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成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6757
颗粒名称: 在生活中成長
分类号: K8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韩光华拒绝高薪诱惑,坚守岗位,培养美術学員,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 鞍山市 韩光华 坚守岗位

内容

一个陰雨的早農,我怀着敬佩的心情訪問了出席市文敎先進工作者大会的韓光華。
  这个从小就喜欢画画的22歲的小伙子,当他在1952年抱着一顆一定要当一个出色的美術工作者的雄心离開了学校,來到了鞍山被分配到一區人民文化館担任美術工作的時候,眞高兴極了。他想:这回可盼到了我給社会主义建設出力的時候了。由于他的工作很努力,不久,他就参加了靑年团。
  1953年上半年的一天,韓光華接到他姐夫从沈陽寄來的一封信,信上關切地寫道:……不久我就要辞去現職到北京电影製片廠工作,望你能够辞去職务前來接替我这个位置。这不僅可使你現賺190分的工薪変为350分,更重要的是我覚得工廠里的創作素材比你那兒丰富……」
  「到那里可以拿到350分,还……」韓光華的腦海裏在激烈的鬥爭着,「可是这裏搞美術工作的只是我一个人啊!我走了这兒咋办呢?」一股革命的事業心又安慰了他:「不!我絕不損公利己,我是个靑年团員啊!」他拿起筆連忙給他姐夫覆了一封信,他簡短地寫道:「……假如我去您那裏,这兒的工作所要遭到的損失是不可想像的,为了我們的祖國早日过苏联那样美好的生活,我反覆考慮过幷且已經决定:我無論如何不能离開这里。」
  以後韓光華更加勤奋地工作了。
  1954年一月的一天,一个有8个人参加的業餘美術学習班開課了。韓光華为了更多地培养美術学員,他和許多村政府和農業生產合作社取得了联系,動員發展学員。美術爱好者張春山嫌道远不好走,不敢走夜路,韓光華就天天下晚提着手电筒接送他;学員老馬,小孩很多,下班後家里的活脫离不開,韓光華就和学員們一起用星期天的時間帮助他把活都做出來,好讓他参加学習。
  韓光華边敎学边動員發展学員,1955年上半年他已培养出23个美術学員了。在去年合作化运動中,韓光華和学員用業餘時間繪制了300多幅宣傳画和漫画,在肅反运動中繪制了100多幅漫画,其中就有30多幅是学員繪制的。他和学員們晚間把各种画繪制好了後,白天就隨着宣傳車深入到大石头、千山、舊堡、馬驛屯等農村進行流動宣傳展覽。韓光華的流動展覽宣傳不僅走遍了一區的17个村莊,而且还到过远离20多里路人烟稀少的山溝里——李氏坊村。
  韓光華就是在这个平凡的工作中不平凡地工作着。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永崗
责任者
韩光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