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經解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八史經籍志二》 古籍
唯一号: 060120020230000631
颗粒名称: 右經解類
分类号: I206.42
页数: 2
摘要: 本文概述了中国古代对《五经》及其相关文献的注解、研究和评论的丰富成果。从西汉的刘向开始,历经东汉、三国、南北朝、隋唐等多个朝代,众多学者如许慎、譙周、杨方、元延明、刘炫、沈文阿、班固、郑玄、王肃、梁武帝、简文帝、樊文深、张譏、沈约、贺琛、陆德明、颜师古、赵英、刘迅、刘貺、张謚、韦表微、裴僑、高重、王彥威、慕容宗本、刘氏等,都对《五经》及其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注解、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 唐代 艺文 文学

内容

劉向五經雜義七卷又五經通義九卷五經要義五卷
  許愼五經異義十卷 玄駮 譙周五經然否論五卷楊方
  五經鉤沈十卷楊思五經咨疑八卷元延明五經宗略
  四十卷劉炫五經正名十二卷沈文阿經典玄儒大義
  序錄十卷班固等白虎通義六卷鄭玄六藝論一卷鄭
  志九卷鄭記六卷王肅聖證論十一卷梁武帝孔子正
  言二十卷簡文帝長春義記一百卷樊文深七經義綱
  略論三十卷又質疑五卷張譏游玄桂林二十卷謚法
  三卷 荀顗濥劉熈注 沈約〓例十卷賀琛謚法三卷集天名稱
  三卷陸德明經典釋文三十卷顏師古匡謬正俗八卷
  趙英五經對訣四卷 英龍朔中汲令 劉迅六說五卷劉貺六經
  外傳三十七卷張謚五經微旨十四卷韋表微九經師
  授譜一卷裴僑鄉微言注集二卷 開元中縣 高重經傳要
  略十卷王彥威續古今謚法十四卷慕容宗本五經類
  語十卷 字泰初幽州人大中時 劉氏經典集音三十卷 字正範絳州正平
  人咸通晉
  州長史

知识出处

八史經籍志二

《八史經籍志二》

本书追溯了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和藏书的发展历程。自秦始皇焚书后,汉代重新整理出《六经》,但传承过程中简编散乱,学者难以得其真义,于是章句之学兴起。随后,注解、箋解、义疏等流派相继出现,对经典进行解释和阐述。同时,史官记录了三皇五帝以来的世次和国家兴亡,而传记、小说、方言、地理、职官、氏族等也均源于史官。自孔子时代起,儒家经典开始修明,道家老子等也著书立说,形成了诸子百家的局面。文章还描述了历代文章与时代的兴衰关系,以及书籍的收藏和整理过程。从汉代到唐代,书籍的分类逐渐明确,形成了经、史、子、集四类的分类体系。唐代开元年间,藏书达到鼎盛,著录书籍达五万三千余卷。然而,历经战乱和变迁,大量书籍散失,仅有部分俚言俗说得以保存。文章最后详细描述了隋唐至五代时期书籍的收藏、整理和保护过程,以及战乱对书籍的破坏和损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