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学堡壘進攻迅速赶上世界先進科学水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7220
颗粒名称: 向科学堡壘進攻迅速赶上世界先進科学水平
分类号: N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科学堡垒进攻中,要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水平,需要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苏联的帮助以及自身的努力,可以逐步改变落后状况。培养新生力量也是重要任务。
关键词: 科学堡垒 世界先进水平 政府

内容

近20年來,世界上科学技術發展的速度確是飛躍前進,特別是社会主义國家的苏联,它以更快的步伐走在原子時代的最前面。正如布尔加寧同志所說:「我們面臨着一个新的科学技術和工業革命的前夕,这个革命就它的意义來說,远远超过蒸汽和电的出現而產生的工業革命。」这意味着不是像第一次工業革命那样用机器設备代替手工劳動,而是不断地用更新的、效能更高的机器設备來代替舊的机器設备,以实現生產过程全盤自動化。这說明世界上科学技術發展的速度和水平是史無前例的。
  隨着我國社会主义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必然增加对于科学技術和科学技術人材需要的迫切性。幾年來在党和政府正確的領導下,以及絕大多數科学技術工作者社会主义積極性的提高,我國的科学技術有顯著的發展。首先表現在數量上:現在全國高級知識分子有10多万人,其中解放後所增加的新生力量就占35%。这說明舊時代所遺留下來的高級知識分子是極为有限的,6年來新生力量的增加速度是相当大的。鞍山的情况也不例外,1949年恢復生產初期,全市僅有工程技術人員689人,現在僅据四个單位的統計即增加10倍之多。其次是在苏联專家的熱心帮助下,科学技術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如有的靑年技術員,掌握了生產技術管理工作,担任了副廠長職务;有的靑年工程師領導科学硏究試驗工作;从事黑色冶金設計工作的,大部分是靑年技術人員。因此,所有來鞍山参覌的外賓們,毫無例外地,为我們大量靑年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幹部参加重要生產工作而表示驚奇。
  但是,从整个國家建設事業需要說來,科学技術力量的發展顯然还是不相適应的。如果和世界科学技術的國际水平比較起來,我們更是远远落後了。所以党中央適時地提出了在12年內把我國急需的科学技術部門要赶上世界先進水平的号召。我們必須为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貢献出一切力量,以便迅速地改変我們科学技術上的落後狀况。
  这是不是可能呢,我們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我們有党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力的支持,为科学技術赶上世界先進水平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条件。我們在舊社会所夢想而沒有達到的一些願望,現在都在逐步实現了。其次有苏联和兄弟國家的帮助,这样就能够使我們少走弯路,迎头赶上。因此,我們特別要向在鞍山的苏联專家学習先進的科学技術与中國具体条件相結合的宝貴結晶。这是我們提高業务和科学技術水平的捷徑,也是我們赶上世界科学技術水平的重要方法。
  我們已經具备了学好科学的客覌可能条件,只看我們主覌的努力得怎麽样。根据我多年的体会,对靑年同志提出幾點希望:
  (一)要有長远的規劃。从自己現有水平出發,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進行有目的有系統地学習;不是想起什麽就学習什麽,不是今年学这門,明年就学那門,而是献出畢生的精力,鑽硏本行的業务或專攻自己的專業。这样,在一定時期內就会使本行業务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从此就成为跟着時代前進而前進的人了。要達到这个标準,还需要做到循序漸進,刻苦鑽硏,虛心向一切老一輩的專家学習。
  (二)要有頑强性。偉大的導師馬克思敎導我們說:「在科学上面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嶇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世界上許多著名的科学家、学者,他們都是經过了多年不屈不撓的頑强鬥爭,甚至是代復一代地不断硏究,才獲得成功,才为人類作出貢献。我們应該向他們学習,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刻苦的精神,要有熱情更要有耐心,要使自己具有經得起千錘百煉,为科学眞理貢献出整个一生的頑强性。
  (三)要有独立思考、大胆創造和集体硏討相結合的精神。学習上的依賴性和不相信集体力量的做法,其結果必然是導致工作的重復,力量的抵消,这是向科学進軍道路上的障碍物。因此,我們不但要做到独立思考和大胆創造,而且更要做到互相学習、互相帮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四)要努力学習馬列主义,提高自己的思想覚悟。今天对每一个向科学進軍中靑年的要求,不僅要有先進的科学技術,而且要有先進的思想。因此,必須加强政治理論学習,肅淸一切資產階級的思想殘餘,時刻關心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把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个人民的利益,只有这样,对工作才会感到熱爱,学習才会起勁。
  像我們这麽大歲數的科学家、工程師、技術員、会計師……,在向科学進軍中还担負着一項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努力培养新生力量,帶好徒弟,擴大我國科学隊伍。事实上,不僅老一輩的科学家、工程技術人員數量上远远赶不上國家社会主义建設的需要,而且現有的科学技術还需要靑年人來繼承和發展,他們是把我國科学技術推進到新的高峰的最重要的力量。正像接力賽跑一样,沒有新生力量來把木棒接替过去,那就不能迅速地赶上世界先進科学水平。另方面,全市靑年虽然向科学進軍的勁头很足,可是如果沒有人指導和帮助也是不行的。因此,培养新生力量是我們責無旁貸的光荣任务。
  現在,全市已有很多成老年工程師、技術員、会計師自覚地把这項光荣任务担当起來了,他們熱心地和靑年工人、靑年技職人員主動地訂立了師徒合同;还有的担任了靑年科学技術硏究小組的指導員。他們把培养新生技術力量看作是党和國家賦予自己的光荣責任,因而他們能全心全意地,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敎給靑年人。这样做,其結果必然会使我國科学技術水平得到迅速地提高。
  我希望鞍山所有的成老年工程師、技術員、会計師都能够伸手來,支持与帮助靑年更好地向科学進軍,讓自己年輕的伙伴能够很快地从自己手中把全部知識接过去,幾年內把他們培养成技術員、工程師、企業管理專家。同時,我們对靑年的培养、指導要耐心,也要嚴格,更要培养靑年大胆探求新科学的創造精神,使他們眞正做到「靑出于藍而勝于藍」,獲得新的成就,把我國科学技術推進到更新的水平。
  讓我們和靑年一代在一起,共同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技術先進水平而貢献出自己全部力量。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楊樹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