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妙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8905
颗粒名称:
妙方
分类号:
K8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时庆瑞医生在夜市上看到一个治疗“鸡眼”的摊位,对其治疗方法感到好奇。他向摊主询问药方,得知是柳酸、章丹、酒精和白糖的混合物。时医生记下药方并成功地制作出药物,自己试用后效果显著。从星期五开始,他用这种药治疗“鸡眼”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时庆瑞
人物
传记
内容
太陽偏西了。在人声嘈雜的八卦溝夜市裏,一个地攤跟前圍了許多人。鞍鋼白樓門診部外科医生時慶瑞,打算到夜市買把鑰匙,走到这里,也好奇的凑了上來。
他挤到跟前,看到鋪有一塊長方形的黑布上,放着一个玻璃瓶子。瓶子里裝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脚鷄眼」。这使他感到驚异,幷在贊嘆地自語着:
「全是脚鷄眼!」
不一会兒,走來一个穿了一身帆布工作服、夾着飯盒的工人。他走到那个專治「鷄眼」的人跟前,把右腿搭在小条凳上,脫了鞋說:「我脚上的膏藥已經貼了四天啦,先生給看看吧!」
那个專治「鷄眼」的人,起下了膏藥,時慶瑞大夫提起脚跟,看的淸淸楚楚:患者脚掌上的「鷄眼」周圍和煎餅烙熟了一样,都翹了起來。治鷄眼的人,用竹皮一撥,又用手一拉,「鷄眼」就掉了下來。
時大夫想:「我的神經是很正常的,不然我倒相信这是在耍魔術呢!」
自从1951年在东北医科大学畢業後,時大夫一直在鞍鋼職工医院白樓門診部工作。这幾年他不知道遇到多少「鷄眼」患者,但是西医对它是沒有什麽好办法的:
患者的「鷄眼」实在重了,只好動手術,这不但患者需要休息一星期,耽悞工作,还不能去根;用燒灼療法每隔5天,大夫給燒一次,然後把「鷄眼」表面的硬皮削削,燒、削5、6次可以不痛了。但一个月後又舊病復發——痛起來。無怪他感到奇怪:今天这个人治「鷄眼」竟「易如反掌」「如同兒戲」。
時慶瑞大夫在这里一連看了那人先後拉掉四个患者的「鷄眼」,然後他就抽空凑上前去,十分誠懇的說:
「你这是什麽藥,效力这麽大!可以把藥方傳授給我嗎?」
「你是幹什麽的,要这藥方?」
「我是鞍山鋼鉄公司白樓門診部的外科医生。」那人听了,仔細打量了他一番。時慶瑞看出治鷄眼的人不相信他是大夫,捨不得立刻把秘方吿訴他,便順手从兜里掏出身分証遞給那人。
那人看了說:「啊!你眞是大夫。」
「对!我要虛心地向你学習,你这藥方確实有奇效!」
「噫!我这秘方來的可不易啊!是跟我師傅学的。」
「行啊!我也可以拜你做師傅,你敎給我吧!」
这時,周圍的人,有不少到过白樓門診部看病的,認識時大夫,也就插嘴說:
「你敎給他吧!」
「他一天要治很多鷄眼患者呢!」
「…………」
那人深思了一会兒:「好!我吿訴你。这藥方很簡單,西藥柳酸、中藥章丹,合上酒精、白糖,合粘了就成啦。」
「那麽又都需要擱多少呢?」
这時周圍的人看到,那人从兜里掏出來一个小紙包,打開一層又一層,最後露出一个有三个指头横排起來那麽長的小銅勺。看來这小銅勺有年头了,挂了厚厚的銅銹。
「同志!我把这小銅勺送給你吧!白糖三勺、章丹一勺……你就按这个比例配吧,沒錯。」
時大夫記了勺數、藥名,緊緊地握着了那人的手:
「你貴姓?我就認你作師傅吧!」
那人緊握着時大夫的手說:「不,同志嘛!沒什麽。我住在瀋陽市皇姑區前大街,名叫李宝元。」
「好呀!謝謝你!有時間到咱們門診部去吧。」
「好!好!」
快到九點了,時大夫才离開这里。
× × ×
第二天,時大夫藉星期天的机会,自己掏錢到中藥鋪買了章丹,星期一早早上了班,就找了柳酸配制成了。時大夫先把自己右脚上的襪子拉下,抹到長「鷄眼」的地方,接着又把藥局的藥剂員遲慶濃拉到外科处置室來。
遲慶濃楞住了:「幹什麽?時大夫!」
「來吧,你脫下襪子,把長鷄眼的那隻脚伸給我,我有办法了!」
到了星期四,時大夫和遲慶濃兩人脚上的「鷄眼」,都掉下來了。当時兩人高兴得拥抱起來,一跳多高。
星期五是白樓門診部外科專治「鷄眼」患者的日子。从这天起時大夫便用这藥給「鷄眼」患者治病了。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徐鉄棟
责任者
时庆瑞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