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有一个窗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1888
颗粒名称: 这儿有一个窗口
并列题名: ——记辽河油田粮库为油田服务的事儿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3月25日,盘锦报刊登一篇关于辽河油田粮库为油田服务的事儿。
关键词: 辽河油田粮库 服务 粮食

内容

坐落在兴隆台区〓辽河油田勘探局机关东南方500米处,有一〓“库厂合一”的粮食企业——辽河油田粮库。十几年来,为了油田十几万人口和新区2万多居民的口粮供应,库内的200多名职工,在购、销、调、存、加工等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这里我们采写了几件事。
  为油田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辽河油田粮库建于1976年,现有固定资产382万多元,库容8万平方米,平均每年为油田加工成品粮1.1万吨,代储二级单位农场粮6000吨。它是地方为油田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民以食为天”,做为辽河油田粮库怎样才能为油田服务好,这是摆在全库职工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油田十几万人所关心的问题。多年来,粮库确定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为油田保管好粮,加工好粮,原粮随要随调,以油田需要为第一需要。去年8月份,为油田代储的100万公斤玉米急需调出,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快速灌装,保证及时调出,油田有关部门给灌装每一袋玉米0.10元,报酬低,影响工人的干劲,按要求的时间,完不成任务。关键时刻,粮库又拿出近2000元,加在灌装费上。工人干劲起来了,不到5天时间,100万公斤玉米灌装结束,及时保证了油田外调任务的完成。粮库领导说:“为油田服务,我们赔点也值得!”前几年,每到收粮季节,是粮库最繁忙的时候,油田各二级单位农场产的新粮都要交送到粮库,拉粮的都是吨位较高的卡车。由于粮库地秤小,有时车辆排长队,等着检斤,延长了交粮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粮库及时派人购买到30吨的地秤,使送粮卡车大部分都能一次检完斤,不用倒袋,随到随检,受到了油田交粮单位职工家属的好评。为了保证入库粮和油田代储粮的质量,辽河油田粮库在内部规定:在收粮季节,工作人员有压等、收受钱物提等、涂改票据者,一经查出严肃处理。1987年12月份,钻井二公司送交粮库1.8万公斤玉米手续办完后,库内一名职工私自将验等小票上的二等改为一等。粮库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召开班子会研究决定,给该职工记行政大过处分,调离现岗位,取消一年奖金,不准当年工资升级。几年来,由于粮库职工在收粮季节严把质量关,准确地检验等级,粮库没有出现因等级有出入,造成坏粮事故。到粮库交粮的都说,到这交粮明码实价,该几等就几等,不用别的。随着辽河油田的发展和建设,各二级单位都办起了农场,每年农场都要自储些粮食。为了保管这些粮食,辽河油田粮库每年都派技术人员携带工具和药剂,深入到二级单位农场,帮助储粮单位搞虫害防治,传授简单的保粮方法。仅去年,就为青堆子农场搞虫害防治4000吨,解决茓子1000片,席子500领。去年秋季,辽河油田机关中学实验标本发生虫害,当他们来请帮忙时,粮库领导二话没说,马上派技术人员带着防毒面具和药剂帮助熏蒸,直到虫害消除。兴隆台商业局为油田职工拉运秋菜,粮库免费为拉运车辆检斤,使油田职工吃菜降低了成本。辽河油田粮库在完成好主业的同时,利用库内现有的条件和水平,多渠道、多层次地为油田不同部门和行业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一)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太志刚
责任者
孟庆强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辽河油田粮库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