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药制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6075
颗粒名称: 二、成药制作
分类号: R282
页数: 1
页码: 715
摘要: 建国前,仅几家私人药店和几家私人门诊部按祖传秘方制成的膏、丹、丸、散等中成药,数量不多。建国后,由公私合营组合而成的县中药材经理部,在1956年就有准配出售的中成药43种。70年代,贯彻“三土”“四自”方针,县医院、县药材公司开展成药制作,1974年8月,全县有社办药厂8个,县办药厂2个。县医院于1972年建立制剂室。由医师、药剂师、技术工人各1人组成的制剂人员运用分离机、封口机、离子交换机和其它一些辅助设施生产出5%葡萄糖液、10%葡萄糖液、0.9%氯化钠液及一些口服复合剂,最高年产量达到7,000~10,000瓶。
关键词: 中成材 制作 柏乡

内容

建国前,仅几家私人药店和几家私人门诊部按祖传秘方制成的膏、丹、丸、散等中成药,数量不多。建国后,由公私合营组合而成的县中药材经理部,在1956年就有准配出售的中成药43种。70年代,贯彻“三土”(土医、土药、土方)“四自”(自采、自种、自养、自收)方针,县医院、县药材公司开展成药制作,1974年8月,全县有社办药厂8个,县办药厂2个。
  县医院于1972年建立制剂室。由医师、药剂师、技术工人各1人组成的制剂人员运用分离机、封口机、离子交换机和其它一些辅助设施生产出5%葡萄糖液、10%葡萄糖液、0.9%氯化钠液及一些口服复合剂,最高年产量达到7,000~10,000瓶。
  县医药公司于1975年建立了中成药加工厂,以王富成为主制作了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大山楂丸、清眩丸、六味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青果丸、开胸顺气丸等15种中成药,年产值在7,000元左右。
  成药制作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县内医药上的供需矛盾,为群众的防病、治病提供了一定的方便,随着药品市场供应日益丰富,均于70年代末停止了成药制作。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