敎育第二代是每個人的責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1398
颗粒名称: 敎育第二代是每個人的責任
分类号: G527.31
摘要: 兒童是祖國的希望,是革命事業的繼承者,因此培養和敎育兒童,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每個人特別是每個家長應該關心的事情。黨和人民政府對兒童是非常關懷的,憲法上明確規定:「母親和兒童受國家保護」。由於黨和政府的關懷,幾年來隨着生產的發展,我市的保育機構也在迅速的增加:現在全市已有幼兒園十一處,託兒所、哺乳室一百三十三處,兒童保健所一處,小學校一百三十一處。因此,我們必須加强對兒童的敎育,積極扶植兒童新品質的成長,抵制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最後讓我們加强對子女敎育的責任感,把兒童培養和敎育成有知識,善於勞動,體魄健壯,又有鬪爭毅力,勇於克服困難,善於用智慧,有創造才能的社會主義的新人!
关键词: 鞍山市 教育 学校

内容

兒童是祖國的希望,是革命事業的繼承者,因此培養和敎育兒童,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每個人特別是每個家長應該關心的事情。
  黨和人民政府對兒童是非常關懷的,憲法上明確規定:「母親和兒童受國家保護」。由於黨和政府的關懷,幾年來隨着生產的發展,我市的保育機構也在迅速的增加:現在全市已有幼兒園十一處,託兒所、哺乳室一百三十三處,兒童保健所一處,小學校一百三十一處。
  在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階級鬪爭更加複雜和尖銳化了。這從我們鞍山的實際情況也可以看出。某些兒童由於受不法資本家和流氓的欺騙和腐朽思想的影響,而變成偷東西、破壞社會秩序的壞孩子。因此,我們必須加强對兒童的敎育,積極扶植兒童新品質的成長,抵制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這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成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有用的人。要實現這個願望,必須在孩子的幼年時期,就注意培養敎育他們,使他們成爲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而又健壯、活潑、勇敢、誠實的智、德、體美全面發展的人。這是每個做父母的光榮義務,也是我們國家和每個人、每個敎育機關和家庭的共同責任。
  目前一般作父母的對子女的學習、生活和行爲是關心的,並能運用正確的觀點、方法敎育子女。但也有不少家長沒担負起敎育子女的責任,對子女的學業和道德行爲不聞不問,認爲子女旣然進入學校就算完成父母的責任了,或認爲自己工作忙,沒有工夫敎育,學校可以完全負責敎育了。採取這種養而不敎的態度是很不對的。還有的父母不善於說服、影響、敎育自己的子女,常常採取一種簡單急燥的態度,或者單純的用懲罰的辦法。個別人還錯誤的認爲「棒頭出孝子」「不打不成人」。還有的人對子女只是嬌養溺愛,不知道敎育。他們覺得子女最理想的生活,是吃的好,穿的好,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了貪圖享受、安逸的思想。這對子女並不是眞正的愛護,只能給孩子的心理造成種種缺陷,思想受到不良影響。有的母親甚至對孩子的日常行爲完全採取放縱的態度,不論孩子說什麽、作什麽,都是聽之任之,有時還在敎師、敎養員面前掩飾孩子的錯誤行爲,甚至替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爲作辯護和解釋,這就助長了孩子不守紀律,任性胡爲的壞習慣,這就害了孩子。萬傳和的事情不正是很好的例證嗎?
  上述對待子女養而不敎、粗暴行爲及嬌養溺愛不負責任的敎育觀點和方法都是資產階級的觀點和方法,應該澈底的肅淸。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思想方法敎育子女。
  愛護兒童是新社會的特徵,也是新中國人民的一種共產主義美德。因此人人有責任來培養敎育新的一代。在敎育當中,我們應該做到:一、經常注意啓發和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感,激發他們樹立高尙的理想和志願。二、敎育兒童好好學習,使他們逐步地牢固地掌握知識,要讓所有的孩子懂得,要使自己將來眞正成爲一個有用的人,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就一定應當好好學習。三、注意培養兒童勞動觀念,逐步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敎育他們熱愛勞動尊重勞動者並且要養成勞動習慣。四、關懷兒童的健康,適當地讓兒童作些體育活動。五、注意美育,要使兒童懂得欣賞美好的事物,豐富他們的生活,培養他們優美的情操。在敎育方法上,要堅決地糾正目前還較普遍存在的兩種不良傾向:一種是嬌生慣養;一種是粗暴的打罵虐待。這些都會損害兒童的身心健康。必須堅持長期採取正面說服敎育,耐心地啓發、誘導,反對粗暴、打罵、懲罰態度。更値得提出的,做父母的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子女的重大影響。也就是說,做家長的必須以身作則,模範地影響兒童。同時一定要做到家庭敎育和學校敎育的密切配合。
  最後讓我們加强對子女敎育的責任感,把兒童培養和敎育成有知識,善於勞動,體魄健壯,又有鬪爭毅力,勇於克服困難,善於運用智慧,有創造才能的社會主義的新人!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宋莉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