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碧云寺中山紀念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0940
颗粒名称: 北京西山碧云寺中山紀念堂
分类号: K928.7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碧云寺的历史背景、孙中山先生的纪念物以及展覽室里陈列的照片,突出了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以及人们对他的敬意和纪念。
关键词: 碧云寺 孙中山先生 纪念物

内容

碧云寺,是京郊西山的一个風景优美的地方。三十多年前,中國偉大的革命先導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的灵柩曾經停放在这里。現在不論是春夏,还是秋冬,常有人到这里瞻仰憑吊,表示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
  碧云寺,这是一个將近六百年的古寺。一踏上中山紀念堂的堂門,就看見这位偉大的革命先導的半身塑像。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右边,放着一口玻璃鋼盖的棺材,这是苏联政府在中山先生逝世后送來的,后因先生遺体已有灵柩安置,就沒有使用,一直作为中苏兩國人民的友誼和中山先生「联俄」政策的紀念物陈列在这里。左边是先生的遺墨、遺著。
  在紀念堂后面,聳立着碧云寺的高峯——石塔,这里原來是孙中山先生灵柩停放的地方,現在是中山先生的衣冠塚,里面封有中山先生逝世前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这里的建筑是在解放后重新修繕的,而中山堂是拆了重盖的。修繕工作还沒完全結束,工人們正在中山堂兩壁雕鑿「孙中山致苏联遺書」。
  在紀念堂的兩側是展覽室。
  在第一展覽室里陈列着孙中山先生早年革命活动的照片。先生从小就有着反抗淸朝的思想,在他靑年时代就成为当时淸朝政府極为注意的人物。在展覽室里有一份1895年淸政府通緝孙先生的布吿影本,上面寫明,捉到孙先生的得「紅銀一千元」。
  在第二展覽室里陈列着孙中山先生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主革命活动的照片。有一張照片是說明在討伐粤桂軍閥叛乱时,中山先生親臨前綫指揮战斗的情形。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相关专题

碧云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