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軍突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3981
颗粒名称: 异軍突起
并列题名: ——盘山县兴办乡镇企业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10月12日,盘锦报刊登了盘山县兴办乡镇企业记录。
关键词: 乡镇企业 技术 产品

内容

本报记者郭春华
  一张白纸,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题记
  如果把乡镇企业比做一张白纸,那么,盘山县在这张纸上描绘了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绚丽多彩的画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纯属“芦花放、五谷香”的农业县,能算得上乡镇企业的仅是一些修造农具的“铁匠炉”、简单的粮谷加工厂,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开拓处女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唤醒了盘山县干部群众。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这里的人们开始振作起精神,更新观念,要摆脱小农经济思想的羁绊,铲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着垅沟找饭吃的“田园意识”。县委、县政府两级班子决定开发乡镇企业这块处女地,壮大和发展农村经济。
  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一没项目、二没技术、三没懂工业的人才。
  “乡镇办企业难啊!”有的人一筹莫展。
  为此,县领导办公室的灯光,曾几度彻夜通明,一次次会议、一个个方案……,难怪他们瞻前顾后,多年单一农业经济形成的小农经济思想束缚,要一下解开的确不那么容易。最后一次会议终于统一思想,他们决心冲破旧框子,眼睛向外,开扩视野,走出去。
  1980年年关即临,县、乡镇两级领导干部们,顾不得置年货、过团圆节,而是上关内,下江南参观学习异地办企业的经验。不看不知道,一看顿感那里的空气新鲜,别有洞天。回来后各乡镇都相继搞起内引外联。用引来的项目,技术和学来的管理经验,一下子成立40多个厂家,当年立项、投产,当年就见了效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办工厂的实惠,认识了“无工不富”的道理。
  抓骨干企业
  商品经济生产飞速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皆是。在激烈竞争面前,一些企业的厂家纷纷败下阵来。
  然而,盘山县从战略眼光出发,抓一批骨干企业,增强同异地同行同类厂家的党争能力。
  全县很快地形成了坝墙子轧钢厂、沙岭轧钢厂、胡家高低压开关厂、陆家沥青厂、吴家香精原料厂、甜水造纸厂等23家骨干企业。这些厂家无论从原料、技术还是产品质量都形成了稳定的势态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去年,胡家高低压开关厂以东道主的身份,在兴城市召开了全国机电行业会议,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被列为全国电器行业定点生产厂,育三种电器开关产品享誉全国,各地用户纷纷来函来人争相订货。
  坝墙子轧钢厂生产的线材,畅销远东,间接出口,产品供不应求,换回大量的外汇。
  1988年,这两个厂家还被省农垦系统和市政府授予小型明星企业称号。
  巧驯“千里马”
  一些有远见的外国企业家说:你可以拿走我的公司和企业,可以拿走我的资产,但是你不能拿走我的人。有我的人,就有我全新的企业。这说明了人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盘山县以发展乡镇企业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
  办企业的初期,这里大都是“泥腿子”干部,门外汉管理企业,技术人才十分贫乏。随着企业的不断增多,机器设备不断更新、产品不断向高、精、尖层次发展,求得人才——
  “千里马”成了当务之急。盘山县认识了人才的重要性后,便作起巧驯“千里马”的文章。他们先将那些农业转管工业的“泥腿子”干部分期分批送出去学习。然后,聘请大中型企业中懂技术、善管理的高、中级技师前来给工人讲课。就这样,经过多年的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脱颖而出,外行终于成为内行,全县通过科委考核批上各类职称的人才达277名,此外,外聘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12人、技术员24人。胡家农场还与沈阳机电学院联办机电中专班,40多名乡下人学习中等专业技术,为的是拉好企业这股套。胡家高低压开关厂被列为全国电器行业定点厂,有三种产品享誉全国各地,谁又能说不是“千里马”在发挥作用呢?
  横向做“生意”
  在商品经济这个大“市场”里,盘山县乡镇企业不再做独家经营的“生意”,而是真的动起了买卖人的脑瓜,攀高结贵,广交天下客,搞起了横向联合。
  古城子棉织厂经营了几年,技术落后,设备陈旧,陷入低谷。他们内寻外找,同鞍山市化纺厂劳动服务公司攀上了“亲戚”,搞起了联合。是亲就沾光,“亲戚”又给派人、又给转让技术,还帮配套更新设备,不景气的生产顿有转机,经济效益猛增,一年实现利税54000元,走出了低谷。
  陆家乡通过到大中型企业咨询,获悉盘天化投产后将有一种原料可以深加工,于是,他们赶到大庆油田进行联合,把生产丁醇、辛醇的技术引了回来,建立了溶济化工厂,产品畅销省内外。待等盘天化投产,用之不尽的原料,将给这个厂带来无限的生命力。
  靠河打井,总会有水吃。其他乡镇也把一些大中型企业做为发展自己企业的依托,主动上门为其服务配套项目。心诚则灵,久而久之,这些大门户的企业也就结下了乡镇企业的小门户亲戚。这一来又给发展乡镇企业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趁立新格局
  “经济热”波击并阻碍乡镇企业的发展。资金紧缺、原料涨价、能源不足等困难接踵而来。然而,盘山县在困难面前不是消极等待,而是抓住治理整顿的机遇,大刀阔斧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他们毫不手软地对冶炼、机械加工修造等 36家耗电量大、产品方向有问题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确立以发展石油化工为龙头,以发展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优势的新格局。大力发挥现企业设备人才、技术等各方面作用,全县乡镇企业出现振翅起飞的形势。全县105家乡镇企业、行业有机械、化工、造纸、轧钢等20多个门类,生产的品种达100多个,而且都是抢手货。
  前不久,记者询问了一下今年的三项指标完成情况,他们告诉说:乡镇企业在今年贷款正负值为零的情况下,到目前为止实现总收入9422万元,产值53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7%%,实现利税759.7万元,产值和利税分别比改革前增长10.1倍和10倍。
  盘山县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长足发展。呈现出异军突起的形势。如果说这是由于基层各有高招的话,那么,还有一层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县、乡镇两级领导在困难面前没有畏难情绪;二是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政策;三是县、乡镇机关各部门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等,不干预、多服务。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春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盘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