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廠組織了新的生產平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6683
颗粒名称: 大型廠組織了新的生產平衡
分类号: TG3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大型轧钢厂在工业建设高潮中,为了完成比去年增加54%的生产任务,不断突破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最终达到了新的平衡。通过总结经验和采用新的轧钢法,第二架轧钢机提高了轧钢速度,使得三架轧钢机的生产能力达到了平衡。然而,轧钢能力提高后,热锯、辊道的速度出现了问题。热锯操纵工提出了去掉连锁装置的建议,提高了热锯能力。随后,加热工段也通过总结快速烧钢的经验,提高了加热炉的生产能力。最终,全厂解决了各工序的生产不平衡问题,轧钢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1%,全年可多生产7万吨重轨。
关键词: 轧制 安全生产 工厂

内容

大型軋鋼廠在工業建設高潮中,不断突破生產中的薄弱环節,達到了新的平衡。
  这个廠今年的生產任务此去年增加了54%。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須提高軋鋼速度,但第二架軋鋼机是一个薄弱环節,每軋制一根重軌要比第一架軋鋼机慢17秒鐘,比第三架慢13秒鐘,这样就限制了整个軋鋼工序生產能力的提高。因此,第二架軋鋼机必須提高速度,以保持軋鋼能力的平衡。这時,軋鋼工段工長李元輝總結了三班快速軋鋼的經驗以及苏联專家所提出的建議,提出了双孔軋鋼法;由于采用这个新的軋鋼法,第二架軋鋼机能同時軋制兩根重軌,每根的軋制時間比过去縮短13秒,使三架軋鋼机的生產能力達到了平衡。
  軋鋼能力提高之後,熱鋸、輥道的速度已赶不上軋鋼的要求。熱鋸操縱工徐守才提出了去掉38、39号輥道与熱鋸上的連鎖裝置的建議,执行後,熱鋸能力提高了20%。
  三架軋鋼机的生產能力達到平衡後,这个新的生產局面对上下工序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有足够的原料供应。加熱工段为了適应快速軋鋼的要求,增大了燒嘴,總結了兩年來快速燒鋼的經驗,綜合成快速燒鋼法,幷進行了試驗,結果每爐鋼坯的加熱時間縮短了30分鐘,加熱爐的生產能力提高21%,滿足了軋鋼的需要。
  全廠在逐一解决了加熱、軋鋼、矯直、加工、檢查等工序的生產不平衡問題後,軋鋼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1%,全年可多生產7万噸重軌。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李元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