称: 西安巨变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大辽河西畔——西安场乡这块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滔滔南下的大辽河水在缓缓地诉说着,这里四十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粮食总产量 社会总产值

内容

大辽河西畔——西安场乡这块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滔滔南下的大辽河水在缓缓地诉说着,这里四十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纵横四十里,上下四十年,西安变了,变得老一辈人走上街头就瞠目啧舌、感慨万端。西安人不会忘记,家乡在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是怎样走过来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唤醒了西安人民。
  十年的改革,给西安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社会总产值由1978年的1079万元增加到1988年的7300万元,增长了6.5倍。十年之间,农业产值增长了2.6倍,工业产值增长了26.、,7倍,多种经营产值增长了37.6倍,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了8倍,,。人均收入也由1978年的152元增加到1988年的880元,增长了5.8倍。西安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在粮食总产量逐年增加、农田基本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工业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拥有标准件、石油、化工、摩擦材料、光电设备、玛瑙玉器、制砖、塑料加工、服装加工、肉禽加工、木器加工、饲料加工、食品加工、食品酿造等场办工业。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有猪禽饲养、毛皮动物繁育、水产品和水生饲料放养、大棚蔬菜和果树栽培等。种禽场出口肉食鸭,使一大批养鸭专业户致了富,种畜场也走出了闻名全国的生态养殖新路子。
  西安,旧貌换新颜。过去洪水到处泛滥,如今灌溉着万亩良田;过去的荒草野滩,翻滚着层层稻浪;那时的乡间土路如今变成了今天的柏油马路;那时的茅草屋如今变成了一趟趟北京平……
  大辽河的水培育着勤劳智慧的西安人民,世世代代的西安人在这里播种着绿色的希望。西安儿女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连续两年战胜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今年又战胜了特大的旱灾,夺得了大丰收。家庭机械化在这里初绽蓓蕾,农业与科技结良缘,给西安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水乡西安鱼欢蟹肥,每逢春暖花开时,大小渔船在大辽河里往来穿梭,编织着动人的渔光曲,辽河小林岛开垦了千亩旱田,还有近千亩苇田,就象是辽河这条彩带上镶嵌的一颗宝珠。
  振兴西安,科技先行。西安场乡科技已形成网络,成立了科学种田、养猪、养鱼、养禽、养貂、葡萄栽培、果树种植、蔬菜大棚等十个农民技术协会,在省“一二三工程”中,荣获省政府颁发的“科技示范乡”光荣匾。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屯有文化户,群众文娱活动蔚然成风。西安乡首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为全县场乡镇开了个好头;在历届县运动会上,西安代表队一展英姿,名列前茅;自来水流进了千家万户,敬老院里温暖如春,小农贸市场人来人往,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今的西安,已跨入了市级文明单位的行列。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文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安场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