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的生產成績迎接「五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6366
颗粒名称: 以新的生產成績迎接「五一」
分类号: F243.5
摘要: 本文主要报道了鞍钢所属各厂青年职工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创造新的生产成绩,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情况。文章列举了多个厂、车间、班组的先进事迹和创纪录数据,展示了青年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劳动竞赛 五一节 鞍山市

内容

鞍鋼所屬各廠靑年職工積極投入社会主义劳動競賽,幷紛紛創造出新的生產成績,來迎接「五一」國际劳動節。煉鉄廠第一号高爐全体職工表示爭取在紅五月中命名为靑年爐;他們認眞地学習了「共靑团」号高爐的先進經驗,从4月1日到19日,每天都全面、均衡、超額地完成了國家計劃,幷为國家多生產了752噸优質生鉄。燒結總廠第一磁选靑年車間丙班工人,看到甲乙兩班創造了新紀錄後,認眞地学習了上兩班的先進經驗,也創造了超过日計劃29.2%的新紀錄。第二薄板廠靑年職工提出:向先進看齐,和時間賽跑,創造新成績,做个突擊手,迎接「五一」節的响亮口号。人人都以出色的劳動,在实現着自己的諾言:馬殿章靑年小組,在4月9日剪0.6粍鋼板時,創造出8,756片剪断新紀錄;乙班耿生華軋鋼机小組的11名靑年工人,4月11日在軋0.8粍鋼板時,創造了比过去最高紀錄2,800片还多228片的更新紀錄。大型軋鋼廠爭取命名为靑年班的甲班軋鋼机、熱鋸工人,和靑年爐的伙伴們一起,在4月7日軋制十八号槽鋼時,創造出每小時軋85根、班軋450根新紀錄,比过去最高紀錄还提高了4.8%;炶火班的工人們为爭取命名为靑年班,三班展開了質量競賽,从4月1日到15日,質量普遍達到了99.91%,超过國家指标1.42%。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楊貴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