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先進生產者运動持久地開展下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6593
颗粒名称: 把先進生產者运動持久地開展下去
其他题名: 賴若愚在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会議上作報吿
分类号: D4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赖若愚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会议上强调,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保证,提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工作方针,并阐述了社会主义竞赛的根本原则。
关键词: 赖若愚 先进生产者 报告

内容

【新華社北京3日消息】中華全國總工会主席賴若愚2日在全國先進生產者会議上,作了關于如何把先進生產者运動持久地開展下去的報吿。
  賴若愚的報告一共分五个部分。報告的第一部分是:全体職工的劳動積極性和創造性是建設社会主义的首要保証。
  賴若愚說,我國建設社会主义的計劃是一个宏偉的計劃,这个計劃在我國歷史上是沒有前例的。解放以來,我們在恢復國民經济和完成第一个五年計劃头三年的任务中所取得的成就,令人信服地証明了这个宏偉的計劃是可以实現的。
  賴若愚說,究竟是什麽力量使我們做出已有的成就,幷且保証我們在社会主义建設事業中一定能够取得勝利呢?这个力量就是在自己的光荣的先鋒隊——中國共產党領導下的中國工人階級和全体人民;这个力量就是中國共產党領導下的工人階級、農民和知識分子的鞏固联盟。这个力量加上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对我們的兄弟般的帮助,加上全世界人民对我們的支持,它就是無敌的,它保証了我們偉大的社会主义建設事業的必然勝利。
  賴若愚說,我國的工人階級正在建設着自己的國家,建設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在我國,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一致的。他說,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起,隨着我國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國職工的劳動条件和生活狀况已經有了重大的改変。幾年來,我國的就業人數每年都有很大的增長,工人階級的隊伍在迅速地擴大起來;我國職工的現行工資,比之1952年又有了提高,幷且將提前達到1957年的水平。到1955年,我國職工中有五百七十万人享受了劳動保險;在今後一兩年內,我國的絕大部分職工將都能享受劳動保險。幾年來,在許多風景优美的地區已經建立了不少工人療养院,在工礦區和大企業里已經建立了很多个文化宮、俱樂部和运動場。这些,是我們工人生活中过去从來沒有过的事。賴若愚說,为了建設自己的國家,建設自己的生活、建設社会主义的劳動,是工人階級自覚的劳動,我國職工的新的劳動态度就是在这个基礎上產生,幷且日益鞏固和發展起來的。賴若愚說,我國工人階級的劳動積極性和創造性,集中地表現在社会主义競賽中。解放以後,隨着工人階級政治地位的根本変化和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競賽就很快地在全國許多地方開展起來,現在,它更以空前廣泛的規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起來了。在競賽中,涌現了大批的先進生產者、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單位。这些先進人物和先進單位,都是以創造性的劳動突破生產定額、創造新紀錄、節約地利用國家財富的榜样。在各產業部門、各地區的先進生產者的帶動下,經过全体職工的努力,1956年第一季度全國國营、地方國营和公私合营3,000多个重點企業的總產値計劃完成了105%。
  賴若愚說,在我們建設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还橫着無數的困难,我們必須充分地估計到这些事实上存在着的困难。但是,在中國共產党領導和敎育下的中國工人階級,必然会用自己的剛强的樂覌的革命精神,用对待建設事業的負責精神和無窮的智慧來克服一切困难。工人階級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我們建設社会主义無窮無尽的力量源泉,是我們建設社会主义的首要保証。
  賴若愚在報告的第二部分中对「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針作了說明。
  賴若愚說,我們一切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超額完成社会主义建設計劃。为了達到这个目的,我們的工作都必須遵照党中央所指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針來進行。这就是要求生產廠礦和基本建設單位在好和省的前提下生產得又多、又快,全面地超額完成各項技術經济指标。
  賴若愚指出,当前,値得引起我們特別注意的是,我們的產品質量一般还不高,有些產品的質量是很不能令人滿意的。我們必須改変这种狀况,努力改善產品的質量。他說,提高產品質量对于發展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有極大的意义。提高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这就是嚴肅地对待自已的工作,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設事業負責,就是对人民負責。同時,賴若愚指出,我們还要特別注意加强新產品試制的工作。必須加速擴大新產品的數量和提高新產品的質量,这是为我國國民經济的技術改造奠定基礎的重大工作。賴若愚指出,要做到「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特別是要做到提高質量、試制更多的新產品,第一要提高技術水平,加强技術管理工作;第二要加强劳動紀律,特別是加强技術紀律,第三要加强劳動保護工作,为工人的劳動創造必要的良好条件。
  賴若愚在報告的第三部分里說,什麽是社会主义競賽的根本原則呢?槪括說來就是:「互相学習、互相帮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賴若愚說,社会主义競賽要求先進生產者熱情地耐心地帮助其他在生產上暫時落後的職工。我們决不能以固定的覌點去看待那些在生產上暫時落後的同志。無數的事实吿訴我們,只要我們熱情地關心他們、耐心地帮助他們,不少过去所謂落後的同志,是完全可以変为先進生產者的。
  賴若愚在報吿里着重批判了「优勝劣敗」的思想。他說,某些人为了自己爭取「优勝」,就希望別人「劣敗」,不願意把自己的先進經驗吿訴別人,深怕別人進步了,就顯不出自己的先進。这完全是一种資本主义思想的餘毒在作怪。另一方面,我們还要看到,先進生產者也不一定处处都是先進的,只有在互相学習和互相帮助中,才能取人之長補我之短。先進生產者之所以先進,是經常向廣大群众学習的結果。先進經驗也只有廣大群众互相補充才能更加完善起來。若是一个先進生產者或者一个先進工廠自己以为什麽都比別人强,驕傲自滿起來,那就会从先進的位置上跌落下去。因此,我們大家要想不断地先進,在先進的基礎上再求先進,那就要經常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互相帮助、互相学習的过程也正是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过程。
  賴若愚說,在互相学習、互相帮助、取長補短、同共提高方面,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的合作起着重大的作用。最近有很多重大的革新事迹,就是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合作的結果。此外,我們还应該注意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劳動协作。班与班、組与組要相互协作,上下工序要相互协作,職能部門和生產車間要相互协作,廠与廠、公司与公司之間也要密切配合。我們要工作得像一个管弦樂隊一样的和諧,彈奏出向社会主义進軍的雄偉歌曲。
  賴若愚在報告的第四部分中說,我國工人階級要成为有高度文化的、能夠掌握現代科学技術的階級。
  賴若愚說,我國的社会主义建設事業正在迅速向前發展,許多新建和擴建的企業正在陸續投入生產,許多舊企業正在進行着技術改造,我國的生產中將要越來越多地采用最新的、現代科学技術的成就。只有把我們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術水平大大提高,才能够掌握这些新的技術,才能够滿足整个建設事業对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大量需要。我們每一个工人、每一个先進生產者,只有在提高了文化,掌握了技術的情况下,才能在生產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賴若愚說,改変我國工人階級文化水平和科学技術水平的落後狀况,这是我們建設社会主义的事業中有决定意义的任务之一。使我國工人階級具有高度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術水平,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做好那一件工作是容易的呢?推翻幾千年的封建統治应該說是困难的,但是我們完成了;推翻帝國主义在我國的侵略势力和蔣介石集团的統治应該說是困难的,但是我們也完成了。同样,我們也可以說,当前的这个任务是困难的,但是在中國共產党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經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完成。
  賴若愚說,幾年來,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在帮助工人提高技術水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創造了很多有实际效果的办法。比如,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変速箱車間实行了「連鎖」敎学法。現在这个車間已經有80%的人参加了这样的学習。另外各地工程技術人員还主持或者参加了技術学習班、技術硏究会,組織了包敎包学等等。在目前,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發展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幷且加强在实际生產中同工人的合作。
  賴若愚指出,提高文化水平,是掌握科学、技術知識的前提。現在,我國廣大職工群众学習文化的熱情是很高的,这是社会主义熱情高漲的一种表現。在帮助職工提高文化水平方面,我們的知識分子和已經掌握了文化的工人应当努力貢献自己的力量。
  賴若愚報告的最後一部分是:打破保守思想,反对官僚主义。
  賴若愚說,在我們的社会主义企業里,全体工作人員的努力目标是一致的,从工人到企業的領導者都是共同为完成國家計劃而努力的。但是在社会主义企業里,仍然是存在着矛盾的,这种矛盾就是新与舊、先進与落後、積極与消極的矛盾。我們的社会主义建設事業,就是要从不断地克服这些矛盾中發展起來,也就是說,要不断地支持新的、先進的、積極的事物,使它們生長和推廣,不断地消除舊的、落後的、消極的事物,使它不能阻碍我們前進。克服社会主义企業的內部矛盾的主要方法是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这种矛盾的力量就是党的領導和廣大職工群众的負責精神,就是廣大職工对于企業管理工作的監督。最近的事实淸楚地說明,只要我們能够揭露和克服矛盾,打破保守思想,就能大大地挖掘企業的潜力。
  賴若愚說,要打破保守思想,就要反对脫离实际、脫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廣泛地開展群众性的自下而上的批評,建立起群众性的監督制度。每一个職工都应該以高度的國家主人翁的責任心,來關心企業的生產,在職工大会上,在生產会議上,在工会小組会上,或者采取其他的方式,嚴肅地揭發一切阻碍生產發展的右傾保守思想和官僚主义現象,幷且積極提出改進生產的建議。如果我們容忍保守思想和官僚主义,就等于延緩社会主义設建的進程。
  賴若愚指出,反对右傾保守傾向和官僚主义,决不是消極的空喊,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去調查硏究,具体分析企業中的生產關鍵和薄弱环節,要發揮集体智慧來解决这些生產關鍵和薄弱环節。此外,我們还必須注意,在工礦企業里,不能够片面强調「打破常規」。对那些多半是屬于管理制度方面的、官僚主义的「常規」,經过認眞的硏究和一定的組織手續是应当打破的。可是有關生產技術方面的常規,例如工藝技術規程、安全技術規程,那是决不可以隨意打破的。当然,工藝技術規程、安全技術規程也幷不是一成不変的,可是要改変这些常規,必須經过技術上的審查鑒定,而且要經过嚴格的手續。否則就会造成灾害。如果借口「打破常規」,隨意違反这些規程,以致增加了廢品,增加了事故,那是完全不許可的。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賴若愚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