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坛小圃不寻常 繁荣进步喜南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1406
颗粒名称: 吟坛小圃不寻常 繁荣进步喜南荒
并列题名: ——烛光诗歌会特写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9年2月05日,盘锦报刊登了散文烛光诗歌会特写。
关键词: 诗人 盘锦 诗歌

内容

本报记者 吴琛
  古朴的烛光和现代化的灯光交相辉映,人们以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用诗与歌的形式,将盘锦这块沃土来尽情讴歌的颤音和动人心魄的音乐声充满了市艺术馆的舞厅。这是1月31日晚市艺术馆和市电台暨“香稻”诗社举办的“烛光诗歌会”正在进行。
  “以文会友,以友兴文”市艺术馆馆长于广勤以这句富有诗意的开场白宣布诗歌会开始后,全市来自各界的诗人和歌手纷纷登台,用鲜明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抒发对盘锦这块生机勃勃的土地的感情,讴歌盘锦人民的精神风貌。
  朗诵者把牵动人心魄的嗓音和丰富的情感融为一体,道出了盘锦开拓者的豪情:我们是辽河三角州一群伟岸的男子汉/我们很野就象这里不带笼头的大南风/说刮就刮个够说闯就闯个够无所顾忌/让心中释放出力之犀牛向所有禁区恣肆冲决/把激动和热量交给膨胀的音符和熟练的花籽/长出一个绿色的水灵灵的新天新地。抑扬顿挫的朗诵把人们带入了激昂的境地。在冬季/你把雪花洒向天空/一片片抚摸着这银白色土地。这里吟唱的是外面世界,而外面正是数九寒冬,可人们已感到了春意。《冬天里的春天》写出了人们心声:冬天的怀抱里有了个春天/它们甜甜蜜蜜的在一起/孕育着生机勃勃的村庄。诗人丰富的想象又把人们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意境:肯定有一棵树剖腹后/走出森林/再也没有回头地走向大海。
  市电台播音员小凡朗颂的《春潮赋》让盘锦白燃烧起来的豪情/化做开发辽河三角洲的巨大钢铲犁开第一杯刚刚醒来的春泥/播下第一束充满春光之情,把诗歌会推向高潮,人们的情绪随着诗歌的气势时而激昂时而轻柔。《油城,夜空蜃景》写出了盘锦人的骄傲。油城,沸腾而又不知疲倦的城/街灯渔火若明若暗/井架高楼散影绰绰/点缀夜的朦胀如腾空之烈马/置辽河岸畔不驯的幽灵/金戈铁马入梦来呀恍若苏生/是血与肉的结合是改革与开放的联姻/是开拓者呼唤心灵的升华/在实践一个并非遥远的梦境。而《舞厅》这首幽默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小诗又使大厅回荡起一片欢笑声:进口的姿势进口的旋律/调动了舞迷们膨胀的情绪/人际再不是一汪死水/心与心开一条长渠。
  会上更引人注目的是每日在企业中公务缠身,以写诗填词做业余生活的人们的赋诗。东郭苇场党委副书记夏维忠的《“小道子”不再依然》别有一番风味:时光荏苒路不再依然/替代小道的是黑色的宽阔路面/欢喜岭的景观亦非当年/入海河闸使苦涩的水变清变甜……
  诗歌会诗与歌交错进行,人们在诗的意境中和歌的旋律中陶醉,青年歌手刘淑彬、苏凤青的独唱《盘锦流着两条河),《苇乡恋歌》以夜茑一样的歌喉唱出了人们对盘锦这块土地的深情。
  诗歌会牵动了省内外诗坛著名诗人的心弦,来自全国各地诗人的贺信、贺电、贺辞纷纷飞到会场,他们中有北京诗刊社全国青年诗歌刊授学院的王燕生、省文联的项冶、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的老诗人方冰,营口市文联的雁翎、北京《诗刊》的朱先树。
  省委宣传部长王充闾的贺辞情深意长。吟出了盘锦大地的兴旺与昌盛:“吟坛小圃不寻常//繁荣进步喜南荒”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