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严把进口商品检验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7659
颗粒名称: 辽河油田严把进口商品检验关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辽河油田严把进口物资质量检验关,不仅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保证了油田安全生产,而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关键词: 辽河油田 进口物资 祖国尊严

内容

物资供应处套管厂被认可为国家级进口商品检验单位。一九七九年以来,共向外商索赔一百一十八万元
  本报讯 当一个个外商在索赔书上签字的时候,辽河油田套管厂商检班的同志们不由得从内心里产生一种自豪感。
  辽河油田严把进口物资质量检验关,不仅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保证了油田安全生产,而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从1979年以来,他们共向美国、日本、西德、苏联等国索赔118万多元,还有管材等折合人民币近百万元。
  对于进口物资,辽河油田严格把关,一丝不苟。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维护祖国荣誉问题。他们觉得,如果查不出进口商品存在的间题,会让外商耻笑。其次,不合格产品用于生产将会引起重大事故。某油田就曾因此而发生了一起事故。
  有一次,他们在检验从美国进口的管材时,发现了渗漏等四项技术问题,而且不合格率高达46%。他们及时向石油部汇报,并通过外贸部和中国五金矿产总公司等有关单位向美国厂商索赔。美国专家不相信中国的工人能检查出他们的产品缺陷。于是在辽河油田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和外商直接经济谈判进行了三天。由于商检班同志三次认真复检,据理力争,美方提不出任何异议,只得向我方赔偿了六十二万美元经济损失。
  这场经济官司的胜利,大大地增强了商检班同志的信心。他们刻苦钻研世界通用的API等铜管检验标准,商检水平大大提高。
  现在,套管厂商检班已经被认可为国家级进口商品检验单位,是全省仅被认可的两家之一(另一个是鞍钢)。其中,赵乾东同志被认可为国家级商品检验员。
  (韩春满)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韩春满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辽河油田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