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屯启示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2871
颗粒名称: 大北屯启示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6月27日盘锦报登载的关于大洼县东风农场大北屯分场进行形势教育的文章。
关键词: 经济体制 实际问题 群众工作

内容

本报记者 张永杰
  最近,记者就农村形势教育情况,跑了十几个场乡镇,做了些调查采访。总的印象是:成绩不小,问题也不少,甚至出现了形势教育深入难的局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洼县东风农场大北屯分场的经验,使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动力,来源于现实的“对撞”
  大北屯分场,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者”: 10年中,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人均收入由不足300元上升到900元,并连续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受益者’总是乐观的。
  过于乐观,往往使人的思维变得狭隘。
  形势教育开展之初,大北屯分场党支部这种乐观的狭隘性明显地流露出来:
  改革的巨大成就,是麻袋里的稻子,一看就知有多少。啥形势教育,还不是走形式。只要把地种好,比啥都实在;
  钱毛了,物价上涨了,干部作风腐败了。责任主要在上面。上梁不正下梁歪,把上面管好了,下面自然也就好了;
  改革嘛,跟嚼糖一样,越嚼越甜,不让嚼都不行。啥难不难的,大口嚼就是了……
  可是,群众工作的实际问题却象重锤撞在支部成员的心上。交粮后,党支部要求承包户清理上下水沟。通知下达几天后,党支部成员到地里检查,结果是:362个承包户,清理上下水沟的不足10户。一位农工怨声怨气地说:清得再好,粮食打得再多也不值钱哟!
  支部会上,大伙摊开了话题。有的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是“有吃有穿不用你,有了问题去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有的说,水电价高,粮食价低,是人们大骂的主要内容。···…最后,大伙统一了思想认识:群众对改革的期望值过高,对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缺乏思想准备。这些问题不解决,改革怎么坚持?生产如何搞好?分场的经济怎能发展?看来,形势教育非开展不可。
  这场撞击,使党支部明确了认识,增强了紧迫感,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动力,党支部认真研究、分析了职工群众的思想实际,制定了形势教育方案,确立了教育的内容,明确了责任,并使出了“拿手好戏”:党支部、党员、干部分片包干,一包到人。工作好坏,与工作实际挂钩,“秋后算账”。
  形势教育不是“形式”教育
  在形势教育中,大北屯党支部遇到了三个难题:
  一是党支部人手少(支部委员5人,党员20名),理论水平低,大道理讲不好,问题解释不透。
  二是职工群众居住分散难召集,地里农活忙,时间紧。
  三是多数职工群众文化水平低,大道理不愿听,对形势教育不感兴趣。
  形势教育怎么搞?
  有人翻出“忆苦思甜”时期的经验:开大会、搞讲话广播、发材料······不接受教育者,罚、扣……
  有人搬来某农场的“教育方案’,搞展览、组织文艺演出···…
  这些建议,党支部不点头,也不摇头。他们在考虑一个问题:形势教育怎样不流于形式?
  他们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在实践中,却学会了辩证法: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形式必须依内容而存在,离开内容就不成其为形式。内容离开形式,也没有其内容。对职工群众进行改革以来的形势教育,绝不是形式的自我“表演”。如果注重形式,形势教育就成了“形式”教育了。
  党支部充分讨论了各种形式之后,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本分场的特点和困难,制定了4种方案,对全分场职工群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形势教育。
  ——培训骨干,扩大宣传队伍。分场培训骨干64人,以讲够成绩、讲透问题、讲明方法、讲清前景的“四讲”为主要内容,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物价上涨过快、经济增长过热和某些环节出现的失误等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起到了传、帮、带作用。分场组成了“形势教育宣传队’,采用板报、书面材料、录音、对话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分场党员直接受教育面达100%,职工群众受教育面达90%以上。
  ——座谈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党支部成员深入到组、片、群众家中,采取座谈讨论、对话、唠家常、聊天等形式,对职工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家里没人,到地里;白天没时间谈,晚上谈。有的群众风趣地说:“你们是相声演员加运动员,不怕说薄了嘴,走细了腿。”
  ——对比算账,进行群众自我教育。通过算账对比:职工群众感到:改革确实给咱带来了实惠。不改革,咱农民就没有出路。职工邹洪仕说:“让我们回到吃大锅饭那个时候,说什么我们也不干!”
  ——开展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党支部组织了“形势教育百题知识竞赛”、“赞家乡”征文活动。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这些形式,搞得实实在在,严肃认真,使职工群众学会了全面地思考问题,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对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群众说:“咱当一个几口人的小家都有些手忙脚乱,当一个11亿人口的大家,哪有没个闪失的时候。咱大家都帮党中央当这个家,咱国家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深入,关键在于解决“热点”问题
  形势教育,什么是重点?
  ——“热点”问题。
  大北屯党支部却有更深一层的体会:“热点”是形势教育的重点。但可怕的是“热点’不“热”或由“热”变“冷”。职工群众对一些问题普遍关注,形成了“热点”,但这些问题如不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群众就会感到没有解决的希望,形成一种固定的心态:关心也没有用。这样,“热点’不再“热’了,你搞什么教育也没有用。这样一来,就连群众原有的那些主人翁责任感也会失去。对此,党支部把解决本分场的“热点”问题当作最大的课题,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使职工群众关心问题,帮助党支部解决问题。
  有一阶段,职工群众对分场司机、电工的收费问题反映较多,认为司机提高了机车耕地价格,电工收费标准高。对此,党支部进行了调查了解,没有发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职工群众对有关合同、标准不明白。为此,党支部将机车和电工的承包人员与分场签定的合同向群众讲清;把机车耕地价格、电工收费标准以及司机、电工的报酬公开,请职工群众自己算账。职工群众算来算去,心里服了气。有的人主动承认自己太“冒失’。党支部的回答是:言者无罪,希望大家多提一些意见,帮助解决问题。
  今年年初,分场把化肥、农药以及国家对农业的物资情况及时公布出去。职工群众见这些物资不加价、不外流,消除了疑虑,对其它问题也关心起来,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在形势教育中,群众最不理解的是干部作风腐败。具体而言,是大吃大喝,损公肥私。在大北屯分场,一些职工群众私下议论,说分场干部多占、多吃、多拿。这些议论,成为形势教育的最大障碍,如不及时解决,形势教育很难收到实效。对此,党支部做出决定:别的单位咱管不了,但要首先管好自己。如果每个单位都把自己管好了,全国人民就会理解了。
  对此,他们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讲清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不是改革本身造成的,而是新旧体制转化过程中的矛盾和摩擦的表现,使群众在理论上理解。
  二是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自查自摆,将自己收入、吃喝、住房等讲清楚,并把情况向职工群众公布。职工群众经过算账、了解,证明党员干部确实没有乱吃、乱占、乱摊派的现象,其议论随即消失,增强了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能正确理解了。群众说:解决问题,还得靠共产党。党指的路没错。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大洼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