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习问答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5120
颗粒名称: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习问答①
分类号: D033
摘要: 本文讨论了阶级的定义以及划分阶级的标准。文章首先指出,近年来林彪、“四人帮”等人对马列主义关于阶级划分原理的歪曲和篡改,即他们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从政治和思想上划分阶级,而非基于经济标准。文章引用了列宁的定义,强调阶级是基于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来划分的。接着,文章澄清了关于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提到的从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两个方面划分阶级的误解,指出这是将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与分辨敌友两个不同的问题混淆了。最后,文章重申了划分阶级只能以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为标准的观点。
关键词: 抚顺市 阶级斗争 阶级划分

内容

问:什么是阶级,什么是划分阶级的标准?
  答:这本来是马列主义的普通常识,但这些年来被林彪、“四人帮”以及他们那个顾问搞乱了。他们胡说什么按列宁的定义从经济上划阶级已经不够了,在社会主义社会要从政治上、思想上来划阶级。这是对马列主义关于阶级划分原理的歪曲和篡改。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十页)列宁又说:“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列宁全集》第六卷第二三三页)由此可见,社会各阶级的划分,也只能以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为标准。在阶级对抗的社会是这样,在考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阶级问题时,也必须严格遵循这一标准。
  有人援引毛泽东同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这一段话:“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从而认为,毛泽东同志是主张从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两个方面来划分阶级的。只要看看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三年写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和全国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的《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等文件,就可以知道,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这是把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和分辨敌友这样两个不同的问题混淆起来了。因为,作为阶级,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但是,阶级一经产生以后,它就不仅是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社会范畴了。阶级和阶级之间的斗争,通常是在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进行的。因此,革命的政党为了制定自己的政策和策略,在分析阶级斗争的形势时,既要分析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同时也要分析它们为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对革命的态度和政治思想状况。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写的。所以,不能以此为根据来说明毛泽东同志是主张从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两个方面来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正萍
责任者
林彪
相关人物
列宁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