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四化加速培养人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顺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420020230003273
颗粒名称: 为四化加速培养人才
其他题名: ——记老虎台矿中学教师祝德泉同志
分类号: G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祝德泉是老虎台中学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尽心培育学生,深受师生和家长好评。即使面对文化大革命的困境,他仍坚持教学,并成功转化了不良学生,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抚顺市 劳动模范 教育事业

内容

在老虎台中学,一提起矿劳动模范、矿务局先进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祝德泉,都称赞他是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的好党员。
  祝德泉是由马来西亚归国的华侨,一九六四年走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岗位。十五年来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精心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他从南方到北方,克服了生活不习惯、语言发音等困难,为祖国多培养人才、快培养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赢得了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广大群众的好评。
  林彪、“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教育战线上,极力推行反动的“两个估计”,设置“禁区”,束缚教育工作者的手脚,使许多教师“欲教不能,欲罢不忍”。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忘人民教师的责任,争分夺秒,把点滴时间都用在教育工作上。十几年来他从没有因为私事请过一天假,耽误一天课。一九六八年末,他患病,医生让他休息一个月,但为了学生的学习,他仍带病坚持教学,一天也没有休息。
  一九六八年以来,他先后教了八个班级,其中基础较差的班级多数变成了先进班级。他看到有的学生沾染了坏习气,心里很难过,他坚信,学生是在新社会长大的,只要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明确在学校学习是主要任务,明确为四个现代化而学习的目的,调动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学习质量。七五届有一个外号叫“打架大王”的男同学,一次冬天从井里打水,他主动在井口为大家提水,他的棉衣都湿了,冻的邦硬,祝老师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对他在全班进行表扬,和他谈心鼓励他努力学习,从此他工作积极、学习上进。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和同学打起架来。这件事发生后,祝德泉没有歧视他,认为这是他前进中的缺点,便利用课余和星期天进行家访,耐心说服教育,使他很受教育,提高了好学上进的勇气,后来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祝德泉注意发挥“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认真备好课,缜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组织,充分利用好四十五分钟,上好每节课,使学生在课堂内,清楚地理解、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在提问较难些的问题,找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回答,较浅显的问题,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回答,让大家都有发言机会。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祝德泉所在班级还搞了学习光荣榜、喜报,及时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在居民组举办了小型展览,好的小楷、大楷、笔记本、各种作业,请家长和居民参观,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知识出处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

《抚顺日报》是中共抚顺市委机关报,是一张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以来,《抚顺日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抚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始终在与时代共同呼吸、共同成长。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每一篇曾经的新闻,都生动真实地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都在深情地唱和着时代进步的主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抚报人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经营出“收入低、士气高;矛盾多,团结好”的发展环境,笔耕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责任、贴近、真实、领先、主流。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宪忱
责任者
祝德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