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老趙头学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205
颗粒名称:
老趙头学文化
分类号:
G7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老赵是铸造车间的值班主任,因不识字遇到很多困难。他参加了识字班学习,起初受到嘲笑和干扰,后来下定决心坚持到底,最终摘掉了文盲帽子,能够看懂工作小票和写工作记录,并运用算术。
关键词:
铸造车间
文盲
识字
内容
夜深了,愛玩好耍的孩子們,都乎乎的睡着了。老趙,戴着一付黑框的老花鏡,伏在桌上,把一天的語文習題作完了,接着又演起算術的習題來。已經55歲的趙恒林,就这样早起晚睡,孜孜不息地進行文化学習,來提高自己的工作的本領。
老趙,是异型鑄造車間的値班主任。論技術,翻砂这行,他幹了30多年,一般的鑄件,不見圖紙、样子,就知道这个鑄件的形狀。可以說:他是一个熟練翻砂的老幹將啦!但是,一提起看書識字來,可就是「隔山望老牛」,連點影兒也沒有。二年前,他連自己的名子也寫不出來。
这不識字的人,苦处可就多了。尤其是,老趙的工作很複雜,一天不是这个組長送張鉄水用量單,就是那个組長要領點材料,一会兒,再不就來个工人遞个請假的申請書。一樁樁的事情,使得老趙一急就一身汗,就是因为不識字。这苦处,眞是八天八夜也說不完。
为了解除这个苦处,早在1953年,老趙就参加了新華速成識字班学習。起始学習的勁头挺足,可是後來有些年靑人,一見老趙就逗他說:「这麽大年紀的老头子还上学啦!」一些上年紀的人,見他也說:「都土埋半截子,耳聾,眼又花,还扯那个!」後來,老趙一連幾天因为廠裏工作忙,回家就沒赶上上学,再加上那些諷言諷語,把他弄的也有些棉軟,結果掉了隊。
1954年,廠裏成立了中級班。老趙听到信兒後,馬上找到專職敎員孫耀东,說:「老孫!这回我下决心学到底;你要看我有一點退步,就打我的嘴巴子!」
学習班開課了,本來剛識三四百字,現在又学語文又学算術,这对老趙來說,眞是拿鴨子上架呀!三加五明明是八,可是他一算就在紙上亂打圈子,也寫不出來。以後老師吿訴他說:「不是有句老話,『熟能生巧』!多練習幾遍就好啦!」
老趙学習的决心,这回可坚定了。不論颳風、下雨或有什麽重要事,總不耽悞課,也不遲到和早退。每天書不离身,有空就打開看,不会就問別人:老師留下來的習題,都按時作好,幷能多多的練習。
一年以後,老趙头摘掉了文盲帽子,他已是高小班的学員了。現在,他不但能看懂工作小票,也会寫工作記錄了;不但能開材料單,也会作材料計劃了;同時,也能运用算術的加、减、乘、除法,向各个工段分配任务了。有了这个收獲,老趙是多麽兴奋和愉快啊!
这是趙恒林親筆寫的字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戴忠喜
责任者
趙恒林
相关人物
孫耀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