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新獎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8729
颗粒名称: 一張新獎狀
分类号: C93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刘慧华作为炼焦工程技术员,对工作充满热情,致力于提高焦炭质量。在春節期间,她深入研究,最终成功地改进了炼焦技术,提高了冶金焦质量并缩短了结焦时间,为国家多生产了大量焦炭。她的努力得到了肯定,获得了新的奖状。
关键词: 鞍山市 奖状 刘慧华

内容

那是在欢度春節的時候,女技術員刘惠華就跟煉焦工程学拼上了,她恨不得一下子吃掉書本;就是这样,她还沒忘記用眼睛瞟她的睡在床上的爱人。看來,她好像旣「恨」書本,也「恨」她的爱人,这是因为……。
  王振智是刘慧華的爱人,煉鉄廠的技術員,今年春又被評为先進生產者。在往牆上挂王振智的獎狀的時候,刘慧華曾問:「你怎麽得的獎狀?」「沒有什麽,只不过是給國家多少作點工作唄!」这句話在刘慧華听來有點不是味道,她只好說:「也許我也能『只不过是給國家多少做點工作呢!』……。」
  今年二月間,刘慧華被調到三煉焦車間,她爱人知道这消息,又嚴肅地說:「三煉焦最坏,你們生產的焦炭,就是不要錢也沒人要!」
  「焦炭質量不好是眞的,可是你說的那一套沒有用;何况提高焦炭的質量,也是为了你們高爐生產!」刘慧華板着臉裝着生气地說。实际上她是在表白要改進焦炭質量的决心。她爱人懂得了她的意思,就高兴地說:「你們的焦炭質量不好,主要是生焦多、硬度不够,一到高爐裏煉鉄就好压碎,不但延長了煉爐時間,还容易造成懸料和崩料事故。还是設法改進吧,也許这正是『給國家多少做點工作』的机会呢!」
  刘慧華深入車間和老工人在一起硏究和翻閱圖紙,又託人轉借很多从苏联学習回來人帶來有關提高煉焦火焰、消滅爐裏生焦的筆記。就在春節那幾天,她白天晚間一直悶着头在家換算,……。把牛舌头磚拿下去,火焰就能提高,焦炭質量就好了,这是她硏究的結果。不过她又想:熱工站調整了三个多月,才把爐温調整好,这样作爐温不要又波動嗎?「从道理上是完全可以,你要大胆的試驗,遇着困难,多向同志和苏联專家請敎,我看是可以成的。」受到爱人鼓勵後,她連夜作好了改進方案。第二天她就去請敎苏联專家,專家称贊她大胆技術改革的精神,幷提出了幾點注意事項。結果試驗成功了。冶金焦質量由34.7%提高到37%以上,幷且又縮短了半小時結焦時間,全年可以給國家多生產八十八万九千多噸焦炭!
  在王振智獎狀旁边,出現了寫着刘慧華名字的新獎狀。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常义
责任者
王振智
相关人物
刘慧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