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編一》 古籍
唯一号: 060120020230001157
颗粒名称: 經類
分类号: I264.9
页数: 11
页码: 一-十一
摘要: 本文涵盖了一系列古代经典文献和注释作品,包括《易經》相关著作如《楊誠齋易傳》、《易學啟蒙》,以及《尚書》、《毛詩》、《周禮》、《禮記》、《爾雅》等古籍的注疏版本,如《書經補遺》、《婺本點校重言重意互注尚書孔氏傳》、《毛詩傳箋》及其不同刊本和殘本、《周禮鄭氏注》、《禮記鄭氏注》、《爾雅疏》,还有文字学著作《說文》、《說文繫傳》、《龍龕手鑑》以及音韵学著作《廣韻》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经典文献的广泛研究和注解工作。
关键词: 藏书 经类 文学研究

内容

吳縣王丕烈撰 無錫孫祖烈輯
  楊誠斎易傳
  張先生校正楊寶學易傳二十卷為門人張敬之顯父校正者前有潭熙
  戊申八月二日自序奏劄一通誠齋易傳投進本末蓋誠齋于經筵進
  講所著也宋本世不易得五柳主人云昔年某王府許以二百金購此書
  鮮有獲者今晚出而求之者已下世書亦有遇有不遇也予得此本後又
  見一宋本與此板刻正同而朱筆點抹亦畧相似為西崦朱叔英藏書前
  題後跋索直一百六十金予以一笑置之此本為文升所藏則吾吳故
  物也又有真實齊圖書記在明為馮夢禎所藏古香馣薆勿以宋人經學
  少之
  易學啟蒙
  宋元經學一變漢唐之舊故余家所儲絶少易學啟蒙因宋刻故儲之且
  檢閲各家書目往往載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稅與權易學啟蒙小傳而
  朱子之書恒畧馬豈流傅未廣歟卷首序不直書姓名而曰雲臺真逸手
  記曾質諸錢竹汀先生先生云朱子嘗為雲臺之官所謂雲臺真逸者猶
  諸華陽真逸之類据是則此六字正可見朱子仕蹟而它處有削去者何
  耶此本為崑山徐氏舊藏知珍惜者已久矣
  書經補遺 元鈔本
  余素好書於書友之往來者即無甚當意亦必稍與交易毋使敗興而去
  誠欲其以書示我也郡城金閶門外桐涇橋頭有書鋪芸芬堂與余居最
  逺嵗不過一再至馬今兹秋仲以鈔本回疆志求售余曰此書郡人欲得
  者頗少子不憚逺道來殆將望余之收此棄貸乎然我為子下一語此書
  非盡出於無用蓋其成書在大清一統志既刊之後俾後之攷輿地者又
  得所徵實是亦有用之書矣遂以千錢得之書友亦欣喜而去閲三月復
  來以舊鈔書經補遺付我索白鏹一金余笑而領之曰余雖肯出價子不
  可過為居奇且留之稍緩議直余徧檢書目惟王蓮涇孝慈堂書目有云
  書經補遺 呂宗傑 五卷 元代鈔白二十七番一冊汲古閣藏 則其書之可珍益信適書友來
  歸其直青蚨八百錢亦取其舊爾至於蓮涇所云二十七番汲古閣藏本
  雖與此世合然云元代鈔白吾猶未敢信之時乾隆六十年十一月下澣
  四日書於小千頃堂棘人黄丕烈越嵗丁卯是為嘉慶十二年檢及此
  書方信元代鈔白之說果不妄也葢字之氣息隨時而異似此書法古拙
  可愛斷非明代人所能前疑為非者數年前之識見有未逮也重跋之以
  當自訟二月晦日復翁黄丕烈戊寅秋濓溪坊蔣氏書散逸中有元人
  錄書經一冊亦出毛藏取勘此本似較古拙卷端亦鈐元本甲二印與此
  正同而行款各異彼為廿行廿字共三十七番卷首鈔補二葉非元人錄
  本之舊自序文而得此起至跋皆元人筆矣物主視為至寶因仍還之復
  翁
  婺本點校重言重意互注尚書孔氏傳
  余訪友虞山偶於書坊得此雖非宋刻上駟然亦古本也昔五柳主人自
  都中歸攜得左傳注本一冊亦題曰婺本此尚書孔氏傅正與之同重言
  重意互注宋人刻經往往有此亦足見舊時面目上有彭城楚殷氏讀書
  記一印知是虞山故物又有傳家一卷帝王書小圓印一若專為尚書設
  者是一奇也
  毛詩傳箋二十卷 宋刻本
  余自購求書籍以來於宋刊毛詩傳箋坿釋文本凡五見而有其三一為
  顧氏小讀書堆本相傳為南宋先宗時刻余未及借校友人鈕非石校於
  葛本上其佳處實多馬一為毘陵周九松藏本一為此本一為小字本一
  為陳仲魚本然已上四本皆有重言互注等附入非傳箋淨本也向聞吳
  稷堂家有宋版毛詩傳箋末之見心甚快怏不過守此冊為至寶小字本
  雖全未易駕而上之頃松江書籍鋪以吳本歸余取對此刻似勝即檢一
  條邶柏舟小序下柏木名此已闌入箋文而吳本云柏木名以為舟也于
  傳下加圈以別之且未脫以為舟也四字況無重言互注等安得不以吳
  本為甲而此本遜居乙耶因附記於此小字本近歸三松堂潘氏非余有
  矣癸酉立秋後十日下弦復翁識
  毛詩傳箋殘本 宋刊本
  此殘宋本詩經傳箋附釋文本余得諸已已年鈔補於庚午年猶未及裝
  潢也頃又得一小字本大同而小異合諸延令季氏書目所云鄭箋陸德
  明釋文詩經二十卷八本之說正符其目又載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
  點校毛詩六年乃得此本之名是書雖非季氏舊物而監本之名以此識
  矣監本亦非一刻余新得者標題監本重言重意互注毛詩較此少纂圖
  字點校字可知非一刻矣昔人聚書不妨兼收並蓄故得成大藏書家余
  力萬不逮季氏之一而好實同之兹藏二刻居然相垺後之得是書者殆
  將由百宋一廛之簿錄而沿流溯源乎喜而書此以誌余言之非妄云辛
  未初冬復翁書於求古居越月季望後一日裝成原收及裝潢鈔補
  之費共計百金
  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毛詩二十卷 刊本
  宋刻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毛詩余于何年得之郡故家內原闕第五
  至第七計三卷其時適有別本宋刻小板者亦屬殘本而此三卷可配入
  故並購之擬重裝馬因循未果今嵗夏初五柳主人從都中歸攜有全部
  宋刻本行款正同謂可借以影鈔補全無如已許售海甯陳仲魚遂轉何
  仲魚借之以了此願鈔畢復手校其誤三卷中止誤一字七卷六葉三行
  淫誤為浮竟改之墨痕可驗也嘉慶庚午秋八月朔日復翁黄丕烈識
  毛詩詁訓傅三十卷 藁本
  此毛詩詁訓傅三十卷金壇段茂堂大令一家專經之學也漢志毛詩經
  傳各自為書今既失傳段先生釐而傳之俾箋不與傅並載學者始識傅
  本獨行唯毛氏為能解詩得其詁訓故詩必繫以毛也後人口稱毛詩動
  以朱子等傅當之失其義矣既究心故本從事注疏傅箋並舉罔知率從
  段乃別而白之以定一尊葢讀傳而後讀箋讀傳箋而後讀正義且由是
  以讀釋文若者與毛異若者與毛同若者當從毛若者當違毛昭然在目
  段故不情為之專於毛也原稿四冊聚理齊農部從茂堂先生生時借鈔
  殆歿而後人始為付梓先生所說多附於傅句下鈔刻互有出入或鈔後
  手自刪改或後人有意去取余故借鈔校刻悉悉照改有顯見鈔誤者不
  復遵之學者讀此可得詁訓大旨其功顧不韙歟道光三年癸未立秋日
  校畢記堯夫
  第四冊
  江錄本覆勘三十日午後畢
  江錄本末有鐵君篆字一行云嘉慶甲戍二月江沅書於三山節署葢其
  時就館浙閩督署時也想茂堂先生書尚未有成而鐵君愛之甚故手為
  之錄副迨後有定本理齋之所鈔者是也迨後刻已非及身後人但據札
  記及定本付梓故時有出入而余必以未定之江錄本手校者鐵君云茂
  堂先生垂老精神已衰往往有取未定本入刻而反遺定本者尚書撰異
  中某卷是也且鐵君深於經學說文尤所家傅即如令人善忌句為是而
  憂增字為非此時刻本居然未定者為令人善忌而定者為令人善忌憂
  是未可不參攷余故悉校出以俟讀者參考馬秋清逸士校畢記
  周禮鄭氏注
  余友顧抱中收得小字本周禮獨缺秋官以鈔補刻已稱難得適余友倚
  樹吟軒中有大字本周禮二冊驗是蜀本適為秋官余曰世間有此巧事
  一本獨缺秋官一本獨存秋官何兩美不相合邪主人知余好之甚遂輟
  贈余余擬轉贈抱冲而抱冲作古此舉遂廢此書永為士禮居中物矣今
  驗兩本板刻似此較勝于彼惜未借顧本傳錄究未知佳處若何耳
  禮記鄭氏注
  此殘宋本禮記鄭氏注今存者五卷至八卷十一卷至十五卷爾偶取月
  令與它本相對注中耒耕之上曲也耕皆誤為耜惟此不誤故知其佳惜
  余未及全校也宋本禮記惟余友顧抱沖有全本曾子問中多周人卒哭
  而致事句定為太平興圖本又有殘本曾從借來校于惠松崖所校明刻
  本上內曲禮石惡一條足證諸本之誤此外未見有宋本也
  儀禮疏
  此宋時官本疏分卷五十尚是賈公彦等所撰之舊中缺三十二至卷三
  十七然首尾完具實足證五十卷之說正經注語皆標起止而疏文列其
  下為宋景德年間本與馬廷鸞之說合 馬端臨文獻通考云先公儀禮注疏序曰余生五十八年未嘗讀儀
  禮一日從敗篋中得景得中官本儀禮疏四帙正經注語皆標起止而疏文列其下 每卷結銜云唐朝散大夫行太
  學博士弘文館學士臣賈公彦等撰與衛湜所云公彦同李元植編儀禮
  疏之說合卷未列各臣官銜自崔偓佺以至吕蒙正共十四人而中有云
  翰林侍講學士太中大夫守尚書二部侍郎兼國子監祭酒權同句當官
  院事柱國河閒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賜紫金魚袋臣邢昺
  都校與晁公武所云齊黄慶隋李盂惁各有疏義公彦刪二疏為此書圖
  朝嘗詔邢昺是正之說合顧子千里嘗用行世各本勘之一過補其脫刪
  其衍正其錯繆千里云其所標某至某注某至某尤有關于經注而各本
  刊落竄易殆盡非此竟無由得見實於宋槧書籍中為奇中之奇寶中之
  寶莫與比倫者也
  儀禮注
  余於癸丑嵗除得單疏本儀禮疏因思得隴望蜀欲再得儀禮注以為雙
  壁之合越明年春果得儀禮注於書船友其實嘉定王狀元敬銘家物也
  書友初不為余言余以嘉定瞿木夫處知其原委當時金曰追對揚著有
  儀禮正譌近在同邑初不知有是書故所校經注殊不足據此本無刊刻
  時地可攷顧千里取校是書為余跋云張忠甫校此書有監本巾箱本杭
  本嚴本四種今識誤所存嚴本者十許條以此本驗之無一不合其為嚴
  本決然矣經注之文并未依張更易後來竄改者自未由闌入故可正今
  本者多也則此儀禮注實為得未曾有每卷未有經若干字注若干字分
  兩行十七卷末有經共計若干字注共計若干字此古式也內有司篇失
  去二葉未敢用他本輕補之紙背有箋翰字句宋刻書往往有此至於藏
  書印有蒎溪草堂一印宗伯一印通部副葉有臣是酒中仙一印皆不知
  其人舊有錦函已破爛㢙存籤題一曰宋雕儀禮計四冊今未改裝特易
  函耳
  家禮
  朱子書宋刻者余所見極多皆疏行大字字形方板此家禮一至三為鈔
  補四五卷附錄則皆宋刻本也閲鈔補之序云趙君師恕之宰餘杭也乃
  取是書鋟諸木以廣其傅是今所存者當是餘杭本刻本上有竹東草堂
  書畫印未知誰何
  宋五服圖解一卷 元刊本
  襲端禮五服圖解一卷見諸讀書敏求記其述古堂書目以為元板此世
  即遵王舊藏也因墨敝紙渝損而重裝復以襯紙副其四圍不能覩舊時
  面目矣裝成并記嘉慶丁卯除夕前四日復翁
  春秋經傳集解
  小字本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存者二十三卷就其存者卷中昭二十年
  傳衛侯賜北宮喜諡曰貞子賜析朱鉏諡曰成子而以齊氏之墓予之杜
  注云皆死而賜諡及墓田傳終言之較各本皆未死而賜諡少一未字何
  見何校困學紀聞云宋本左傳有作皆死而賜諡者當即此本每葉二十
  八行每行二十四字板刻狹小字畫精工惜遭前人點抹朱筆縱橫殊不
  耐觀然迭經名家收藏如顧印仁效馮彦淵讀書記圖章具存前人亦知
  寶惜矣
  春秋經傳集解
  大字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存者十八卷與小字本合之止少第十四卷
  耳每欲援百衲史記之例聚各本彙裝惜岳刻附釋文未能與小字大字
  兩本不附釋文者合之也昭二十年傳杜注皆死而賜諡句兩本並同知
  此本之佳舊為毛氏所藏楮瑩墨凝絶無點汙雖不全亦至寶也後序未
  有經凡一十九萬八千三百四十八言注凡一十四萬六千七百八十八
  言分兩行刻不曰字而曰言葢從古也
  春秋經傳集解
  此宋本春秋經傳集解杜氏注前有春秋序一篇序後有碑牌一其文作
  細蒙計十字相臺岳氏刻梓荊溪家塾明時翻刻曰無此款今所存者卷
  一至卷六卷十五至卷十八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六卷二十九卷三十其
  閒仍不無缺葉葢殘毁之至矣其收藏圖書有三一印沈士稱一印滄浪
  漁隱一印東歇父子一印卷下有墨書一行云吳興沈巽士稱題前所載
  圖書皆其印也通體塗抹不堪其於卷端標明云凡抹朱文章青義理黄
  辭命墨大綱古人讀書之法自為區別以便誦習有如此者曷足怪耶又
  有大章一印冒鸞一印是收藏家非评閲之人矣
  監本附音春秋穀梁傳注疏
  此監本附音春秋穀梁傳注疏首題國子四門助教楊士勛撰國子博士
  兼太子中允贈齊州刺史吳縣開圖男陸德明釋文葢世所謂十行本也
  往見惠松崖手校諸經注疏惟公羊穀梁皆以監本附音者為據相傅是
  本為宋刻流傳特元明以來代有修補耳外閒行本有小字花數而修版
  至正德年止遇宋諱則以圓圍別之今此本純是細黑口無小字花數亦
  無修版其為宋刻無疑且以余所得殘本公羊證之前有景祐年間牒文
  與此刻正同則是本之宜寶不益可信耶
  孟子注疏解經十四卷 叢書堂鈔本述古堂藏書
  是書於辛亥嵗從學餘書肆中得來始余於肆中見有是書攜歸繙閲見
  有殘缺心不甚喜因還之後偶檢錢曾讀書敏求記其所載孟子注疏十
  四卷是叢書堂錄本簡端五行為匏翁手筆古人於注疏皆命侍史繕寫
  好書之勤若是閒以建本監本校對蹖謬脫落乃知匏翁鈔此為不徒也
  云云方悟所見之本為也是翁家故物亟往索之云已攜至玉峯書籍街
  去矣迨至書船返棹而是書依然在馬喜甚攜之歸開卷視此五行果與
  後之筆跡迴殊其為叢書堂錄本無疑至卷中鈔寫不全想係照宋刻錄
  出之故容俟暇日取他本校對以徵此本之善噫遵王所藏曾幾何時而
  已入書賈之手豈不可惜然猶幸余之因敏求記中語而知是書而寶之
  不亦快哉壬子九月四日命工重裝書此數語於後黄丕烈
  爾雅疏
  此爾雅疏十卷前結銜云翰林侍講學士朝請大夫守國子祭酒上柱國
  賜紫金魚袋臣邢昺等奉敕校定余始見一本出於顧懷芳家五硯樓主
  人得之既而懷芳伯父五癡亦有是書已鈔一至三三卷第四卷起俱宋
  刻 八卷十一葉 卷首有文淵閣印一葢猶是明內府物也後訪得香嚴書屋適
  有殘本三卷在索觀之雖非原失卻亦宋刻特印本為洪武時其紙背字
  跡可驗遂去鈔存刻居然完壁矣五硯樓本曾屬常州臧在東校出今雖
  已錄其佳者入淛撫所刻十三經攷證中然究恐世人輕改古書暇日當
  取而校之通體三十行行三十字單疏本余所見十三經唯此及儀禮疏
  而已
  說文
  此宋刻小字本說文解字相傅以為麻沙刻者即此也宋刻自第一下起
  至第七下第十葉半止皆白紙而印較先者又第十四上至第十五下止
  皆黄紙而印稍後者俱刻本餘俱鈔補曾借香嚴書屋中藏本勘之纖毫
  無異可知所補亦影宋矣然此本與他本互有不同即如香嚴本自一篇
  下至七篇下與此非一槧故段若膺先生曾作說文訂一書取證於香嚴
  本并青浦王述菴少寇本一時有不同也王本余曾見之通體皆黄紙印
  本較後已遭俗人描寫未及與此刻對勘而香嚴本自二篇下至七篇下
  已外皆合余本缺火部一葉水部二葉皆依香嚴本足之惟最後一葉有
  於二月江浙儒學云云七字雖其文不全各本皆無之亦足以資考核矣
  大抵此書刻於宋而修於元故印本非一世以麻沙宋刻為不足寶貴然
  厯時既久又無別行始一終亥之本故此槧足珍馬
  說文繫傳
  述古堂驚人秘笈盛稱徐鍇說文繫傅而其書之刻與鈔未之詳也近時
  搜訪書籍顧抱沖曾得一舊鈔本余亦得一鈔本為錢楚殷藏書行款與
  顧本同余友洞庭紐非石留心說文曾借去校讀歎為奇書則繫傳真驚
  人秘笈矣今又得殘宋本為吳郡趙宦光家經籍雖所存者㢙通釋之第
  三十部敘第三十一三十二通論之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祛妄第三
  十六類聚第三十七錯綜第三十八疑義第三十九系述第四十而宋本
  面目居然可覩昔李巽巖時蒐訪嵗久僅得七八闕卷今余所獲不已多
  耶簡耑結銜一行與敏求記所載合惟通論己下皆稱撰不稱傳釋為異
  耳
  龍龕手鑑
  此書載於讀書敏求記者頗詳今所藏者即統和十五年丁酉七月一日
  癸亥序本後割去一行未知其云何也相傳是書刻於遼者為龍龕手鏡
  翻刻於宋者為龍龕手鑑今序文云猶手持於鸞鏡鏡字作鏡葢猶避宋
  諱也卷中有毛晉私印鈔補上聲一本餘皆宋刻又有白川書院朱墨惚
  記一印又冒安石珍藏圖書一印三朝元輔一印皆不知其誰氏當博訪
  之
  廣韻 校本
  道光壬午仲夏坊友以李子仙手臨顧澗薲所錄惠松崖段若膺兩先生
  校定本廣韻示余謂新得諸子仙學徒蔣約人家驗其字迹果然臨本在
  嘉慶丁巳葢在二十年前矣故書法不及近嵗之工兹擇其與姓氏有證
  佐及廣韻何未載其姓者自補書一二摘錄於余所輯廣韻姓氏考上有
  云惠云者松崖先生說也不繫某某云者未知誰何其中載顧澗薲說一
  條又載璣寅案雖未詳其姓以同時求之璣者費士璣也寅者同時有兩
  人名寅者一蔣寅一顧寅未敢定誰何耳福云者子仙也惟若膺說不見
  姓名或前所云不繫某某者或段說耳段李皆作古人澗薲又交絶無可
  訪問矣蕘夫記
  書小
  此宋板書小史為錢唐陳思纂次序文卷一至卷五俱毛鈔補卷六至卷
  十則宋刻也錢唐陳思以業於書者而善著述如江湖小集寶刻叢編小
  名錄多傅布於世唯書小史則傳布絶少矧此宋刻不益可珍耶余觀天
  臺謝愈修序稱之曰道人趣尚之雅編類之勤則其所梓行者非比坊閒
  射利之徒所為又云每一到都必先來訪訂證名帖飽窺異書亦可見道
  人之在當峕多與通人往來非沾沾以鬻書為是也
  上海醫學書局印行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編一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編一》

本书分为经类和史记两大类,经类书籍包含《周易》、《尚书》、《毛诗》等注解,如《楊誠齋易傳》、《書經補遺》等;史类书籍涵盖《史记》、《汉书》等正史及《路史》、《通鑑釋文》等编年史;另有《列女傳》、《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等人物传记和《崑山郡志》、《安南志畧》等地方志;文献集录包括《讀書敏求記》、《季滄葦藏書目》等藏书目录和《梁公九諌》、《陸宣公奏草中書奏議》等奏议集。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丕烈
责任者
孫祖烈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