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士斌种土豆的經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617
颗粒名称: 單士斌种土豆的經驗
分类号: S5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单士斌分享了种土豆的经验:选种、削栽子、播种、施底肥、覆土和铲趟等步骤,强调及时铲趟和浅耕。适合各地土质和其他情况,鼓励社员讨论并提供更好的经验。
关键词: 单士斌 种土豆 经验

内容

一區鞍山城村高級社副主任單士斌,从1950年到1955年所种的土豆是年年好收成,而且一年比一年强。1955年每畝土豆是7,100斤,下槎白菜还收1,500斤。現在把他的栽种方法介紹給大家参考:
  选种:选种要分開头槎和二槎,不要混合一起,头槎是用北滿种,二槎用当地种。因为头槎較二槎晚出10天,兩槎的种不能混在一起,播种也不能在一塊地裏,最好各种各的。种选好以後,裝在麻袋裏擺在炕上發芽,一天轉動一次,約3天,看到有小米粒大的黃芽就行了。
  削土豆栽子時,按照長芽的位置削成三角形,最好大點,母大子肥,長出來的土豆也大。
  播种:場地挖溝4寸半深,加上人走牲口絆拉,差不多只剩3寸半深,正適合种馬鈴薯的深淺。下秧要根据肥料性質决定,如用小灰(草木灰),可采用前面挖溝,後边順溝撒的办法,每畝地以250——350斤为标準;如用硫氨,就先下种。株距7寸,株与株之間3寸半的地方,捻一攝硫氨擺上,每畝地以35斤为标準。草木灰是种土豆最上等的肥料,如果都采用草木灰,硫氨可以一點不用。为了增產,需要合理密植,行距可按老習慣1尺8寸,改为1尺6吋。下种施底肥以後,就用草糞或馬糞、猪糞、牛糞覆上(忌用大糞),黃土地覆2寸半厚,砂土地覆3寸厚,然後再覆上一層細土就可以了。
  播种時間,最好在穀雨以前种完;按今年的季節,也就是需要在農曆3月初10以前种完。
  鏟趟:土豆在地裏生長的時間不長,在地下結果是很早的。因此,鏟趟要及時、要淺。苗長出到七成時,就要開鏟,用小犁趟1遍;長到4寸多高時,就要鏟2遍,趟時要張口壠。只許兩遍,不能再鏟趟了。不論头遍和2遍鏟趟,都不宜过深,只要破土就行。如果地裏長了草,就用人工拔,拔時注意不要帶動泥土,草如長在土豆根部,就一手扶秧,一手將草斜拔掉。
  当然,單士斌的經驗不一定都適合各个社的土質和其他情况,也許还有更好的經驗和种土豆的能手,希望各个社討論,提供出更好的經驗來。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張实
责任者
單士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