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创收之路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2377
作品名称: 活跃创收之路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45
起始页: T00044_00.pdf
责任者: 李晓丽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巴来下寨是景洪市基诺族乡巴来村委会的七个村民小组之一(汉称:曼海下寨),全村共74户人家,340多人口,其中女性村民170人左右,是一个典型的纯基诺族村寨。全村的经济来源以橡胶为主,菠萝、茶叶、砂仁为辅。近几年来,由于橡胶价格比较好,开割胶树逐渐增多,村寨的经济条件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妇女们也不再满足于家庭和地里两点一线的传统生活方式,她们希望有条件后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体验和感受更为丰富、精彩的生活方式,因此,妇女小组的活动慢慢开展了起来。 基诺族乡巴来下寨的妇女小组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0年以前,妇女小组很少开展活动。“特懋克”节又名“打铁节”,是基诺族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12月下旬进行,各个村寨过节日期不一,乡上则定在每年的阳历2月6号进行。村寨里每年都要举行“特懋克”节文艺晚会,节目的编排、表演主要由妇女小组负责,其他男性村民自愿参加,想唱歌的唱歌、想跳舞的跳舞。乡上举行“特懋克”活动时,基诺乡政府也会给巴来下寨安排一个节目,自编自演,这个任务主要由妇女小组来完成,村干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协助,但不是每年都要去乡上表演。在2000年以前,巴来下寨妇女小组的活动主要就是这两个内容,妇女小组的创收活动几乎为一片空白。 巴来下寨现在的妇女小组长名叫沙都,从2000年到2007年,她担任了两届妇女小组长,并从2007年开始成为了巴来村委会的妇女主任兼巴来下寨村民小组的妇女小组长。2000年,沙都刚担任妇女小组长时,巴来下寨的妇女小组成员只有50人左右,为使更多的妇女朋友加入到妇女小组中,给巴来下寨的妇女小组增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妇女小组与村干部商量,要求每家每户必须有一人是妇女小组成员。村干部同意了妇女小组的意见,到了2003年,巴来下寨的妇女小组成员已经发展到了70多个。令人高兴的是巴来下寨的男性村民绝大多数都积极支持妇女小组的工作,如果自己的妻子因病或有事不能参加妇女小组的活动,其丈夫会替妻子去参加;如果夫妻有特殊情况都不能参加的话,他们就会请自己的亲戚朋友代替一下,等下次开展妇女小组活动时把上一次欠亲朋好友的工还上,相当于换工;如果谁没有参加某次活动,这次活动所得到的钱就不会分给她。 慢慢地,妇女小组发现了经费对小组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们向村小组、村委会和各级政府申请经费支持,确实得到了一定的帮助,但与此同时,她们也发现申请来的这些经费用完了就完了,妇女们不可能每次组织活动都要去申请经费,就像一位妇女说的那样:“老是跟别人要钱也不是办法,如果我们妇女能自己能挣钱那该有多好啊!”其实,这句话说出了许多妇女的心声,妇女小组是有办法、也有能力进行创收的。很多妇女意识到这一点后,妇女小组要求村干部召开村民会议,大家在一起讨论、商量通过什么方式能让妇女获得一些活动经费,最后讨论的结果是种玉米。于是,巴来下寨的妇女小组在2002年获得了400元的第一笔创收资金。 那时巴来下寨有一块荒废了的田地,面积大概是八亩左右,由于地势较高,再加上夏天河水流量很小,人们很难把水引到田里去,所以这块地就被荒废了。妇女们想到种玉米不需要引水灌溉,于是就在这块地上种上了玉米。平时由妇女小组成员一起管理。每次到玉米地除草的时候,“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就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几十个妇女在一起劳动,不但活干得快,而且有说有笑,轻松快乐。一直到后来收玉米、卖玉米,妇女们都积极参与到了整个过程中。虽然卖玉米的钱只有400元,但这毕竟是妇女们自己想办法,并付出实际行动所换来的钱,因此,妇女们都倍加珍惜,也小有成就感,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的快乐。妇女小组长告诉我这笔钱至今还留着,我想这是因为妇女们太珍惜第一次创收的经历吧! 巴来下寨妇女小组的第二笔创收资金来自2004年2月份,有一位老板找到了村里的妇女小组,原来他在附近承包了一块100亩的橡胶地,胶树开割在即,想请人给橡胶地除草,于是就找到了巴来下寨的妇女小组。妇女小组请求村干部协助共同与老板商量,最后达成协议:妇女小组包片劳动,酬劳为1500元。妇女们每天都包着饭菜去山上,中午都不回家,结果连续干了整整三天才完成,虽然累了一点,但妇女们都很开心,因为有了这些钱,她们就可以在“三八”节的时候开展活动了。 2007年,乡政府拨了一笔经费给巴来村委会,要求村委会进行生产创收,经过多次讨论和协商,巴来村委会承包了下寨一村民的20亩地和另一村民的7亩橡胶地。因为距离下寨比较近,因此就把打理橡胶地的活计包给了下寨的妇女小组。酬劳为:20亩地烧山费1200元,橡胶地7亩共210棵,每棵除草和扩带费2.5元,一共525元,两项共计1725元。 除了以上三次创收活动外,每年过“特懋克”节时跳大鼓舞也是巴来下寨妇女小组获取活动经费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近年来与外界交往频繁,每年过“特懋克”节的时候,许多城里人以及其它村寨不同民族的很多人会聚集到巴来下寨,不仅可以享受到美味佳肴,而且还可以感受到基诺族欢快、热闹的过节气氛。过节时,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在寨子中心跳大鼓舞,场面十分热闹,很多外面来的朋友也都会被这种气氛所感染,情不自禁加入其中。村干部和村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会给舞者送上一些钱,每人几十元,一百元,作为自己对村寨的期待和美好祝福,外面来的朋友也会表示自己的一点心意。妇女小组会把这些钱收起来整理好,除去搞晚会的必要开支,如给参加跳舞的妇女买些草帽,给学生买些笔记本、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外,其余的都归入妇女小组的活动经费中。巴来下寨妇女小组2004年的过节收入大概为1000元、2005年为1600元、2006年为1000元、2007年为1300元、2008年为600元。组织得较好的年份过节收入会高一些。 总体来说,巴来下寨的村民对妇女小组活动都比较热情,有需要时,妇女们能够积极参与,村委会干部和村干部也会主动为妇女小组出谋划策。巴来下寨妇女小组的创收经历表明,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可利用的创收资源的,关键在于妇女们自己能否去发现和挖掘。妇女小组是一个集智慧和力量于一体的大家庭,只要每个成员都认真投入到妇女小组的建设活动中,相信这个大家庭终究会释放出灿烂的光芒。我也从她们的身上感受到了一句话:只要自己愿意,没有什么不可以!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晓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