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格十卷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八史經籍志二》
唯一号: 060135020230002748
作品名称: 太極格十卷
文件路径: 0601/01/object/PDF/060113020230000026/001
起始页: 0046.pdf
责任者: 岑義 撰
陸象先 撰
徐堅 撰
唐紹 撰
邵知新 撰
陳義海 撰
張名播 撰
張處斌 撰
羅思貞 撰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06.2
主题词: 中国文学-古代文论

作品简介

《太極格十卷》,戸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岑義、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陸象先、查散騎常侍徐堅、右司郎中唐紹、刑部員外郎邵知新、大理寺丞陳義海、評事張名播、右衞長史張處斌、左衞率府倉曹參軍羅思貞、刑部主事閻義顓等刪定,太極元年上,收录于《唐書藝文志》。

知识出处

八史經籍志二

《八史經籍志二》

本书追溯了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和藏书的发展历程。自秦始皇焚书后,汉代重新整理出《六经》,但传承过程中简编散乱,学者难以得其真义,于是章句之学兴起。随后,注解、箋解、义疏等流派相继出现,对经典进行解释和阐述。同时,史官记录了三皇五帝以来的世次和国家兴亡,而传记、小说、方言、地理、职官、氏族等也均源于史官。自孔子时代起,儒家经典开始修明,道家老子等也著书立说,形成了诸子百家的局面。文章还描述了历代文章与时代的兴衰关系,以及书籍的收藏和整理过程。从汉代到唐代,书籍的分类逐渐明确,形成了经、史、子、集四类的分类体系。唐代开元年间,藏书达到鼎盛,著录书籍达五万三千余卷。然而,历经战乱和变迁,大量书籍散失,仅有部分俚言俗说得以保存。文章最后详细描述了隋唐至五代时期书籍的收藏、整理和保护过程,以及战乱对书籍的破坏和损失。

阅读

相关人物

岑義
责任者
陸象先
责任者
徐堅
责任者
唐紹
责任者
邵知新
责任者
陳義海
责任者
張名播
责任者
張處斌
责任者
羅思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