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生饲料发展前景广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7760
颗粒名称: 我市水生饲料发展前景广阔
并列题名: 生态工程将给盘锦大地带来新的生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7月25日,盘锦报刊登一篇盘锦市水生饲料发展前景广阔,生态工程将给盘锦大地带来新的生机。
关键词: 水生饲料 生态工程 生机

内容

本报讯 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花园,树上鸟儿啁啾婉转,微风送来淡淡的芳香,满园青翠欲滴,姹紫嫣红点缀其间,圈里肥猪吱哇叫,水中鱼儿游得欢……这是大洼县西安生态种猪场给人的印象。这个场利用水生饲料生产,建立起来的生态工程,留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在这里展示了我市畜牧业生产的美好未来和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水生饲料的广阔前景。
  我市是于七十年代开始发展水生饲料的。早在七十年代初,南方的细绿萍、水葫芦已在这里安家落户,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人们取得了苗种越冬、早春繁育、夏季放养、秋冬贮藏的经验和技术,涌现了生态猪场、生态户,为我市的畜牧业发展创造了物资条件。含有畜禽所需营养的细绿萍、水葫芦,大大缓解了饲料短缺和成本过高,饲养量下跌的矛盾。
  我市境内人工沟渠纵横,自然坑塘棋布。水面广阔,水源充足,气候温暖,适宜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全市有可利用水面7万余亩,到1986年,全市水生饲料放养面积已达1.5万多亩,到1987年放养面积达到3万亩,总产量计划达到70万吨。据预测,在“七五”期间,水生饲料放养水面将达到七万亩,总产量可达到175万吨,将大大促进畜牧业发展,在完成蛋白质转化,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的同时,也大大净化了污水,改善了环境。西安种畜场将自由扔掉又污染环境的四百多头猪的高浓度粪尿水,引进耐肥祛污的水葫芦塘,然后再将净化后的肥水和浮物引入喜氮肥的绿萍塘,再将水引入饲养鱼、蟹、蚌的池塘,成为其食料并逐步得到净化,最后放入稻田,使水的能量、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现在这个场不仅无蛆、无蝇、无污染物,而且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去年盈利7万多元,职工人均收入两千多元,今年上半年经营状况又好于任何一年。这样促进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工程,将会促使人们克服长期存在的只重视资源生产、忽视经济再生产的弊端,缓解资源、环境系统多样性开发利用与单一性经营之间的矛盾冲突,朝着低耗、高效、无污染的科学系统工程迈进,给盘锦大地带来新的生机。
  (姚建忠 刘长青)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姚建忠
责任者
刘长青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大洼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