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不销魂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2384
作品名称: 何以不销魂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45
起始页: T00056_00.pdf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执一杯咖啡,依在窗下,看小城与东篱。冬日来了,脚步很轻,枯草没落尽,冬雨悄悄临幸这座小城,若闯入圣道场的叛贼,偷走晚秋里最末的风景。窗下,一池香草,垂头丧气,竟是落败的模样,只有两枚月季花,还开着,孤零零的红,舍不得凋零,直愣愣地挺着,我原以为是玫瑰,就当它是了。这么阴瑟瑟的天,它支撑得甚好,我竟服了它,满是一脸寒霜,仍谢绝美人迟暮,执拗不枯,红得傲人,同它对视,我羞怯了。地上有两处泥洼,受了冷落,人都哪儿去了? 多年如一日,养成的调子,偏执轻慢的拨动,静谧无声,是我爱看的。没了多余嗜好,厚重的模样,入了心,浸进骨子里,与繁华隐退各不相干,它随我的嗅觉,或浓或淡,或亲或疏,只要有它,皆成为“甚好”。 我常以为,市井是灰的,祸乱人的情智,天空的湛蓝也抵不住珻涩的掩盖,我胆怯地躲着,藏着我的波心,偷偷去艾拉的房间。 站在窗下,静静地等,我的艾拉。而你,此刻在做什么?窗外起雾了,空濛得心慌,若是你,恐怕是一样的,除了慌乱,还有怯怯的心跳。没了东北的粗犷,倒也做江南温顺的柳条,沉沉地低着,低进微雨里,低到寒烟中。走露了秘密,迷雾怪了我,我怕笑话,非得说看风景,其实分明是在看人,看人想着艾拉,还扒着门缝,翘着脚跟,往里探。 这只是觉悟。幻想很容易给人快感,独自品饮,尝着觉悟之前的赤诚。它像火,热得烫人;像窗下的玫瑰,给你采撷。亲爱的艾拉,这玫瑰是您送的么?觉悟很美,与冬日窗前,神思飞扬的我很像。追着感觉,四处野漾,不飘进你心里,绝不凯旋,哪怕分不清东西,我依旧如我。漫过千山万水,去芸芸众生里寻你。 那次分别,你没送我。什么都没说,我却有预感,你溜进我的房间,与我一样,心怯怯的,怕羞,怕碍着人,竟然用隐身术,藏起你的心思,我亦察觉的。我在路上,你说,那感觉永远不能忘怀。我问,故弄玄虚,能说说么?你怕露怯,或许怨我不够默契,规避无声,我的信册里,空当皆无。我像少年一样,三分期许,七分狂热,等你的回音,像乘上云端,抱着幻想空欢喜,恍惚不可终日。回音没来,我已走完了半途,途中读你的书,好比品书中的你。很可能因此,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文字。亲爱的艾拉,是余秀华叫我这么干的,别难为她。其实,我按捺不住了,闻见雨滴落地,踩踏我的波心,我百感交集,试图在窗下与迷雾决战。 由过去等到今朝,由春荣等到秋实,入冬微雨时,我移情别恋了么?暮秋的玫瑰泛着紫红,傲气得很,丝毫不让步于冬日微雨,我看窗外,心有点冷。抿一口咖啡,窗外的雾浓了,烟夹着微雨,雨含着烟,淅淅沥沥地缠住我。心还是放荡不羁的,悬崖也勒不住马蹄声,老是想着,你捧着我的脸,围猎着一抹熟透了的美。我是读懂你的,但我不对你说,那感觉不允惊扰,猝不及防地深入下去,再华丽地表白,都不给予深邃的看,来得那么轻灵,好像是慢条斯理的。 艾拉,那不是做戏,我假装没看见,正如我认真地读你。咖啡飘一抹浓香,缠住我,就像我,看窗下玫瑰那样,伸一双素手,织成细碎的网,我在暧昧里妖娆。 那两朵玫瑰,是一池残败中唯一绽放的,独占鳌头,艳得不可方物。它太坚韧了,在冬日里独一娉婷,一点也不恃宠而骄。我试想把它剪下,送到温室内,做我的新宠,要是果真剪下,我又怕它会疼,疼得落泪,令我害了病不说,怎样都不好。我端详它,它让昨夜西风吹瘦了,经白日微雨的欺凌,它还努力挺着,毅力非凡,以至于来了神气;绒绒的紫红花瓣,胜似我的一缕相思。我的魂儿踩着相思,飞了,飞进你的怀抱里。 亲爱的艾拉,那红玫瑰,是你送的吧?它就在窗下,伴我入眠。醒来,它对我笑。 好艾拉,迢迢千里之外,你在干吗?我赏着冬日微雨,思想直往你那儿飞,年少时也没这样过,即使制造一番过错,好像也管不住了。面向窗外,烟和雨总令我忆起温柔缠绵,咖啡快喝完了,还闻不见你的声音。你老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惹完了就跑,像个爱撩拨的惯犯。你无视我,我不怪你,我若有什么,是我一人的事,与你无关。 别管我,亲爱的艾拉。崇山峻岭,长城内外,市井红尘,谁没一点事发生?谁又没走过神?光辉是美的,残败亦更美,比如窗下玫瑰,一池冬日昙花,淋着雨,风一吹,吹皱了叶子,叶子上浮着冰流,冰压住枝条,深深地垂着腰,垂进烟雾里。我何尝不因你,低到红尘中,害了一身的相思,这都是我情愿的……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