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煉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576
颗粒名称: 友誼煉鋼
其他题名: 柯烈斯尼柯夫在煉鋼廠的快速煉鋼表演
分类号: F426.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柯烈斯尼柯夫是苏联一位优秀的炼钢工人,在中国鞍山参观期间进行了一次快速炼钢表演。他展示了高超的炼钢技术和工作态度,深受鞍山炼钢工人的欢迎和尊敬。
关键词: 炼钢厂 炼钢表演 青年团

内容

柯烈斯尼柯夫
  十月八月夜裡,參加我國靑年社会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会後來鞍山參覌的苏联靑年代表团团員、榮獲苏联優秀煉鋼工人称号的柯烈斯尼柯夫同志,出於鞍鋼煉鋼廠工人的要求,在煉鋼廠做了一次快速煉鋼表演。
  这天,当煉鋼廠工人知道柯烈斯尼柯夫決定給他們做快速煉鋼表演的消息以後,愉快、興奮在激動着他們的心。煉鋼工人們成天地学習着苏联快速煉鋼經驗,今天他們就要看到苏联優秀的煉鋼工柯烈斯尼柯夫的精彩表演,誰能不愉快、不高興呢?八号平爐煉鋼工王守文这天正趕上歇班,他愛人又到医院去生孩子去了,家裡有個小孩子需要他照顧,可是他也不願錯过这個机会。不僅是他,这天晚上,凡是应說下班回家的煉鋼工都沒回家,还沒到接班時間的煉鋼工也提早七、八個小時來了。所有的煉鋼工都在圍着柯烈斯尼柯夫,看他的精彩表演。他們有着一個共同的心情,就是要从柯烈斯尼柯夫身上学到精深的煉鋼技術。
  一号平爐乙班煉鋼工李尙忠,在開始時还替柯烈斯尼柯夫担心。他認爲:不論是誰,騎慣了自己的自行車,再騎別人的自行車,總有些不便。平爐更不同自行車,要到生疎的平爐去煉鋼,那是相当困难的。李尙忠过去在七号平爐当煉鋼工,他想起他初到一号平爐当煉鋼工時,所遇到的困难。爐子的脾氣摸不透,鋼也煉不好。況且柯烈斯尼柯夫和他还不同,他是煉鋼廠的,而柯烈斯尼柯夫第一次到中國來,对一号平爐一點不熟悉,覌察一会就開始煉鋼,这怎能不使李尙忠担心;可是他这种担心,还沒有过一兩小時就消失了。柯烈斯尼柯夫的煉鋼技術眞是高超的,他沒有因爐子生疎而影响工作。
  裝料了,柯烈斯尼柯夫担当煉鋼工,还有一些煉鋼廠工人帮助他工作。他細心檢查每槽原料。原料裝進爐裡後,他也要看看散佈的情形。这种認眞、細心的工作態度,首先感動了煉鋼工人。李尙忠拿起藍眼睛往爐裡一看,原料在爐裡成爲一個丘陵形,中間高兩头低。他懂得这樣裝料可以使中間和兩头的原料都能受到煤氣的燃燒,顯然能够縮短熔化時間。他想:「我們裝料時往往把兩头裝高了,裝成一個盆地一樣,中間的原料不能充分受到煤氣燃燒。过去怎麽沒注意到这一點呢?」李尙忠思索了一氣,得出結論:还是怪我們沒有像柯烈斯尼柯夫这樣細心啊!
  柯烈斯尼柯夫在煉鋼中的每一個活動,都吸引着人們的眼睛。柯烈斯尼柯夫每当看完了爐子裡的情況後,一定要到儀器室裡去一趟,回來時再从每個窺視孔往爐裡詳細地看爐況,然後还要到儀器室裡去,他總是不停地來回走着。这,又和我們的煉鋼工不一樣了,很多煉鋼工跟他到儀器室去看儀器表,才知道他每次來都不白來,不是調整高爐煤氣、煉焦煤氣的流量,就是調整一下空氣流量。他要保持爐內的高温,但又防止爐頂被燒化。
  「在裝料時,我看柯烈斯尼柯夫把煤氣流量開到五千五百立方米,这樣大胆的做法,我从來沒有看見过。」莊玉亭特意吿訴我。
  「我們裝料時開到多少呢?」
  「我們只開到四千立方米左右,眞是笑話,我們在煉鋼時雖然不敢加大煤氣量,但爐頂有時还是被燒化了。」
  「爲什麽柯烈斯尼柯夫把煤氣開到五千五百立方米,反而不化爐頂呢?」我又問。
  「你沒看到嗎?柯烈斯尼柯夫走的多勤,」这時柯烈斯尼柯夫又到儀器室去了,莊玉停指着他对我說:「他經常看爐頂的變化,又經常調整煤氣、空氣的流量,这樣才能保持高温又不燒化爐頂。我們就不这樣,老在爐前轉轉,生怕化爐頂,不大到儀器室去調整煤氣、空氣的流量,結果有時爐頂就燒化了。」
  「我看不光是这樣,」在我們旁边的另一個煉鋼工人揷了一句說:「这裡可能还有別的技術。」大家承認他的看法,但究竟有什麽技術,就看不出了。二号平爐煉鋼工沙忠新很細心,他看出了柯烈斯尼柯夫多使用煉焦媒氣,少用高爐煤氣。这是什麽道理呢?他沒有琢磨出來,問別人,別人也沒想通,只好先放下,等煉完鋼再向柯烈斯尼柯夫請敎吧!
  平爐門噴出的火焰把平爐前照得通亮,人們忘記了夜晚的來臨。給柯烈斯尼柯夫準備的晚飯他也沒吃。他不願自己在煉鋼中抽出一分鐘來做別的事情。在爐況比較穩定的時候,他就帮助工人加料和取鋼樣,还要到爐下看看蓄熱室的情況。所有的工作他都要过問,那怕發現一點點,在我們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小問題,柯烈斯尼柯夫也不忽略过去。有一次爐裡东边的鋼水沸騰情況良好,小泡非常均勻,但西边的鋼水稍有些渣子,柯烈斯尼柯夫就及時往西边加了粘土塊,結果西边的鋼水也和东边一樣沸騰起來。他这种不放鬆一個細小問題的精神和工作態度,敎育了大家,使每一個人都欽佩和受到感動。
  精煉快要結束了,就要開始純沸騰,人們着急地等着加錳鉄,好出鋼。就在这時,柯烈斯尼柯夫要領着工人進行補爐。这又奇了,不是出完鋼才補爐嗎,他怎麽沒出鋼就要補爐呢!可是誰也沒有懷疑,柯烈斯尼柯夫的決定,就学着柯烈斯尼柯夫補爐的樣子開始補爐了,因爲他在整個煉鋼过程中所表現的卓越技術,使大家相信他的決定是不会錯的。
  「这樣補爐有什麽好处呢?」工人們的心裡实在放不下这個問題,找個机会向柯烈斯尼柯夫提出來了。
  「純沸騰前補爐,燒結的時間長,燒的結实,出鋼後再少補一層就妥了,这就不必用很多的時間來補爐。一方面給下班創造了好的條件,另一方面能提高有效煉鋼時間。」柯烈斯尼柯夫的回答簡單而又明瞭。
  錳鉄加完,隨着出鋼的信号响了。百噸吊車把鋼水罐吊到平爐下边。柯烈斯尼柯夫把手一擧,只听「呼」的一声,平爐出鋼口冒出团团的黃煙,金紅色的鋼水像瀑布一樣流到罐裡,金花飛濺在鋼水罐的周圍。
  「煉鋼時間是七點五十五分!」曾廠長宣佈後,四圍立刻响起了掌声。大家圍住了柯烈斯尼柯夫,和他握手、擁抱。單長巨、李尙忠、王凌好一擁而上,把柯烈斯尼柯夫高高擧起。煉鋼工人們雖然不能用語言向柯烈斯尼柯夫表達心意,但是他們的眼睛,他們的擁抱比什麽都能更確切地表達他們內心的複雜的感情。
  一号平爐,國家規定的煉鋼時間是十點半,一号平爐工人在日常煉鋼中,往往是十點鐘以上。用七、八個小時煉出一爐鋼,过去雖然有过,但爲數不多。可是柯烈斯尼柯夫剛一來,用七點五十五分就煉出一爐鋼,而且又是根據計劃要求煉出來的。眞是「神手」啊!李尙忠看完了精彩的煉鋼表演,明白自己替柯烈斯尼柯夫担心是多餘的。
  柯烈斯尼柯夫在煉鋼中毫無保留的把技術敎給了大家。爲了把自己十二年的煉鋼經驗敎給中國煉鋼工人,在九日上午又開了座談会。在这個座談会上,他詳尽地講了他自己和他的工廠——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冶金联合企業第三平爐車間在煉鋼中的經驗。
  座談会,又是煉鋼工人們的好机会。在柯烈斯尼柯夫煉鋼操作中,大家沒看懂的問題都提出來請柯烈斯尼柯夫解釋。爐裡要高温又不化爐頂的問題,多用煉焦煤氣,少用高爐煤氣是爲了什麽,都得到解釋。在生產中的困难,像如何保護好出鋼口、煉好爐的問題,柯烈斯尼柯夫也介紹了他們的經驗。柯烈斯尼柯夫的快速煉鋼表演使大家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將大大有助於煉鋼廠工人更好完成國家給他們的任務,大大有助於他們更好完成社会主義建設計劃。
  臨別時柯烈斯尼柯夫要求煉鋼廠工人們以後要經常通信,互相交流經驗,讓中苏兩國的煉鋼工人並肩前進!
  柯烈斯尼柯夫和煉鋼廠的廠長、工人硏究爐內情況
  (戴振武攝)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偉
责任者
柯烈斯尼柯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