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滕王阁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888
作品名称: 阆中滕王阁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34
起始页: T00069_00.pdf
责任者: 豪子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四川阆中也有个滕王阁,座落在古城阆中北郊嘉陵江边的玉台山腰。 徒步缓缓沿坡而上,到达山麓,抬头近望,迎面扑来的是悬崖巉石,茂林修竹,山草如茵。倾耳远闻,有杜鹃声声,黄莺恰恰,幽静已极。“阆中城北玉台碧”,杜甫诗句中所描写的瑰丽景色展现在眼前。前行十来步,高崖上有亭翼然,名曰夺锦亭。站在亭内极目四顾,但见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隔江相望的锦屏山,如屏风玉立,苍翠入云,“夺锦屏”便因此而得名。过长廊,右折,继而拾级而上,有一平台,台上矗立着一尊骑在高大战马上的青铜武身雕像,两目炯炯,威武无比。此人就是蜀汉大将、当年曾威镇阆中的猛张飞。 再向上攀登,山路如洗,洁白无泥,花木扶疏,野草青青。新建的滕王阁飞入眼帘。导游介绍说:昔日的滕王阁历经兴废,屡遭兵燹,早已茫然无存了,不过新建的滕王阁是建在旧址之上的。新阁是一座歇山式的双重檐屋顶的仿古建筑,其青石基座高3.6米,坐北向南,阁前楹门正中书有“滕王阁”三个金色大字。走进阁门,有一尊石雕塑像,低矮而黯淡,甚至有些鄙陋,仔细阅读石像下面的一段文字,方知此人就是滕王李元婴之像。 适逢一老者携家人前来观瞻,正娓娓向其子孙讲述阆中滕王阁的故事。我驻足倾听,原来这个滕王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李元婴,他曾封于滕(今山东滕县一带),故称为滕王,与唐太宗李世民是隔山兄弟。阆中滕王阁为其所建,始建于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即公元664年),当时李元婴被贬为隆州刺史,阆中为隆州治所所在地。李元婴到任后大兴土木,修建亭台楼阁,一味沉迷于歌舞宴游之乐。杜甫游览阆中时写的《滕王亭子》一诗中有“尚思歌吹入,千骑拥霓旌”。在这之前,李元婴任江西洪州(今南昌)都督时曾修建了南昌的滕王阁,也是用来专供他与僚属、佳人、丽姬享用的。 阁左有一座四方亭,粉饰一新。绕山道,登石梯,达顶点,只见四面竹树环合,灌木丛生,有一长约百米、高约20米的青石摩崖长廊。廊内有唐宋时期开凿的“颐神”、“慈民”两个大石洞,宽如大屋,内有杜甫、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文化名人游览滕王阁时所赋的诗文石刻。其中尤以明人邹元善书写杜甫《滕王亭子》诗的行书作品最为醒目,字大如拳,笔法苍劲,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有些石刻字迹已显模糊。杜甫曾在公元763年和764年两次寓居阆中,并多次到滕王阁登高赋诗,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文丹梯尚可攀”、“仙家犬吠白云间”的名句和《玉台观,滕王造》诸诗。 步出石洞,眺览江天、长桥、游轮,阆山阆水次第而来。南望长街,高楼林立,矗入云霄,车水马龙,色彩纷呈。江山社稷之旷远、绵长、华美,一齐奔驰眼底,涌上心头,觉宇宙之无穷,感人生之须臾。 阁前下行石梯百余步,便是建于唐代的滕王塔。塔身为巨石造成,高约八米,共三层,塔座上镌有莲台和人物造像。一千三百多年了,虽历经沧桑,但仍保存完好。游人到此无不伫足良久,仿佛在倾听一位历史老人讲述滕王阁的兴废历程,发思古之幽情。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豪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