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天主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01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天主教
分类号: B976.1
页数: 1
页码: 176
摘要: 天主教在柏乡县得到很快发展。1945年柏乡县解放后,外国神职人员先后撤离县境,传教活动即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天主教会通过开展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反对外来宗教势力的干扰破坏,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坚持走自办、自传、自养的“三自”道路。中共柏乡县委、县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天主教人士,参与全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允许教徒在“三自”方针的规范下活动,并归还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收的教产、教堂占地。教徒们集资重新建筑教堂,恢复了礼拜祈祷,宗教教务活动日趋正常。
关键词: 柏乡县 天主教

内容

天主教(亦称景教)1908年传入本县贾庄村。天主教的主教、神甫及掌神职人员深入城乡发展教徒,建筑教堂,其中以贾庄教堂最大。天主教在柏乡县得到很快发展。据民国21年(1932)《柏乡县志》载,时柏乡信奉天主教的约千余人。1945年柏乡县解放后,外国神职人员先后撤离县境,传教活动即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天主教会通过开展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反对外来宗教势力的干扰破坏,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坚持走自办、自传、自养的“三自”道路。中共柏乡县委、县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天主教人士,参与全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据统计,解放初期(1945~1949)柏乡县境内有教堂25个,神甫5人,修女5人,修士3人,教徒4,100人。1963年,有教堂4个,修女3个,修士2个,贞女21人,会长5人,教徒3605人。“文化大革命”中,教产被收,教堂被毁,宗教活动受到冲击,教徒有的写退教书宣布退教,交出家中的神像和经书。有些村庄的教徒被迫停止了公开的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允许教徒在“三自”方针的规范下活动,并归还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收的教产、教堂占地。教徒们集资重新建筑教堂,恢复了礼拜祈祷,宗教教务活动日趋正常。1995年全县有教徒的村63个,教堂12个,教徒7,975人,其中贾庄村有教徒1,200多人,为全县之最,东小京、营儿两村次之。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贾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