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燃着心灵的火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1163
颗粒名称: 他点燃着心灵的火炬
分类号: G210
摘要: 魏书生追求干实事,担任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也不脱产。
关键词: 魏书生 追求 干实事

内容

魏书生追求干实事。他担任市实验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也不脱产,继续做两个班的班主任并教他们的语文课。近年来,省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桂冠纷纷临头。他经常停课外出开会、讲学、做报告,抛下学生在校“自己教育自己”,这不是误人子弟吗?谁知今年毕业的时候,他的两个班135名学生全部达到上级学校录取线。仅考入市高中的就有46名,全市“状元”、“榜眼”、“探花”都是他的学生。不但升学率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且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其中的“奥秘”何在呢?
  做人之道
  魏书生施教的基础是注重教学生做人。文如其人,许多范文的作者都是品德高尚的人。文以载道,大量文章的中心思想渗透着济世做人的道理。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写的《松树的风格》时他说,松树的风格实际就是作者“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讲到《岳阳楼记》时,魏书生满怀激情向学生们介绍了作者的生平:“范仲淹,宋真宗祥符八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1040年,52岁高龄的范仲淹率兵镇守延安,号令严明,军威整肃,令西夏统治者闻风丧胆,称他“胸中自有百万甲兵”。四年后,边安还朝,着手革除弊政,受到权贵的攻击和排挤,失败被贬。虽削职外放,但忧国忧民之心犹存。在《岳阳楼记》这篇纪念文章中,作者咏物言志,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心胸和远大抱负。一席“题外话”在学生心灵中播下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种子。同学们再领会课文,似乎亲临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上,眼观古人写下了这不朽篇章。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愉快地接受了一次思想教育洗礼。
  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为学生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鲁迅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做人态度,保尔•柯察金身残志坚百炼成钢的事迹和“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碌碌无为而羞愧”的人生格言……使学生的理智受到了熏陶。在书本中,魏书生为学生结交了诸多良师益友,培育他们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培养非智力因素
  做有益于人民的人,没有坚强的意志不行,而坚强的意志的重要表现便是有顽强的毅力。不能设想一个没有毅力的人会对人民做出大的贡献。毅力是后天培养的一种非智力因素。
  常听一些家长报怨孩子:“脑瓜挺聪明,就是不用心学”。脑瓜聪明说明智力因素好。而不用心学,则是毅力差,即非智力因素差的表现。这是初中学生的普遍弱点。毅力不足,是现在学习的大敌,也是将来工作的大敌。魏书生采取各种巧妙的“战术”,潜移默化地消灭思想上的“敌人”。逐步使学生养成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第一个“战术”是长跑。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带领学生天天坚持跑完6千米。天长日久,学生们锻炼了身体,增强了毅力,也有的同学腻味了。于是,趁老师不在玩了“花活”。
  “昨天下午跑步谁‘开小差’了?”早晨刚上课,魏老师和颜悦色地问。
  “我,老师……”一名胖男生闻言羞怯地站了起来,争取主动。
  “你怎么不能坚持呢?”老师依然和颜悦色。
  “其实我也没离跑道,不过有时跑、有时走。
  “有时跑、有时走。走多呢?还是跑多?你的语言挺丰富,但毅力不足。人生的旅途就是跑道,没有顽强的毅力,怎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坐下吧。”
  老师亲切的话语驱赶了学生心头的惰性,从此,学生长跑的队列中,再也没有发现“走跑交替”的。
  第二个“战术”是写日记,也叫做“道德长跑”。每天坚持写500字的日记,一年过去,就是洋洋18万言的大作。日记不是流水帐,要对学习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见地,披露思想。
  一个同学在《谈毅力》的日记中写道:“没有毅力的人,就象一支不能含墨的画笔,难以绘出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只能轻描淡写,或留给人们一片空白。”
  同学们在“道德长跑”中,以清醒的理智,反思人生、洞察社会,提高了分析识别能力,养成了锲而不舍精神。
  魏书生时时、事事注意培养学生的毅力,黑板上每天换一句格言,学生天天定时练气功……
  别开生面的课堂
  魏书生的课堂简直没个规矩,学生没有“老老实实”听讲的,比老师还活跃。
  每当学习新的课文,他只给学生指出重点,其余的都由学生们自己来完成。学生自学课文,课堂复述内容,锻炼速记能力,自习字词,分析文章结构、布局谋篇,归纳中心思想,讨论文章层次,自测文中生字。在学习的道路上,老师不当领路者,只做指路人,点拨每段路程的特点后,全由学生自己往前闯。他们亲自走过的路子,记得牢靠。坑坑洼洼、沟沟坎坎、转弯抹角,心中一清二楚。在魏书生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机器发挥了最高效率。
  遇着全体“迷路”的时候,老师还是要带一带的。到目的地还要看看有没有‘掉队’的。在一节观摹课上,魏书生讲了疑难问题之后,问同学们:“第一节“车厢”到了没有?”一名女学生站起来回答:“到了。”老师和同学们满意地笑了。观摹席上的客人疑惑了:“车头怎么只带第一节车厢呀!”直到课后,疑团才解开。“第一节车厢”是倒数的。最后一节车厢到站,“列车”抵达目的地了。
  魏书生的课堂上,不仅学生们自己学习课程,平时测验也让他们来主持。教学方法独出心裁,测验也别开生面。题由学生互相出,卷子相互判。
  一次测验来临了,学生个个当“先生”。老师只说要有较大的覆盖面,师生讨论制定了出题模式。“先生”们便分头行动起来了。
  想当“先生”吗?那就看出题的水平了。每个学生都仿佛肩负着选贤的重任。把学过的内容细细地推敲,逐课逐段逐句逐字“过筛子”。精选有代表性的命题,自己做出答案后,兴冲冲地云集“考场”。老师说:“按学号奇偶数依次互换试卷。答题半小时,然后互相评卷。”话声未落,课堂上立刻有秩序地混乱起来,人头攒动,卷纸飞传,都想尽快投入答卷。魏书生呢,微笑着面对混乱,微笑着查看“先生”们公开评卷。评卷中有争议的问题,集中起来大家讨论解决。常常争辩得面红耳赤,实在不能“达成协议”的,老师出面“调停”。
  这种有秩序的混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增强了学习主动性。经他指点,任何“烈马”都会被他的“骑士”们驯服、驾驭。
  气功辅助教学
  魏书生不仅善于为学生指路,还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扫除学习道路上的障碍。198 7年署期后,他开始气功辅助教学的尝试。
  气功终于被现代科学揭开了缥缈的面纱,得到了人类的承认。目前国际已成立气功协会,中美苏德等国家为会员国。气功健身治病的作用已被若干事实所证明。许昌市体委副主任李少长患淋巴细胞癌症医治无效。绝境之中,他练气功摆脱了死神的纠缠。他举办气功训练班,已有1009人受益,多名癌症病人练功后痊愈。
  魏书生练气功是为了一种解脱。几年来,各种有用无用的头衔接踵加身,魏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了。讲课、讲学,来访、采访……接连不断。很多人来搅扰他,无效的劳动象一团乱麻缠着他,真是扯不断,理还乱。他感到被四面八方伸来的无情手扯住了衣襟。正常工作欲罢不忍,欲干不能,他常常喟然叹息:“忙忙碌碌,有多少时间用到正事上了呢?”感到自己戴着枷锁跳舞。1986年,魏书生从书本上找到了一种解脱办法:练气功。气功的一等要诀便是放松入静。放松神经,摒除一切杂念,让思维中出现“空白”。忘却烦恼,自己在意念中与世尘割断。这种方法确实帮了魏书生的大忙。使他能在纷乱的事务中,随时脱卸精神负担,来完成他的“正事”——教育改革。
  魏书生练气功受益没忘了学生。中学正是渐省世事的时代。他们的思维已经从玩要、学习,发展到反思人生、家庭、社会,向成人过渡。他们的神经还比较嫩弱,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常常萌生杂念,影响学习和成长。魏书生教他们每天练20分钟气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们反映,练气功时,头脑中的闲思杂念得到了清洗,象换季时脱掉棉衣走路一样学起来轻松多了。练气功是一种主动休养神经的方法,可以随时摆脱精神烦扰。
  不进报社的主编
  魏书生变着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办班级日报是中其的一种。
  那是一张四开单面、手书带有彩色装饰的报纸。班上同学轮流担任主编。每天一期上墙。报上开设许多栏目;:班级新闻,名人名言、理想之歌、美语、小常识、小建议、小幽默、评论、文章病院……,各栏缀以刊头、插图。办得生动活泼,文图并茂。
  这些不进报社的主编们,真在报纸上下功夫。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不准放空炮。想写出翔实的具有指导性的新闻,平时就得注意搜集素材,素材来自于现实的学习和生活,搜集素材的过程就是观察、思考现实的过程。谁的头脑懒惰,就没有收获。就无颜见读者。同窗读书谁愿落后于他人呢?自尊心激发了积极性,竞争的帆撑起来了。
  面对未来的文盲
  有人说:“魏书生的教学方法,无非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什么了不起。”
  魏书生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他算过一笔账:即使若干年后,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也还会有上不了大学的。大中小学校的比例决定了升学率和辍学率。会自学的人,能够在没有课堂的岗位上,不断获得新知识,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没自学能力的人,离了“拐棍”就瘸。走出校门后,知识肌体逐渐“萎缩”。君不见有些人工作中遇到难题,怨自己的学历浅吗?有自学能力的人,则把怨化为力量,向一切未知的领域无畏地进击。魏书生赋予学生的正是这种勇于探索的力量源泉,使学生受用不尽。他播发的智慧火花,在学生的心灵中点燃了照亮终身前进道路的火炬。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范增胜
责任者
魏书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