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绿色生态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行明珠-前南峪》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587
颗粒名称: 三 绿色生态园
分类号: S759.91
页数: 25
页码: 43-67
摘要: 本段描述的是绿色生态园包括1、森林与植被、化山松林、将军林、青年林、唐代板栗林、千年板栗王,2、万邦珍果园、凯特杏林、秋红桃林、大樱桃林、美国红提葡萄,3、生态植物园等。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生态园 前南峪

内容

1、森林与植被前南峪森林公园山地相对高500米,原生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现保存极少,园内现在以人工林为主。按山体植被垂直分布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分布带。
  经济林带:海拔490-690米,这里是古老的片麻岩低山丘陵区,沟谷宽浅,山地坡缓,水利条件较为优越,适合种植经济林作物,主要为板栗、苹果、柿子、桃、杏、梨、红果等经济林带;河道及水源地处,多为杨树、柳树等用材林带;陡坡及山脊,多为栎树、刺槐、油松等天然次生林。
  灌丛绝壁:海拔高约690-900米,为红色石英砂岩山体,多为陡崖峭壁。只能在山间栈阶及山缝中长有少量山楸树和荆条等。
  人工针叶林和天然落叶阔叶林:海拔900-1000米以上,生长成片的以栋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植的油松林。间有山楸、漆树、栾树、山榆、山桃、山杏、白腊、五角枫、鹅耳枥等树种。灌木多为黄榜、荆条、六道木、野杜鹃、酸枣、沙棘、榛子、野皂角等。另外还有近百种野生药材。
  □化山松林在坐化山上海拔1000米的区域,有一片1955年栽植的油松林总面积180公顷,这片松林位于坐化山揽胜区内,海拔高约在900-980米之间,这里的松树平均树高约8米,胸径18厘米。
  化山松林种植的油松,别名叫红皮松,属松科,常绿乔木,树皮裂成不规则鳞状块片,上部红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老树冠平顶,冬牙红褐色,长圆形。种子油可食用,还可做润滑油。油松喜欢干冷气候,喜光,适合生于海拔100-2600米地带。化山松林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据气象专家研究,这里的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是山下的二三倍以上,这样的环境对于改善心机营养,调整机体沐浴,治疗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等疾病可以说有很大的疗效。
  在化山松林区域内还生长着小叶杨、山杨、核桃楸、六条木等等。这片林海是前南峪人遵循科学发展的有力见证。
  □将军林在前南峪坐化山脚下,有一片长势旺盛的栗树林。这些栗树大多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栽植的。当年这个地方是抗大学员的野外课堂,他们边学习,边训练,边与前南峪村民在一起劳动,为当地百姓栽种了许多栗树。现在这些栗树平均树高5米多,树冠茂盛成荫,这一千多棵栗树每年硕果累累。每当抗大学员回到前南峪后,总是来到他们学习劳动的地区,回忆在抗大第二故乡那个艰苦的日子,回顾战斗历程,这些学员经历了战火,大多已经成长为将军,因此前南峪人称这片栗树林为将军林。
  现在将军林为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每当青年人来到这里后,听村民对抗大的回忆,都会增加他们对抗大精神的记忆。
  □青年林前南峪有片树林取名叫青年林,这是前南峪人治山时—群热血的青年人栽植的。当年村里的青年人为了改变家乡面貌,在郭成志的带领下,不分白天黑夜的劳动,他们拉土垫地,搬石砌成水平沟。这些青年人还组成竞赛队比着干,人歇车不歇,青年人中还有一群姑娘们事迹尤为突出,大家都称治山铁姑娘队,他们和男青年一样共劳动、同吃苦,用耐力完成每日交给的治山任务。就是这样,前南峪人用愚公精神动土石280万立方米,修造沟状水平沟近4000亩,果林梯田1280亩,果树坪76400亩,种植经济林4500亩,新栽各种果树38000棵,此外还修建25个塘坝,3处截潜流工程,近万米的防渗渠,建成了十条高标准经济沟,使8000多亩山场全部变绿色海洋。
  现在这片由青年民兵栽植的板栗树林,被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办和林业部授予全国青年示范林称号。
  □唐代板栗林板栗,古称为栗,是壳斗科栗属植物,主要产于中国。常生长于海拔300米-2800米的山地地区。板栗又分南方栗和北方栗。前南峪板栗属北方栗中的优良品种,果实与南方栗相比较略小,果肉糯性,果肉淡黄,甘甜芳香,含淀粉51〜60%,蛋白质5.7-10.7%,脂肪2-7.4%,还有糖、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А、В、C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o以十粒计算,热量为204卡路里,脂肪含量则少于1克,是有壳类果实中脂肪含量最低的。传统中医认为吃食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是老幼皆宜的健胃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生吃甘甜,更适合煮炒食用,被誉为“千果之王”。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曾写诗称颂栗子的食疗功效,“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栗树木材致密坚硬、耐湿。枝、树皮和总苞含单宁,可提取栲胶。
  自古以来,太行山就是著名的板栗产区,有近5000年的种植史。《诗经》是描写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诗歌总集,在这些诗作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描述;有“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的战争回顾,更有大量的生活劳作相关的情节,《诗经》中有许多果树的描述,如李子、桃、梨等等,其中还有栗子的记录,由此可见栗树在先秦时期已经有大量的种植了。在《诗经》中就有“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的歌咏,诗中说一对男女以栗为喻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吕氏春秋》记载“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冀山之栗就是指今天的河北太行山一带所产的板栗。在《史经》及司马迁《史记》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苏秦传》也有“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的说法。
  在前南峪有一片上万株的板栗树林,其中大部分是唐代栽种的,这里的人祖祖辈辈传说,前南峪的板栗是当时的“贡栗”。
  □千年板栗王前南峪板栗,是太行山优质品种,在山场中有许多历史栽种下来的栗树,这些栗树经过科学培植后,所产的板栗更加甘甜。
  在这里有一棵老栗树,历历代代的前南峪人都在说着她的故事,相传,武媚娘有一个好朋友叫志高,从小就在一起玩,十分的要好,后来武媚娘进宫了做了妃子,而这个志高出家做了僧尼。志高出家后,到处云游,后来来到了太行山坐化山一带,修建了志高庵住了下来。此时武媚娘已经做娘娘,就到处寻找好友志高,让她回长安叙旧,志高去见时候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好带的,就从一棵古栗树上摘了一些栗子带给了武则天,武则天见这些栗子果实个大滑圆,紫红透亮,肉质香甜爽口,吃了以后十分高兴,后来每次志高从志高庵上长安时都给她带一些栗子,志高不去长安时,宫里就派人来到坐化山,专门摘取古栗树的板栗给武则天吃,这样,这棵栗子树的板栗就成了贡品。武则天称帝后,听说这棵栗子树已经有了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加上宫里的人描述这棵树有多么大,就随□说了一句“这真是—棵板栗王啊”。皇帝是金□玉言,武则天这—句话就使坐化山下的古栗树成了远近闻名的板栗王。
  千年板栗王就在唐代板栗园内,这棵最大板栗树,胸围5.5米,树高约15米,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现在仍然枝繁叶茂,每年单产板栗100多公斤。
  2、万邦珍果园万邦珍果园位于生态观光区内,是前南峪人在生态旅游创业中的一个项目,现已经投资了1380多万元,充分利用当地红砂岩条石,建起水泥浆砌护地墙82688立方米,开发高标准水平梯田50公顷,栽植国外名优新品种果树26698棵,有凯特杏林、秋红桃林、美国红提、大樱桃林等十多个项目,在生态区內建设配套了美化绿化带和喷灌、微喷等节水灌溉设施,一年三季都有鲜果成熟,现在每当水果收获时,各地游人都来这里进行采摘。
  □凯特杏林杏树是古老的树种,在我国有近三千年的栽培历史。而前南峪凯特杏原产于美国加州,属引进品种。
  凯特杏为大果型,果皮橙黄色,肉质细,含糖量高,味甜酸爽口,□感纯正,芳香味浓,品质上等。杏园位于前南峪海拔560米-580米,种植面积约3平方公里。“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咏杏五绝诗,到了春风吹来时,苍山中杏花初上花蕾,飘逸红染,多著梅韵,煞是迷人,红杏春意闹,一树一气象。山岗遍野杏花怒放,凯特杏园杏花次第盛开,园内有游人踏青赏花,有果农锄草耕作,形成了人勤春早的画卷。当花谢了,春绿点点,到了五月中下旬,杏儿红了,果园飘香,金黄的果实压弯枝头,甜美的果香诱人心扉。成熟的凯特杏散发着诱人的果香,甜美的果味沁人心脾,使人忍不住伸手去摘。每年5月中、下旬,都会引来一批批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秋红桃林桃树在我国有很悠久的种植史了,有着独特的桃文化,桃木又在中国文化中有避邪的意义,通常在门外挂有桃木符或桃木做的对联。在古代传说中,桃还是神仙果品,又称为寿果,有着美好的喻义。《西游记》中有许多描写桃的场景。在《韩非子•说难》中记载着一个关于桃的故事,在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叫弥子瑕,因为他聪明长得也十分帅气,受到卫国国君卫灵公的宠爱。一次,弥子瑕陪伴卫灵公在桃园里游玩,正值桃子初熟的季节,园中桃树果实累累,红绿相间。弥子瑕摘下—只桃子,吃了一口,把剩下的顺手递给了灵公。灵公几□便将桃子吃下肚,还洋洋得意地说:“爱我哉!忘其□味,以啖寡人。”这就是有名的“断袖分桃”中的“分桃”典故。
  桃是一种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桃有很多品种,“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实是扁盘状。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数千年来,很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前南峪的秋红桃园位于采摘园内,海拔550m,是2000年从澳大利亚引进过来的,共有6个品种,每年6月-11月,每月都有一个品种成熟。
  □大樱桃林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
  是上市最早的一种乔木果实,号称“百果第一枝”。樱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多种植于山坡阳处或沟边,海拔300-600米。樱桃的颜色艳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既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也含有钙、磷、铁和维生素А、В、C,还有钾、钙、磷、铁等矿物质。尤其是铁的含量,每百克高达6至8毫克,比苹果、桔子、梨高20至30倍,维生素A的含量比苹果、桔子、葡萄高4至5倍,樱桃低热量,高纤维。中医药学认为,大樱挑具有调中补气,祛风湿的功能;所含紫苏子醇、花青素对乳腺癌、关节炎等还有很好的预防治疗效果。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樱桃有益气、祛风湿、透疹、解毒等多种药效。大樱桃果品除用于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脯、果酱、果酒等。
  乌克兰樱桃是其中的一个优良品种,被称为“宝石水果”,专家们称之为“维生素丸”。但与普通的樱桃相比,乌克兰樱桃具有果大味好的特点,而且核小、肉厚、香甜可口。功能性强,营养价值更高。前南峪于2000年从乌克兰引进优质樱桃品种,现在乌克兰樱桃采摘园位于海拔580-600米的山坡上,种植面积达3公顷。每年5.1期间,园内的樱桃熟了,许多游客来到前南峪在此采摘大饱口福。
  □美国红提葡萄美国红提葡萄又名红地球、大红球,欧亚种,原产于美国加州。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尼立大学研究人员选择优质品种并进行杂交试验,培育成一个新的葡萄品种。葡萄果粒大,长圆锥形,平均果穗重650克,最大果穗重可达2500克。
  美国红提外观好,整齐均匀;果皮中厚,果实呈深红色;果肉硬脆,味甜可口,风味纯正,经济效益高。
  红提营养十分丰富,含有17%以上的葡萄糖和果糖,红提葡萄的药用、营养、保健作用十分明显,低血糖时食用50克左右,会立即解除低血糖的症状。另外红提内含0.5%-1.5%的苹果酸、酒石酸,酒后服用可起到解酒的作用,经常食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阻止血小板凝聚。含0.15%-0.9%的蛋白质和丰富的钾、钙、钠、锰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有人对红提进行了一个比较,一升葡萄汁相当于1.7升牛奶,650克牛肉,1000克鱼,500克面包,3-5个鸡蛋,1.2千克马铃薯,3.5千克番茄,1.5千克苹果、梨、桃产生的热量,对人体具有很多保健作用,防止人身体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抗肿瘤等作用。还具有补气血强筋骨,养颜、止咳、安胎等功效,被列为四大水果之首。
  红提葡萄栽培区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种植区内要求没有大气和水源等污染,园区需具备较好的水气环境。最好选择在地势较高,向阳通风的坡地,周围无较大的建筑物遮拦,土壤偏干旱,且具有较好的浇水条件。
  前南峪万邦珍果园内的葡萄园地处海拔600米的阳坡上,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环境十分的理想,并且没有任何污染。2000年引进后,这里成为美国红提葡萄优质的生长地点。
  3、生态植物园前南峪生态区,是我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生态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有10条经济沟,峰峦竞秀,古木异树、奇花异草遍布,有野豹、野狼、野狐、野兔、白抓雕等30多种珍禽异兽,这些与迷人的山野风光构成了生机盎然的绿色旅游区。在这十条经济沟里,有以板栗为主的板栗沟,有以千株玫瑰为题的玫瑰垴,有种植红果的红果梁,还有各种野生的中药材。这里的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春季花香遍野,秋季果实飘香,硕果累累,来到这里旅游的人都称此地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春夏秋三季,这里的负离子含量平均值为1.2万个/cm3。
  □红果梁红果,又名山楂、山里红、酸楂。盛产于河北、山东一带。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山楂酸、柠檬酸、黄酮类等,常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消食化积,降低血脂和减轻动脉硬化的疗效。是大家喜爱的一种果实,制成的果丹皮、山楂糕成为不可缺少的餐后食品,山楂还有药用功能,可以消食积。特别是山楂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橙的三倍,而其所含的微量元素中钙、镁含量更是居各种水果之首。
  在前南峪的万邦珍果园一侧的山梁上,种植了一坡的山楂树,大家给起了一个好名字,叫红果梁。
  说到红果,在前南峪还有一个与红果有关的爱情传说故事。
  说在很久远的时候,在坐化山里住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名叫红果的姑娘,长得十分的漂亮,爱上山下的一个小伙子,很是勤劳,两个人情深意厚,相亲相爱。红果姑娘的美貌被一个恶霸看到了,于是就想强占为妾,红果宁死不从。这个恶霸没有办法就把姑娘禁在山上的石屋中,出也出不来,更看不到思念的小伙子,日夜伫立变成了一棵小树,到了秋天结下了红红的小果子。再说那小伙子找不到姑娘了,就在山上长守住着,一日,小伙子作了一个梦,看到姑娘,就忙着去追,追着追着姑娘一闪不见了,在姑娘消失的地方长出一棵树,上面结下了红红果实,小伙子摘下来吃了一口,守在树旁,日子久了就变成山上的荆条,围绕着小树旁边。不知什么时候大家把姑娘变的红果树叫成了山楂。
  □玫瑰园在前南峪风景秀美的洗砚池一侧,到处都是盛开的玫瑰花,园内的玫瑰香气袭人,从五月开始,一朵朵玫瑰花香叶浓,令人赏心悦目,游人来到这里拍照留念,心情舒畅,情侣来到这里,相亲相爱。玫瑰园的玫瑰花期较长,鲜花一直盛开到霜冻。
  玫瑰为蔷薇科,玫瑰、月季和蔷薇都是蔷薇属植物。又称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玫瑰的栽培历史始于汉代,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玫瑰花的名字,古人有许多论述,《说文解字》说“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古人有《竹枝词》曰:“隙地生来千万枝,恰似红豆寄相思。玫瑰花开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红玫瑰》诗说:“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玫瑰花在唐代制作香袋、香囊,明代用花制酱、酿酒、窨茶。有人还把玫瑰花蕾制作干花,配上上等的绿茶,用红枣三颗冲水喝,对雀斑有明显的消除作用,同时还有养颜、消炎、润喉的特点。使自己的容颜白里透红,保持青春美丽。玫瑰花还可以提炼香精和玫瑰油,玫瑰油要比等重量黄金价值高,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
  前南峪玫瑰园是抗大总校副校长何长工的儿子何光伟捐种的。
  前些年,原国家旅游局局长、何长工的儿子何光伟回到前南峪,来到这里引起他的回忆,使他想起了童年时候,在这山上他与房东的儿子经常一起嬉闹,那个年代的情景使他不能忘记,前南峪是他的第二故乡,为了纪念那个时代,同时为了怀念自己的父亲何长工,于是就选择了一千株玫瑰种植于园内,取名叫玫瑰园。
  □西洋参在前南峪的山坡上,有一片西洋参种植园。谈到西洋参就会想到我国产的人参,据说在十七世纪时期,一个法国人来到东北工作期间,发现当地人对一种人形状的植物视为灵丹妙药,引起他的好奇。回国后,就把他的研究写成报告发表出去了,这篇文章引起一个叫法朗土•拉费多注意,于是,他拿着论文中的植物图在当地印地安人的帮助下,在原始丛林中找到了与中国人参一样的植物,后经鉴定是与中国同种属的植物,后取名为西洋参。西洋参的药用价值非常大,在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特别是有助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恢复。在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有着独特的作用。
  □杜仲杜仲是一种贵重滋补药材,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古人只知道杜仲有滋肾的作用,不知是肝经气分药,有润肝燥,补肝虚的疗效。现在人研究杜仲有补肝肾,强筋骨,,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杜仲的提取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有许多林区进行人工种植。
  杜仲喜欢生长在山地林中,生长的环境,要求气候温和而湿润,并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大多分布在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
  前南峪由于植被好,又是小盆地气候,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可以适应杜仲的生长。目前杜仲生长良好,是一种可观的经济作物。
  □丹参丹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本草图经》描述说:“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干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本草纲目》说:“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有强心、改善肝微循环、降血脂等作用,广泛用于制药和保健,目前市场需求量很大。
  前南峪的山上到处有野生的丹参,这里除丹参外,还生长着几十种中药材,为了发挥丹参的药用价值,前南峪在野生丹参的基础上,利用人工培育和栽培技术,特别是前南峪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发展丹参经济,是前南峪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
  关于丹参,在前南峪还有一个美好民间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的时候,南峪村有一个小伙子,名叫阿郎。长得憨厚黑壮,从小没了爹娘,靠善良乡亲的百家饭养大。长大后觉得不能再累烦乡亲,靠砍柴为生。
  那年春天,阿郎登上坐化山的大洼,准备略加休息就开始干活。他忽然闻到一股清香。转脸一看,哇!一棵山丹花,翠绿欲滴,好不繁茂。虽然未到开花时节,但已有缕缕香气袭人。他跑到跟前,看了又看,嗅了又嗅,觉得实在爱煞人也。
  从此,他每到山上,必在山丹花前端详,欣赏个够。
  初夏,骄阳逞威,到处出现旱象。阿郎见山丹花因缺水也显垂萎,很是心疼。他就在上山时带了个小盆,每天为花浇水,山丹花又鲜活浓绿起来。连续的干旱,山上的水没有了,他就从山下往上端。看到山丹花长得茂盛,他才开心啊!暑天刚过,暴雨连降。阿郎不能上山,多么担心山丹花啊,那一夜狂风大作,暴雨倾注,阿郎夜不能眠,盼望风雨快停。天一亮,风雨住了,他迫不及待地向山上跑去。哎呀,山丹花的—枝折断了。他好心疼,毫不犹豫地脱下上衣,撕了几个布条,找到两根直棍,把山丹花接好了。要回家了,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吧,自己是个穷小子啊,他捡了好多地上的干枝,用藤条扎起来,由于没有了衣服,回到家里时,脊背上被柴剌得血迹斑斑。
  十几天过去了,山丹花折枝复旧。花蕾吐了出来,共有二百多个。要知道,山丹花一年多一朵,二百多个就是说这株山丹花已有二百多年了。
  有一天,阿郎上山到了花前。忽然,二百多朵花齐齐开放,那花开得那么鲜艳、娇丽。那清香啊,弥漫了整个坐化山。想不到,那盛开的花刹时聚在了一起,上面坐着个拳头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嬉笑着跳到地上,越长越高,成了一位漂亮的大姑娘。阿郎看呆了。他可没有经过这么奇怪的事啊!那姑娘的美丽更是他不曾见过的,真比画上的还好看。弯弯的眉毛,红红的脸蛋,俏俏的鼻子,可爱的嘴唇,哇,果真是仙女下凡啦!姑娘向他走来,香味向他扑来。姑娘伸出藕白的嫩手抓住了他的手。他感到又光滑又柔软,浑身酥了,软了,麻了。姑娘轻轻地说:“谢谢你,阿郎哥!你照顾了我这么长时间。”那莺歌燕鸣的声音使他醉了。他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姑娘。姑娘嗔了他一眼说:“阿郎哥,我就是山丹花呀。”阿郎结结巴巴地说:“我是穷小子,傻小子,憨小子,人家都说我两天不说一句话,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姑娘乐得花枝抖颤,笑盈盈地说:“我们仙人喜欢的就是穷傻的小子。你不是一下子说了几句话嘛,说得也挺有趣的呀!”阿郎不觉得也大方起来。
  两人坐在草地上,阿郎讲村里老老少少的故事,他不知道那里来的那么多说不完的话。山丹姑娘听得入了迷,手一直握着阿郎的手不放。姑娘也跟阿郎讲山上几百年来的故事,听得阿郎直叫“奇怪。”太阳偏西了,阿郎该回家了,可柴还没砍一根呢。山丹伸手向山上—指,柴禾“噼里啪啦”落了一片,阿郎整一整,捆一捆,一步一回头地下山了。
  从此,阿郎每天早早地就上了山,很晚才回来。那是多么让人留恋的一段时光啊!他们相互依偎着,倾诉着说不尽的爱情蜜意,讲不知讲了多少遍却又永远想说永远也不烦的知心话。
  时光匆匆,夏去秋至。一天,山丹姑娘忧愁地依在阿郎的怀里低声说:“阿郎哥,我们就要分别了。”阿郎惊讶地看着山丹姑娘,急切地问:“你烦我了吗?还是我给你带来了灾祸?”山丹姑娘亲吻着阿郎的脸,柔柔地说:“都不是,花开就要花谢啊。今天是我们相会的最后一天了。再相会就要等到明年了。我也忍受不了这几个月的思念啊!好在你每天上山,我们虽然不能说话,但可以互相看着啊。”说完,山丹姑娘的泪一滴滴落在阿郎的手上。阿郎的心碎了,紧紧地抱着姑娘。
  天快黑了,山丹姑娘对阿郎说:“我差点忘了,你记住,九月九重阳节那天,你把我刨出来栽种到你家院里。那样我们以后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千万记住要用我下边的土来栽种。”阿郎含泪点了点头。
  以后的时日,他们只能默默相望着,思念着。
  九月九重阳节到了。阿郎挑着两个筐上山了。他小心翼翼地刨着山丹花,恐怕有一点点伤害。山丹根出来了,足有小盆那么大。他先放了些土,然后又放进山丹根,再用土盖上。另一筐装满了山丹根下的土。几天,他一直不停地去山上取土。然后把山丹根埋在了他选了又选认为最满意的院里一处地方。
  第二年,阿郎精心地培育着山丹花,每天都去看好几遍。春天浇水,锄草,夏天遮阳捉虫。他盼望着相会一天的到来。
  山丹吐出了花蕾,阿郎好高兴啊!一天,阿郎帮乡亲干活回来晚了,天黑了。阿郎跑进屋,想点灯去看看一天不见的心爱的山丹花。
  哪知他一进屋里,见屋里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上边,一颗碗大的夜明珠,周围,三十根碗粗的大红蜡烛,屋里亮得像是白天。玉石的床,金打的桌椅,床上铺着绫罗。阿郎迷糊地以为走错了地方。一双纤纤细手握住了他,一个醉人的声音在耳边响:“阿郎哥,今天是咱们新婚大喜的日子,咱们快拜天地吧,我这新娘子急着入洞房呢。”他扭头一看,山丹姑娘正眉目含情地看着他呢。他又一瞧,自己身上脏破的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绸缎。他们拥抱在一起,久久地亲吻着。
  他们拜了天地,入了洞房,新婚之夜是多么甜蜜多么令人难忘啊!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丹姑娘在家做饭,阿郎出外干活。阿郎吃过了许多他没听说也不知叫什么的食物,整天精神焕发,乐地直想唱小调。也奇怪,他的家外边看,是又破又旧又小的烂房子,进去是亮晃晃的宫殿。他穿的衣服出门又破又旧,回家就光洁鲜亮。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就是百天。那天阿郎出门,一个贼头贼脑的和尚拦住了他,说他身上有妖气。阿郎笑了笑,理也没理就走了。回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山丹姑娘。山丹姑娘听了,安慰他说:“这个和尚道法浅,不是我的对手。如果他的师父来怕有麻烦。先对付了这个徒弟再说。”第二天,和尚来了,一手举着桃木剑,一手握着画好的符咒。山丹姑娘拉着阿郎,按头天商量好的路线跑去。和尚随后赶来。到了烧饼篓峰下,山丹姑娘一声“起。”拉着阿郎登上了山峰。和尚也念咒腾云而±0山丹姑娘一指山峰:“开!”山峰裂开了一道大□子。和尚落了进去,见势不好,就喝一声:“长长了有几十丈高。山丹姑娘见和尚想出来,手又一指说:“合。”□子合住了,和尚再也不能动弹,只露岀了一个硕大的光头。
  和尚师父正在打坐,忽觉心血来潮,掐指一算,知道徒弟有难,就念咒腾云而来。见山丹姑娘用山峰夹住了他的徒弟,他大喝一声:“小妖,哪里逃。”随后赶来。山丹姑娘拉着阿郎,风驰电掣般上了坐化山,老和尚狂叫着紧追不舍。突然,坐化山顶上金光万道,瑞气千条,六奶奶端坐云头,向老和尚说:“你过来说话。”老和尚见是六奶奶显圣,跪拜在地上。六奶奶问:“你闯我山,有什么事吗?”老和尚说:“人妖相婚,有违天道,又伤我徒弟。我替天行道,斩除妖孽。”六奶奶哈哈大笑:“错、错、错,你大错特错。”老和尚说:“我怎么错了?”六奶奶问:“人得道成神成佛,是不是还是人?”老和尚:“当然不能还算是人,当是神是佛。”六奶奶又说:“那山丹修练成了人体,当是人,又为何称为妖呢?人与人婚配,怎么算是有违天道?”六奶奶又问:“佛法之中,何不能代?”老和尚回答:“因果相报,佛神不可代。”六奶奶说:“阿郎有恩山丹于前,山丹知恩图报在后,两人真情相悦,你又为什么出手相阻呢?你徒弟留此,以为后世之戒。你走吧。”老和尚狼狈而去。六奶奶伸手一点,和尚头化为和尚头峰,站立在烧饼篓峰前。六奶奶把山丹姑娘和阿郎叫到跟前,两人感谢不止。六奶奶谕旨:“你们二人此后为我管理坐化山。阿郎掌管飞禽走兽,飞虫等一切动物,封为‘走动金身罗汉'。山丹掌管树木花草,封为‘娴静仙子'。我道家不忌婚配,为二人盖一宫,名为'快乐逍遥宫'。”山丹姑娘与阿郎从此形影不离,早观雾,晚观霞,聆飞禽之音,阅走兽之舞,把坐化山掌管得花团锦簇,山青水秀。
  □金银花在前南峪的山上有一种药材植物,名字双忍冬花,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金银花,又名双忍冬花,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疏风散热等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疮疖热毒等症。
  关于金银花,在浆水一带还有个传说故事,很早以前,在坐化山里,住着一对善良的农民夫妇,生了一对活泼可爱的栾生女儿,大的取名金花,小的取名银花。姐妹俩生得十分像,性格爱好相同,平日形影不离。她们长到18岁时,上门求亲的人便接踵而至,可是姐妹俩谁也不愿出嫁,生怕从此各分东西。她们俩还共同发誓:“生愿同床,死愿同葬。”谁料好景不长,祸从天降。一天,金花突然浑身发热,遍体红斑,病势凶猛,急得父母赶紧求亲靠友借钱,请医生诊治。医生说金花是得了“热毒病”,无法医治,银花听后哭得死去活来。金花叫她赶快离开,免得被传染。银花哭着对姐姐说:“我不怕传染,我和你一定要生同床,死同葬。”几天后,银花果然也发病卧床不起了。她俩对爹妈说:“这是天意,我们死后,定要变成一棵能治‘热毒病'的草药,好来救治患这种病的人……”说到这里姐妹俩同时合眼离世。她俩死后,爹妈按她俩的意愿,含泪把姐妹俩合葬在一起。
  第二年春夏之交,姐妹俩的坟上竟然生出了一棵绿叶小藤,渐渐茁壮成长……几年过去了,藤蔓茂盛粗壮,夏天开出先白后黄、黄白相间的花朵,人们采花入药,用来医治热毒病,果然神效。从此,人们便把这种花称为“金银花”。
  2003年非典瘟疫来袭时,前南峪的村民就是用金银花进行预防的。金银花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制成茶叶,是一种可观的经济作物,为了更大发挥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前南峪在生态园中人工种植金银花。金银花的生长环境在北方都很适合,有一句农谚说:“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

知识出处

太行明珠-前南峪

《太行明珠-前南峪》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是第一部综合介绍前南峪历史、文化与发展的图书。概括介绍邢台县前南峪的历史发展历程,分别就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前南峪的山川,坐化山的风景与民间传说,绿色的生态园中的植被与景观、经济植物等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在追溯历史时,对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前南峪那段历史进行还原,其中有感人的故事,有军民共建的回顾,还有抗大精神的弘扬。特别是前南峪人在抗大精神的引领下,在半个多世纪里进行两次创业,把一个落后的小山村,建设成“国家级森林公园”,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殊荣,创造着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再造了一个风景秀丽、生态和谐、百姓安居家园。是社会工作者、乡村历史研究者及大中专学生、旅游爱好者了解前南峪的优秀图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