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講淸政策,依靠群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312
颗粒名称:
講淸政策,依靠群衆
分类号:
F32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鞍山市达道湾村在“三定”政策中,解决了农民的顾虑,依靠群众完成工作。通过纠正过去统购统销中的不合理现象,使农民在定销、馀粮和生产上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计划明年开荒增产粮食,为国家多做贡献。
关键词:
鞍山市
达道湾村
建设
内容
今年春天二區達道灣村貫徹「三定」政策時,農民們是不摸底的。这次「三定」到戶開始前,農民們存在着不少顧慮,如怕產量定高了打不了那些粮食,怕國家買去了粮食自己不够吃,怕受災了國家不減免等等。我們試點工作組認爲,只有具体解決了農民对「三定」政策的懷疑,使農民明確了「三定」的好处,才能把「三定」落戶工作做好。在組織「三定」政策学習時,我們本着使「三定」政策爲廣大農民所澈底掌握和瞭解这一原則,首先召開了村的党支部委員会,吸收了村幹部、团支部書記、婦女主任等在農村起領導和骨幹作用的人員參加,講淸政策、做法,然後組成「三定」到戶工作組,以雨天時間反覆討論学習政策,解決了農民群衆对「三定」政策的糢糊看法和思想顧慮。
在「三定」到戶这一工作中,我們体会到:任何一項工作,必須使農民掌握了政策,依靠群衆,才能做好。这次在達道灣村的「三定」落戶工作,我們不但依靠党、团、村幹部等实際領導这一工作,並且把办事公正、熟悉地段和能寫会算的老農民也組織起來,來完成这一複雜的工作。他們是旣掌握政策、又熟悉情況的,他們定出來的數字,就合乎農民的实際情況,基本上不致有很大差別。
經过这樣做了之後,糾正了过去統購統銷中不合理現象,消滅了收購「过头粮」,消滅了不該供应而供应了的、該晚供应的而早供应了的現象。去年全村賣給國家十餘万斤的粮食,有的農民賣了自己的口粮,粮食賣光就要求國家供应粮食。如陳玉太去年將口粮賣給國家六百斤,而又从國家買回六百五十七斤;今年「三定」落戶後,他是自足戶,不用賣粮也不用買粮了。这次定銷是根據何時缺何時供应的原則,在農民缺粮時合理供应。今年十月到明年三月是農民有粮季節,这六個月僅供应四万一千九百二十六斤,佔全村全年統銷量的百分之廿四點八,而七——九月份是靑黃不接季節,三個月就供应八万一千二百六十六斤,佔全村全年統銷量的百分之四十八點一。这次「三定」落戶後,也糾正了应賣餘粮而不賣的不合理現象。
落戶後群衆反映:「这樣作是合情合理的,我們过去賣了口粮,結果还得國家供应粮食,來回搗騰,躭悞時間。按照这個办法做,咱們心裡有底了,今後努力生產,自己的餘粮就更多了。」
落戶後該村需用粮、全村餘粮和國家供应缺粮戶的粮,全年全村共有粮九十八万三千三百八十七斤,平均每人每年有粮六百六十七斤,比全國每人每年有粮五百五十斤尙多一百一十七斤,該村的粮食是很充裕的。
「三定」落戶後鼓舞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爲了增產粮食,群丰農業生產合作社定出了增產保收計劃,在今年秋收時保証輕拿輕放不掉粒,割稻子不削穗不倒梱,計劃今年秋收每畝旱田增產六斤粮食,水田增產七斤粮食,並計劃明年再開荒二十畝稻田。金龍台互助組今年開荒四十七畝水田,明年还打算開荒三十畝水田,爲國家多增產粮食。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德魁
责任者
白克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