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间里的新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1210
颗粒名称: 車间里的新人
分类号: D41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董继春作为安全技术员在铸管厂的工作经历,他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包括制作安全宣传黑板、深入现场排查隐患、提出改进措施等。文章强调了董继春对工人安全的关心和责任心,以及他在安全工作中的创新和努力。
关键词: 鞍山市 董继春 铸管厂

内容

鑄管厂車間里的人誰都知道他叫董繼春,可許多人不直接叫他的名,也不直接叫他安全技術員,而叫他:車間里的新人。
  董繼春,他常常笑着对他的朋友說:「旧社会里在工厂幹活,常叫机器碰伤人;新社会可不能允許出这样的事。」可是,事兒偏偏不是这样的,工厂常有事故,特別是有时还出了重伤和伤亡事故。这正給做安全工作的一个响巴掌。
  「怎么办哪!又給做安全工作的丢了臉!……」
  一天晚上,董繼春走到街上,忽然看到在十字路口一塊黑板下,圍了一堆行人,他忙走过去。这塊黑板是市公安局交通隊的交通安全宣傳板。上边画着:一个血肉糢糊的人,躺在汽車軲轆下边。在画的一旁,还有用紅藍顏色粉筆寫的說明,……。
  董繼春用眼向黑板周圍的人扫了一下。人們都皺着眉尖,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塊黑板。在月夜里,他漫步走在柏油路上,想……。
  一天淸晨,天黑蒙蒙的,董繼春就把求別人画好了的安全宣傳黑板,擺在工厂大門口。他避藏在一个牆角里,偸偸地瞅着接班的人。每走來一个人,都要在黑板下停住,再仔細地瞅瞅黑板上的画。后來,接班的人团团地把黑板圍滿了。董繼春,在牆角里暗暗地高兴,他几乎要笑出声來。
  一天,突然,天嗚嗚地刮起狂風,厂房里沒來得及上緊的窗叶,被風吹打得嘩嘩响着,董繼春匆忙地从車間里跑出來。在人行道旁,底盤窑的一个七米多高的烟囱,由于年久底下的鉄腐蝕了,被風刮的乱幌着。……
  董繼春怔住了,他的腦袋覚得嗡的一声,心在怦怦地跳着,他急忙跑到了办公室里,报吿了这件事。这次事故避免了。他从这件事,吸取了敎益:一个做安全工作的人,經常深入現場是多么重要啊!有一次,在車間里,他又發現了一件事:在900粍管車間,楼上的吊車工人,用吊車从鑄造机上往上吊管子,砰地一声,管子兩截了,过去这样的事故也發生过好多次。后來經过調查,才知道在吊車吊时,楼下的工人还沒把管子的卡子卸下來。董繼春为这件事,在鑄造机下轉了好几天。他忽然想到:如果把楼下安上个鈴,楼上听到鈴声,才允許吊管,再把这項規定列入操作安全規程里,不就成了嗎?厂里采納了他的这項建議,这样的事故就消滅了。
  夜深人靜了,人們,全市的人們,都已入睡。可是,董繼春的心还在工厂工人的身上。
  一天,深夜里,他走到工厂里。从暗黑的一个角落里,送來了陣陣的管子碰撞声。他跟随着声音,走到了管子堆放地。原來是工人在倒管子堆。
  这是違犯安全規程的,夜里在沒有照明的地方劳动,容易出事故啊!
  董繼春一联系,叫工人到有照明的地方倒垛裝車了。……工人們深受感动的說:「安全員,夜里还关心着我們的安全啊!」
  董繼春,現在已經学会了画画。他的安全生產宣傳黑板每隔一兩天出版一次。这塊黑版吸引着全厂的工人。工人們跑到安全科說:「这塊黑板上的画,正画在我們的心眼上,叫我們永久不忘安全生產。」
  我已經到鑄管厂找董繼春五、六次了,都沒找到他,每次去到他的办公室里,人們就对我笑着說:
  「董繼春嗎?董繼春在車間里忙呢!」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楊靑
责任者
董繼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