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藏书楼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814
作品名称: 天一阁藏书楼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32
起始页: T00070_00.pdf
责任者: 杨晓璐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1
主题词: 杂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圆明园内的文源阁,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的文溯阁,杭州的文澜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淙阁,都是《四库全书》的藏书楼,以上七阁,每阁都藏有《四库全书》一部,每部36300册。 以上七阁的名称中间一个字,都与“水”有关,意在以水克火,体现了古人的消防意识。 书籍本来就怕火,更何况《四库全书》是一部皇皇巨著,需要格外地重视防火。因此该书在当初编成之后,乾隆皇帝就下令仿照宁波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分别建造了以上七阁。之所以模仿天一阁而不是模仿其他藏书楼,是因为“天一”二字出自《易经》“天一生水”之说。 不过在以上七阁中也有一阁较为特殊,可以允许其不带“水”,那就是建于镇江的文淙阁,它也可以被写成“文宗阁”。但这并不是说这一阁就不需要以水防火了,而是因为镇江历史上多水患,防火绰绰有余,恐物极必反,酿成水灾。 天一阁创建于明嘉靖40年至45年(1561—1566)之间,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藏书楼,其主人是嘉靖年间的兵部左侍郎范钦。 天一阁西大门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此联为宁波籍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写,意在告诉游人天一阁的历史及其重要地位。走进西大门,首先看到的便是范钦故居,一座影壁上刻着“东明草堂”四个大字,为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处。范钦故居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外面,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再进一道门才是天一阁之所在,是一幢六开间的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阳光充足,前后开窗,空气流通。楼下分隔为六间,陈列着天一阁的部分藏书。天花板的藻井图案绘着水纹或古代的水兽,同样象征着以水克火。楼上是一个通间,门窗紧闭,一般不对外开放。 天一阁内有天一池,用以蓄水防火。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兴文又于此建一池亭,池周种植竹木,并以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神情逼真,惟妙惟肖,拙中见巧,别出心裁。 天一阁的藏书之所以能历四百余年尚完好无损,经五劫而不散,主要就是因为范氏家族几代人为保护这些珍藏订立了种种规矩和制度,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范钦与其长子范大冲。范钦在建阁之初就做出了“烟酒切忌登楼”的家规,范大冲为此放弃了万两黄金的继承权,毅然继承了需要再花费万两黄金去保护的那些藏书,随后又订立了许多家规,以防子孙后代个人占有、支配那些藏书,从而避免了藏书的分散。 天一阁的藏书还得益于它的“若看辞蠢,曝书去湿”等一套行之有效的藏书保护手段。江南温热潮湿,特别是每年长达月余的梅雨季节对藏书极其不利。天一阁始终坚持在每年梅雨季节过后将所有的藏书晾晒一遍,以散霉气。收回时再于书中夹放些芸草,以驱蠹虫。如此年复一年的操作,方使所有的藏书虽历经数百年而不朽。 范氏家族十三代子孙,始终传承着对天一阁和藏书事业的执著精神。也正是这种执著精神,维系着这个家族的威望,维系并支持着天一阁藏书事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晓璐
责任者